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8日下午14时,经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批准,依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委托课题管理办法》关于结题的规定,由首都师范大学教育部数学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研究中心承担的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委托课题《中小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显著提升的研究与实践》于线上召开了课题结题评审会。
会议邀请了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任友群司长、赵静处长、宋长远副处长、张春柳调研员莅临指导,评审专家组组长由武汉理工大学杨宗凯校长担任,评审专家包括北京师范大学曹一鸣主任、首都师范大学李克正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刘坚院长和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主任,首都师范大学方复全校长、唐舜处长、蔡春院长和乔爱玲副院长出席会议,参会的包括课题组组长焦宝聪教授、课题组副组长刘雍潜研究员和方海光教授等。会议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赵静处长主持。
赵静结合二十大背景对项目进行了总结和说明,并对与会嘉宾及会议议程进行了介绍,宣布聘请杨宗凯为评审组专家组长。
方复全代表首都师范大学对本次结题会议的召开表示衷心地祝贺,他指出如何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如何通过智慧教育助推教师专业成长,是进行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核心问题。同时,方校长列举了近年来首师大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做出的系列成果,强调“人工智能+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与时俱进的重要力量,也是师范大学面向现代化转型的重大机遇。
焦宝聪代表总课题组做结题汇报。在评审组专家提问和质询环节,评审组专家结合提问给出了相关的评审意见。杨宗凯代表专家组宣读了评审结果,专家组认为课题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对于中小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专家评审组一致同意该课题的研究成果符合结题要求。刘雍潜代表课题组对各位专家和领导的到来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强调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工作等方面的重要性,并表达了继续深化研究的决心。
最后,任友群充分肯定了项目组的研究成果。他指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的重要性,同时对项目组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考虑,建议可以通过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与各省市数字化转型建设结合、名师名校研讨和通过论文专著等成果推广普及课题经验,充分利用好课题研究成果。
(来源:教育学院、科技处;作者:舒丽丽、方海光;值班编辑:陈巍文;责任编辑:陈巍文;排版:蒋天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