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农历腊月二十三,中国北方小年儿,当地气温-32℃。
6时,天刚蒙蒙亮,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加格达奇林业局跃进林场森林经营试点作业的工人们已经到达山场。

清林
跃进林场38林班3小班内,油锯轰鸣声,在山间回荡,作业组长胡兴林和伙伴们踩着厚厚的积雪,穿梭于林间把清理后的枝丫和剩余物归堆。
从2023年11月开始,这里的每个工人都脚蹬高腰棉鞋,套两双棉袜,垫两双棉垫,穿一条厚厚的棉裤,在没膝盖的雪地里,一干就是50多天。“无论多难,我们按照营林技术标准,完成了12个小班1700多亩林地作业任务。今天是小年儿,我们把这点儿收尾活儿干完,早点儿回家陪家人。”胡兴林说。
说起森林经营试点工作,森调队副队长吉庆华娓娓道来。30200亩的森林经营试点调查设计任务,4个小队多次踏查,选择经营场地,确定经营地块,1个地块反复5次踏查、调查设计,与以往各种经营方式矢量数据图层融合,形成经营分布图,标注以往经营情况,将符合条件地块进行标注,对林班、小班、经营方式、目标树、应采树等信息,依据采伐强度进行“描号上色”,工作量比日常增加几倍。
“今天天儿冷,油锯内润滑油都凝固了,需要火烤解冻才能正常使用。”在翠峰林场117林班作业的老工人油锯手王福强喃喃地唠叨着。
中午,烤个冻馒头就着咸菜,雪地里点燃柴火煮一锅方便面,一顿热乎的午饭驱赶走了工人们体内的寒气。工人们最怕的不是低温天气,是采伐剩余物运输问题。

作业
“8天时间我们加班加点作业90亩林地,采伐应采木和枯死木等木材150多立方米,林间没有集材道路,只能靠人抬肩扛,到达运输道路最远距离3000多米。困难再多再大,我们都会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作业组长蔡志利说。
2023年,加格达奇林业局全年生态修复任务19.20万亩,其中,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30200亩,非天然林质量提升任务2000亩。投入19支生态修复专业化队伍1200多人。目前,还有5支队伍进行森林经营试点作业收尾工程。

整理
小年儿,在加格达奇林业局一线坚持工作,不仅有林业局的干部职工,还有中国林科院资源信息所研究员陈永富专家组一行3人,也放弃了与北京家人过小年儿的机会,到林区落实“大兴安岭低效落叶松天然次生林提质增效和多功能维持技术研究”项目的对接。
“2024年,林业局的森林抚育全部转换为森林经营试点项目。这样,对于基层而言,经营试点模式更多、要求标准更高、生态修复效果会更明显。”站在白雪皑皑的林地上,林业局副局长何纯生介绍说。
通讯员:郭苏民;记者:张磊;摄影:张磊;视频:张磊
来源:龙头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