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九三先贤黎锦熙的人生经历

日期: 来源:团结报团结网收集编辑:团结报团结网

黎锦熙

黎锦熙,著名汉语言学家、词典编纂家、文字改革家、教育家,九三学社的创建人之一。他是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上学时的老师,仅比毛泽东年长3岁多,却彼此成为志趣相投的好友。1931年,黎锦熙任北师大文学院院长,全面抗战爆发后随北师大迁来西安,后至陕西汉中,在西北联合大学执教,任国文系主任。

封建教育的革新者

黎锦熙,字劭西,湖南湘潭人,1890年2月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祖父是前清举人,父亲是清末秀才,皆为清代官员。黎锦熙幼承家学,在私塾诵读诸经、《文选》、唐宋诸大家诗文。10岁左右,他参加父亲和齐白石等人组织的罗山诗社,思维敏捷,常有诗文脱口而出,被誉为“神童”。黎锦熙兴趣广泛、喜好作诗、绘画、篆刻和音乐,15岁时考取了秀才。1907年,黎锦熙考入北京铁路专修科。次年因学校毁于火灾,无法就读,遂返回湖南,考入湖南优级师范史地部。3年后,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选任湖南省督秘书。因不满军阀的腐败无能,遂于1913年1月辞职,来到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担任历史教员。巧合的是,毛泽东也于这年春天考入“四师”。

黎锦熙童年和少年时代适逢甲午中日之战、庚子八国联军侵略。国家的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震动,也给他灌输了忧患意识。受当时“西学东渐”影响,他开始关注国家命运,渴望为国为民做一番事业。1915年,26岁的黎锦熙受聘为教育部教科书特约编审员。其间,他深感中国的教育内容与时代脱节,撰文呼吁变革。1920年,黎锦熙经过不懈努力,促成教育部改定小学的“国文科”为“国语科”,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并废除小学读“四书五经”。次年,黎锦熙发起成立国语研究会,宗旨是“宣传国语统一,即推广普通话;赞成言文一致,即推广白话文”。由此也掀起了国语运动的序幕。以后的几年,初中、高中的“国文”也纷纷改为“国语”,为中华文化的守正出新作出贡献。

黎锦熙还发起领导苏、浙、皖三省焚烧小学文言教科书运动,这场反对封建文化的斗争,震动了全国,影响很大。与此同时,黎锦熙与钱玄同创办了《国语周刊》,宣传新思想新文化。

与毛泽东的师友情

1913年初,黎锦熙到湖南省立第四师范任教。同年春,毛泽东考入该校就读。1914年春,“四师”和“一师”合并之后,黎锦熙和毛泽东都转到了“一师”。当时,黎锦熙讲授的历史课是毛泽东感兴趣的课程。黎锦熙学贯古今,学识渊博,而且品行笃正,堪为人师。因此,毛泽东经常到黎锦熙住处请教,问题涉及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黎锦熙总是循循善诱、耐心教导,例如他用所创的图表法进行历史教学,使毛泽东受益匪浅。黎锦熙后来回忆说,毛泽东在那时就表现出了不凡的胸襟,言谈之间,不时流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气概。

1914年,黎锦熙与杨昌济、徐特立等教师一起,创办了“宏文图书编译社”,并附办了《公言》报来宣传民治思想。黎锦熙任总编辑,几乎每日都亲自撰写一篇社论或一则时评,宣传民治思想,发表民主言论,渐渐博得了广大热血青年和正义人士们一致好评。

知道毛泽东这个农村青年求学不易,生活费则大多数用来买报纸刊物,所以黎锦熙经常会请毛泽东等学生来帮助抄写稿件,给一定的酬劳。几十年后,黎锦熙曾欣慰地说:“在湖南办报时有三个青年帮助抄写过文稿。一个是不看内容,什么都抄;一个是看到文稿中有问题都会提出来,还代为润色;还有一个是看到不同意的文稿直接不抄。这三个青年后来各自的成就也不一样。第一位默默无闻,第二位后来成了著名作家,即田汉,第三位成了伟大的人物。”这第三位就是毛泽东。

毛泽东曾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闻黎君劭西好学,乃往询之,其言若合,而条理加密焉,人手之法,又甚备而完。吾于黎君,感之最深,盖之有生至今,能如是道者,一焉而已。”

1915年,黎锦熙应教育部之聘,任教育部教科书特约编纂员。毛泽东也在1918年为筹备赴法勤工俭学工作事宜到了北京,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当助理员。此时黎锦熙还兼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得知毛泽东在北京工资微薄、生活清苦,便经常请毛泽东来家吃饭,还特别为他准备湘味饭菜,让他打打“牙祭”。茶余饭后,他们侃侃而谈,评论时政、探讨学问和救国救民的真理。知道毛泽东的烟瘾大,却又买不起好烟,黎锦熙总是会把自己招待客人的“大炮台”香烟送给他,让毛泽东过足烟瘾。1919年春节期间,黎锦熙还请毛泽东到家里过春节。

从1915年到1920年,毛泽东曾多次给黎锦熙写信,称“生平不见良师友,得吾兄恨晚,甚愿日日趋前请教”,赞誉他“可与商量学问,言天下国家之大计”。黎锦熙在日记中写道,“得润之书,大有见识”。在连年战争、颠沛流离的岁月里,黎锦熙始终保存着毛泽东寄给他的6封书信和《湘江评论》《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等革命文献。这些文献后来成为研究毛泽东早期革命思想的珍贵资料。

1939年,毛泽东得知黎锦熙在城固西北联大任教,曾从延安寄赠新著《论持久战》一书给他。黎锦熙收到此书,如获至宝,认真地把这本五万多字的新书通读了一遍,此后还读过多遍,对抗日胜利信心十足。黎锦熙与学校同仁探讨此书,并回赠新作《建设的大众语文学》。

时任西北联大文学院院长,后任校长的马师儒,是陕西米脂人。1942年冬,马师儒回家探亲时,来到了延安。毛泽东在延安接见马师儒时,详细询问了黎锦熙的近况,还回忆到以前的交谊。嘱托马师儒:“返陕南后,请代我问候我的老师黎劭西先生。”师生情、故友情溢于言表。

在西北联大的岁月里

黎锦熙早年参加同盟会,思想进步。1939年在陕西城固县的西北联大任教时,国民党对学校控制甚严,县党部曾动员其加入国民党,他坚决拒绝,将申请表掷于字纸篓中,给劝其入党的县党部官员办了一个难堪。为此,县党部向来校视察的教育部次长说他的坏话,要求解聘他,因他是国内著名教授而未敢轻动。现存档案有当时西北联大中共地下组织向中共陕西省委的汇报材料,称黎锦熙“对共无成见,不顽固”。

黎锦熙对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墓地的发掘、增修和保护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此前,史学界普遍认为城固县张骞墓是衣冠冢。1938年7月,西北联大历史系考古委员会在报请地方政府同意后,主持对汉博望侯张骞墓实施了发掘和增修。这次发掘清理出许多珍贵文物,其中汉砖、汉五铢钱、“博望”封泥等现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次年,由西北联大在墓前刻立“增修汉博望侯张公骞墓碑记”。碑上有黎锦熙使用新式标点符号书写的小楷《汉书·张骞传》。该碑记现立于张骞墓左侧。

1939年8月,西北联大考古室还举办了张骞墓出土古物展览。先后有教育部次长顾毓琇以及师生和地方名流数千人参观。1942年,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在西北联大视察后,也曾到张骞墓拜谒。西北联大及黎锦熙对张骞墓的保护性的发掘和增修,不仅验证了张骞墓为真,还为2014年丝绸之路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黎锦熙对陕西的史志编修也非常重视。他来到城固县不久,就倡议修志,得到时任城固县县长余正东的支持,组织“城固县续修县志委员会”,黎锦熙担任总撰。他动用各种关系,从香港抄回明嘉靖年的《城固县志》,用一个月时间写就九万字的《城固县志续修工作方案》,内容详尽,颇有创新,是其方志理论奠基性著作。该方案后来单独刊出,更名为《方志今议》,开启了新型方志之先河。由他主编的《城固县志》于1943年左右成书出版,被誉为陕西方志界的一件盛事。黎锦熙还先后参与组织洛川、黄陵、宜川等县志的编撰工作,使陕西的方志编撰走在全国前列。

在西北联大教学期间,黎锦熙曾与鲁迅的同学许寿裳一同撰写了西北联大的校歌,这首歌大气磅礴,雅俗共赏,充盈着巨大的感召力。1944年5月,黎锦熙以歌词为纲,写出《简明西北联合大学校史》,其中每句歌词就是一个小标题,以具体、详尽而又凝练的笔触,抒写西北联大的方方面面,成为西北联大校史的经典文献。

抗战期间,狭小的城固县一下子涌入了西北联合大学、北平私立文治中学、私立育英中学等近十所学校,还有阎锡山的山西兵工厂以及沦陷区的大批难民。城固的人口剧增,物价随之攀升,导致西北联大物资紧缺,教师工资按“薪俸七折”发放,生活极其艰辛。但黎锦熙却安之若素。他对生活要求不高,加之忙于授课、研究,还有陕西各县邀其修编县志,工作的满负荷也使他忘记了生活的艰辛。黎锦熙诙谐地说:“居在乐城(城固的古县名),乐在其中。”

九三学社的发起人之一

1944年秋,正是抗战最紧张的时期,桂林失陷,川黔危急,而重庆投降派甚嚣尘上;也正是人民要求结束国民党的一党专制、保障言论自由呼声很高的时候。在这严峻关头,中共代表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上,正式提出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民主政府的主张。许德珩、潘菽、黎锦熙等文教科技界的著名知识分子,响应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民主政府的号召,经常与知识界同仁在许德珩或劳君展家里集会,共同发起组织民主科学座谈会(亦称民主科学社),座谈会的主题是继承五四运动精神,谈论民主与抗战,主张建立一个民主的科学的新中国。他们坚持每两周召开一次座谈会,并与重庆的中共南方局负责人周恩来、董必武、吴玉章、潘梓年定期见面。经周恩来提议,《新华日报·自然科学》副刊,由民主科学座谈会推举梁希等五位成员负责供稿,每期副刊发表后,很受读者欢迎。1945年8月,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在张治中公馆同民主科学座谈会部分成员座谈时,勉励他们把“座谈会”搞成一个永久性的政治组织。

1946年9月3日,黎锦熙与许德珩、潘菽、黄国璋、张学岩、楚大告、劳君展等民主科学社的几十人在重庆集会,庆祝抗战胜利一周年纪念日,会上有人提出,民主科学的政治意义不强,不如将“民主科学座谈会”改名为“九三座谈会”,九三是抗战胜利纪念日,政治性强,可以借用抗战胜利纪念日,团结有名望的知识分子。后来,黎锦熙当选为九三学社第一届理监事联席会议常务监事,第一、二届中央理事会理事,第三、四、五届中央委员会常委。

参加新政协和开国大典

抗战后期,黎锦熙随校迁址到甘肃兰州,先后任国立西北师院教务主任、院长等职。1948年回北京,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并兼任中国大辞典编纂处总主任。

1948年底,人民解放军包围了北平,解放指日可待。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曾两次通知黎锦熙夫妇准备乘飞机南迁,但黎锦熙却一直拖着不动身。最后,北师大教务长黄金鳌直接亲自通知他,还拿出撤退通知书,说这是“上命”,必须执行。黎锦熙婉拒国民党政府让他乘飞机南下台湾的要求,坚决留在北京。他对家人说:“我要在这里等一位‘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的伟人哩!”

1949年6月,北京和平解放不久,百忙之中的毛泽东亲临北师大看望黎锦熙,一见面就喊“黎老师”。中午,毛泽东掏钱让工作人员叫来了两桌酒席,款待他的老师和几位知名教授。席间,毛泽东让黎锦熙紧挨他就坐,亲切话旧,非常兴奋,直到日落才依依而去。黎锦熙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1920年3月17日,润之到我家后,至今不见快30年,身体比从前强壮。”此后,毛泽东几次接黎锦熙到中南海叙谈。有一次中南海荷花盛开,毛泽东还饶有兴味地和黎锦熙一起泛舟共赏。师生之间,情意绵长。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九三学社作为14个党派单位之一,受邀参加新政协。黎锦熙等人被推选为九三学社的代表,出席会议,共同参与、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参加新政协的忙碌、欣喜,能够从黎锦熙日记里找到踪迹。黎锦熙从13岁开始写日记,70多年从无一日中断。他在日记里简略记载了参会情形,特别是他担任委员的国旗、国徽、国歌、国都、纪年方案审查委员会委员的活动细节。如9月23日记载:“9时,在中南海勤政殿第二会议室举行国旗、国都、纪年分组讨论……我分在第二组,唯一、慕回另在第五组,召集人郭沫若、沈雁冰、张菊生主民国纪年,陈叔通反对,我综合主张:‘公历’为主,括弧标注——自由地注明‘民元’”等。

9月27日,新政协通过决议正式确定国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10月1日,黎锦熙与许德珩、梁希等九三学社社员一起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参加了开国大典,亲身经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庄严时刻。

10月1日,黎锦熙受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之邀,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了开国大典。5年后,黎锦熙写下《天安门参加庆典》一诗,抒发走进新时代的欣喜、兴奋之情——“青云遏鼓传嵩响,红浪翻旗引铁流。多病却无迟暮感,相逢握手尽交游。”

(郭松林,作者系汉中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


相关阅读

  • 城固县公安局开展水上救援应急演练

  • 为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防汛指挥调度、抢险救援和救灾应急能力,6月9日,汉中市城固县公安局和消防大队联合开展水上救援应急演练活动。城固县公安局应急救援第二突击队队员、县消
  •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外交官当选第78届联大主席

  • 联合国大会1日选举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常驻联合国代表丹尼斯·弗朗西斯为第78届联大主席。  弗朗西斯在当选后发表讲话,承诺牢记所有会员国权利平等原则,以透明、负责
  • 钟振振|宋词人考:阎苍舒(3)

  • 宋词人考:阎苍舒(3)钟振振水龙吟[宋]阎苍舒少年闻说京华,上元景色烘晴昼。朱轮画毂,雕鞍玉勒,九衢争骤。春满鳌山,夜沉陆海,一天星斗。正红球过了,鸣鞘声断,回鸾驭、钧天奏。〇谁料此
  • 吴征镒院士生平及学术成就展在昆开展

  • 5月23日,《原本山川 极命草木——吴征镒院士生平及学术成就展》在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博物馆专题展厅开展。展览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将持续到8月31日。展览由云南师范大学西南
  • “柔性执法”——传递法治温度 助力平安交通

  • 为进一步提升公路安全通行环境,解决路域环境突出问题,5月15---17日,城固县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联动汉中市公路局城固公路段、市执法支队、沙河营镇人民政府,在108国道城
  • 城固:公开听证化解劳务纠纷

  • 近日,城固县人民检察院运用“民事支持起诉+公开听证”,成功化解一起劳务纠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9年5月至2021年9月,铭某某在何某某承包的养殖合作社务工期间,双方发生劳务纠
  • 今天,致敬最好的青春

  • 何谓青年?1915年《新青年》发刊词中曾说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之一:五四运动 (新华社记者 于小平 摄 )何谓青
  • 城固公安抓获一名外省上网在逃人员

  • 4月20日,汉中市城固县公安局五堵派出所主动出击,积极梳理研判涉案在逃人员信息,成功抓获一名外省上网在逃人员。近日,五堵派出所民警在工作中发现上网在逃人员徐某(男,48岁)在辖区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九三先贤黎锦熙的人生经历

  • 黎锦熙黎锦熙,著名汉语言学家、词典编纂家、文字改革家、教育家,九三学社的创建人之一。他是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上学时的老师,仅比毛泽东年长3岁多,却彼此成为志趣相投的
  • 市卫健委与闽南日报社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   漳州新闻网讯(记者 林昕蓉)6月14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与闽南日报社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双方将围绕卫生资讯发布、名医名师、健康科普、公益宣传、媒体传播、活动策划
  • ​向非法集资骗局及时喊“停”!

  • 通过赠送小礼品、免费义诊等方式打出感情牌,再让老年人购买保健品或投资房产,这个套路你熟悉吗?打着区块链、元宇宙旗号的“金融投资”,如此高大上的项目,你是不是心动了?假借国
  • 传统芗剧“抖音”出圈 线上线下“好戏连台”

  •   凭借拍摄短视频传播芗剧,年轻演员“平仔”和他所在的剧团在闽南地区越来越火,且看——  传统芗剧“抖音”出圈 线上线下“好戏连台”  “平仔”扮的媒婆,唱得轻快活泼,
  • 张伦会见省土地发展集团客人

  • 6月14日,市委书记张伦会见省土地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波,就进一步加强合作进行交流。市委常委、秘书长王军参加活动。张伦对李波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我市经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