书信已离我们远去?这64封家书带你见识名人们不为人知的情感世界

“我爱你,真想变作一颗吉星,高悬在你头顶,帮你化掉风雨,让和风丽日一直伴你前行。但这是不可能的,即便可能,对不起,儿子,我也不会这么做…… ”

这是2017年,知名编剧麦家在央视《朗读者》节目的舞台上朗读的,一封写给即将远赴美国留学的儿子的信。信中字里行间,不但有麦家对儿子的叮咛嘱咐、对生活的岁月感悟、对人生的深入探讨,更有不吝表达的拳拳爱子之心。他像无数父母的代言人一般,说出了太多父母对儿女的心声,击中了太多子女对父母的愧疚,引得无数观众泪流满面。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家书一直是亲人之间传递信息和寄托情感的唯一方式。这种最为厚重而珍贵的文字,穿越了时空和代际,凝结着人们对于情感、认知最纯粹、最真实的表达。而在书信越来越淡出人们生活的今天,虽然沟通方式越来越多样,越来越便利,但是我们沟通的深度和表达的程度却远不及家书让人难忘。

跟孩子说的话、发的微信总是围绕着学习和分数,打给父母的电话总是千篇一律的问候寒暄,好像除此以外没有了太多话题,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学会了无视内心的波澜,不再相互交流喜乐悲愁?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忘记了可以坐下来写封信,用家书来表达感情?

在这本《美国家书》中,收录了64封信件,集结了美国建国以来历代最优秀的家族,包括爱因斯坦、洛克菲勒等最具影响力的45位美国名人写给孩子的信。与《傅雷家书》《曾国藩家书》这些中国知识分子的家书给人的说教、严谨感觉不同,这本《美国家书》显得更加轻快和多面,也为我们提供了观察美国精神群像的新鲜视角。阅读这些信件,我们不仅能够领略杰出人物伟大的心智与人格,更能感受到他们面对至亲充满感情的凡人时刻。

01 “我不会对旁人谈起我所思所做的这些,只是在此刻讲给你听”

是人就有私心,无论多么无私的人,对于自己的子女,总会独留一份最珍贵的礼物,无论那是财富,知识,还是领悟。

1915年,爱因斯坦与妻子米列娃的婚姻出现了严重裂痕,妻子带着两个儿子前往苏黎世生活。当年的11月4日,爱因斯坦完成了一份两页的杰作——广义相对论,随后,他在给他11岁的儿子汉斯的信中写道:“我做了如此多繁重艰苦的工作,取得这些成绩,不仅仅是为了造福陌生人,更要特别献给我自己的孩子。这些日子,我完成了一生中最美妙的成果之一,等你再长大些,我会详细解释给你听。”

纽约中央公园设计者之一、美国景观设计学奠基人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在他68岁这一年,给他的儿子小弗雷德里克回复了一封信来分享自己在工作上的成就,此时小弗雷德里克刚进入哈佛大学读一年级。他在信中写道:“假如我有跟你一样的受教育机会,到你这个阶段,我会更加能干。假如我能跟你一样进入哈佛大学受教十年,能力增长更不可同日而语。我不会对旁人谈起我所思所做的这些,只是在此刻讲给你听。”

那些无法对旁人、甚至是伴侣说的痛苦,想要讲给孩子听,希望他们能理解;那些深藏内心的抱负和志向,希望分享给孩子,希望他们能继承,能超越。这是一种寄托在信任上的私心,一种基于无私的爱的私心。

02 “在这个世界上,真正能主宰我悲喜的只有你。”

做父母的,永远牵挂的只有孩子,没有自我。

作为美国第三任总统、《美国独立宣言》主要起草人、美国开国元勋之一,是美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伟大的思想家。他待人坦率,平易近人,但是内心世界却从不对人展示,这使得传记作家们非常头疼。但是,在他写给女儿玛莎·“佩茜”·杰斐逊的信中却罕见地袒露心声,他写道:“这些箴言,既基于我的亲身经历,基于我对你未来生活的判断,更基于我对你最深的爱。这就是为什么我希望你能出类拔萃。我对你的期望的确比较高,但并非超出你能力所及呀。你唯一所缺的就是勤奋和毅力。在这个世界上,真正能主宰我悲喜的只有你。”

与很多失去伴侣的老年人一样,71岁的罗布林在妻子去世五年之后,想要重新开始一段新的婚姻,但是唯恐自己的决定伤害了子女的感情,遭到他们的反对。他写信给自己的独生子约翰,宣布自己将再次走入婚姻殿堂:“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是否该多沉思死亡与坟墓,少眷恋生活的浮华?可惜爱与婚姻的选择只能服从于内心,不会受理性的主导或世俗观点的支配(幸亏如此),也不能按第一次婚姻的标准来衡量晚年的第二次婚姻,因为这二者的动机迥然不同。即使第二次婚姻不幸福,死亡也会很快来解脱一切。”

相比对自己的死亡的恐惧,失去子女的痛苦对父母的摧残更加残酷。

美国作家、《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作者哈丽叶特·比切·斯托,人们通常称呼的“斯托夫人”,在生活中承受着难以想象的悲伤。她养育的七个子女,三个先她而去,另外一个儿子在航行中下落不明。1856年,19岁的儿子亨利不幸溺亡,两年后,斯托夫人依旧在悲痛里,她写了一封信给14岁的女儿——

“你问我为什么没写信给你。因为,亲爱的孩子,我现在就像一颗光秃秃的枯树。在冰冻僵硬的思想之枝上也许还尚存冰冷、沉睡的希望之芽,但这颗树已没有叶子、没有花朵,没有什么可以写给一个像猫咪一样可怜可爱的小女孩。我又冷又累,心如死灰。一切于我都是一种负累。”

父母给儿女东西的时候,儿女笑了;儿女给父母东西的时候,父母却哭了;父母每一次的小心翼翼不是出于恐惧,而是出于爱,唯有儿女的快乐与成长,能让父母的生命之树常青。

03 父与子的对话,是家书永远不变的主题

历来,父子之间的对峙与隔阂就是家庭关系中难解的问题,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美国最伟大的先驱者和美国民主的缔造者之一,美国人的精神之父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曾因为与儿子之间的隔阂,背负了极大的痛苦。1762年,儿子威廉·富兰克林被英王乔治三世任命为新泽西的皇家总督。随着美国独立战争的呼声日高,本杰明·富兰克林作为殖民地的自由派与亲英派的儿子立场严重分歧,导致二人长达十年的嫌隙。1784年,威廉写信给父亲,希望恢复父子亲情。时任美国驻英大使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在回信中坦陈:“其实,曾经最刺痛我、最令我伤怀的,就是在年老之际被唯一的儿子抛弃。他不仅仅抛弃了我,还拿起武器同我战斗,而在这场战斗中,我押上了自己全部的名誉、财富和生命。”

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的鼻祖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同时也是一位全科即小儿科医师,二战时,他的两个儿子都在军中服役,59岁的威廉给在海军任军医的28岁的小威廉写了一封信:“父亲与儿子的关系是世界上最坚固的一种关系,很难拆散……男人总希望保护自己的儿子,将为人父已经学会(或者认为已经学会)的东西教给儿子,而这一点恰恰为儿子所痛恨。儿子想要学习更多东西,但他希望独立探索。父亲的影响越持久,就越难消除,两个本该有许多共同点的个体就会隔阂越深。”

04 对艺术的探讨,一次灵魂平等的对话

在家书里,少不了父母对子女的居高临下的说教,唯独对于艺术的探讨,让两代人坐在了一起,有了成为真正的朋友的可能。

纽威·康瓦斯·怀斯曾在家书中跟同为画家的儿子安德鲁·怀斯分享自己创作的经验:“创作阶段如果有太多分心或刺激之事,会极度妨碍精神的升华。一个人内心和思想中值得被发现的东西,都只会在安静的状态下浮现。……艺术家必须经历那种痛入骨髓的阶段,思想单纯,感受彻骨,才利于创作。而那些仅仅为获得文化影响而虚饰自己经历的,只会是安逸的、合群的。”

1927年,安德森写信给在巴黎学习绘画的18岁的儿子约翰,就绘画提出自己的建议:“动手,动手,画上千幅、上万幅。保持谦卑,自作聪明害死人。艺术的目的不是把画卖出去,而是拯救自己。……大多数人不过是浑浑噩噩地过一生。成为艺术家的一大好处是,你可以真正地活着。”

正是因为艺术的空间足够广阔和多样,才能容纳两代人的个性和主张,在一个共同的关注点上达成和解。

05 对另一半的爱与恨,也希望你知晓

都说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甚至超越了亲子关系,同时,父母恩爱与否,作为耳濡目染的子女是最有发言权的。对另一半是爱是恨,向子女表达出来也许是一种嘱托与升华,也许是一种解脱与救赎。

理查德·E·伯德,美国海军上将,地球极地探险家,美国第一位探险南极的人。这封信写在北极探险船上,考虑到自己可能无法生还,伯德给自己6岁的儿子写了以下这封信:“亲爱的宝贝,假如我遭遇不测,不能生还,就以这封信作为我最后的告别吧——我知道,你会非常认真地对待它。我希望,在今后的生命中,你能尽量听从我信中的建议。等你长大成人,我将只会是你一段模糊的记忆,就像是一个梦。不过,此时此刻,我真实地存在于你的生活。你温柔的母亲会讲到我对你多么疼爱。可就算是她,也不了解我对你的爱到底有多深。”

他在信中称赞自己的妻子是“我见过、听说过的最温柔、最纯洁的人”,“她是位天使,她太善良了,这个世界可能根本配不上她。我的孩子,我仰慕你的母亲。”在生命可能的最后时刻,他嘱托孩子将自己的时光集中在两件事情上——“第一,理解、珍惜和保护你的母亲;第二,在各方面效仿她,以她为榜样,做到像她一样好,因为她是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人。”

另一位我们熟知的著名作家、经典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菲茨杰拉德却在信中对女儿表达了对自己婚姻的痛恨,对自己妻子的失望。晚年的他在信中向女儿倾诉:“我像你这么大时,曾怀揣一个伟大的梦想。梦想一直在成长,我也学会了如何讲述它,如何吸引人们来聆听。后来,这个梦破碎了,那就是在我决定与你母亲结婚的那天。尽管我知道她自小娇生惯养,被宠坏了,不会是个贤妻良母,但还是决意娶她。刚一结婚我就后悔了……”

对于自己女儿,他开始心灰意冷,他说:“我已经彻底定型,无法重来了,假如你还是我行我素,我也不会再企图改变你。但我也不希望再为游手好闲者烦心,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我希望将自己的精力财力花在我的同类身上。”

这样的家书,读来怎不令人心碎与怅惘。

写一封家书吧!给我们的孩子,给我们的父母,给我们的爱人!无论是讲大道理、拉家常、说情话,还是漫无边际谈时事、讲笑话;无论是责备、抱怨、感谢还是训斥。我们已经太久没有跟我们的亲人好好的表达我们的真情实感,去流露我们身而为人的喜怒哀乐了,一封家书可以承载的,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