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全省首次!打“飞的”送药!医疗专用无人机在鼓浪屿首飞

日期: 来源:厦门日报收集编辑:厦门日报

搭载定制智能温控箱的医疗专用无人机,从停机坪起飞。(本组图/厦门日报记者 张江毅 杨进福)

内厝社区近邻医疗服务点的护士接收无人机空运来的药品。

工作人员对无人机进行最后的起飞前检查。

无人机从停机坪上起飞。

昨日,全省首个医疗专用无人机,在鼓浪屿完成送药送检首飞。在这个没有机动车的小岛,“空中送药送检”可以让医疗物资运输效率提升90%以上。

上午约9时30分,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鼓浪屿医院(以下简称“鼓浪屿医院”)楼顶,载着约1千克药品,医疗专用无人机迅速升空,朝西北方向飞去。2分半钟后,1.2公里外的内厝社区近邻医疗服务点,无人机平稳落地。医护人员从智能温控箱中拿走药品,装进血液、尿液等送检标本。随后,无人机自动升空,返回鼓浪屿医院,标本立即被送到检验科进行检验。待命期间,无人机通过专门停机坪,自动充电。

内厝社区74岁的蔡奶奶成为第一个受益者。她激动地说:“老年人腿脚不便,我平常走到医院要半小时,看一次病往往要耗费半天时间。今天,通过无人机送药,我5分钟就拿到了。”

鼓浪屿是世界文化遗产地,出于安全和环保等多方面考虑,岛上禁止机动车、自行车等交通车辆通行。作为这个“无车岛”上的唯一医院,位于鼓浪屿偏东南部的鼓浪屿医院,难以辐射包括内厝社区在内的西部片区。原本,内厝社区居民就医,需步行前往,遇到高温或暴雨,拖着病体上下坡,格外艰难。

去年8月,鼓浪屿街道和鼓浪屿医院在长寿园设置内厝社区近邻医疗服务点,提供老年人免费体检。今年3月,医疗服务点开通医保线路,服务周边居民。尽管如此,由于医疗服务点没有设置专门的检验科和药房,居民检查、拿药常常还要跑一趟医院。

“医疗专用无人机像个会飞的快递员,病患急需药物,或送检标本,让它去一趟鼓浪屿医院,很快搞定。有了它,鼓浪屿的医疗物资运输效率可以提升90%以上。”鼓浪屿医院副院长林郁介绍。此前,给病人看完病,他往往会让病人先回家,等药品送到,再过来取。

即使遭遇小雨、大雾或6级以下大风,这款全程自主飞行的医疗专用无人机也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林郁透露,除常规药品配送外,蛇毒血清、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急救血浆等急救物资以后也将不再受困于地面交通状况,可及时运达事故现场。

揭秘

安不安全?

系统运行里程超70万公里 电池和导航都有“双保险”

鼓浪屿居民近1.6万人,内厝社区居民近九千,鼓浪屿平时每天有一两万名游客,高峰期可达四万多。如何保障无人机飞行安全?

技术支持团队相关负责人范强表示,该款无人机载有两块动力电池,任何一块出现故障,或电压不够,仍可维持正常飞行。导航系统也是“双保险”,采用GPS导航和视觉导航双重技术。

目前,该款无人机系统运行里程已超70万公里,起降超10万架次,技术成熟。除了医疗运输,其还应用在物流和巡逻检查等领域。

今年下半年,15千克级别的六旋翼无人机有望在鼓浪屿“上岗”,将配备安全降落伞,遇到紧急情况,可自动开伞保护装载药物和设备等,也为地面人员安全提供另一道保障。

性能强不强?

搭载定制智能温控箱 实现全程自主飞行

此次首飞的无人机是一款四旋翼、高自动化、高安全性物流无人机。

这款无人机的管控平台完全实现云端管控,不需要人员拿遥控器操控,其整个航线的规划,包括一些安全机制都通过云端实现,可随时查看飞行过程。

有别于普通的无人机,该款无人机可实现全程自主飞行。它的航路设计采用智能三维立体空间的航路规划和飞行逻辑算法,满足于按照粗略航线飞行,这意味着它“只要飞起来就行”。

虽然个头不大,体重不到10千克,但搭载了定制的智能温控箱,它的最快飞行速度16米/秒,空载可飞行1个小时,满载1千克可飞行50分钟。 

会不会掉线?

受益于“双万兆”试点 即便翻山信号也不会中断

上个月,厦门移动在鼓浪屿完成我省首个5G-A无线+50GPON有线“双万兆”示范区试点。鼓浪屿实现岛上热点区域5G-A 3CC连片组网,结合50GPON技术实现鼓浪屿全岛万兆全光宽带覆盖,实测下载速率接近10Gbps。

通俗来说,“双万兆”是指厦门移动5G-A无线+50GPON光网技术能力,它们都达到10Gbps,也就是万兆速率,是“双千兆”速率的十倍。鼓浪屿“双万兆”网络部署后,上岛游客打卡、直播更流畅,居民网络体验更流畅,下载一部30GB的蓝光电影仅需30秒。

获益的不仅是市民游客,还有本次完成首飞的医疗专用无人机。依托5G-A无线+50GPON有线“双万兆”示范区试点,该医疗专用无人机采用5G数据传输链路。

“5G数据传输链路最大特点是不受距离的限制,只要有运营商的5G网络,我们就可以保持无人机的数据连接和指挥。”范强说,无人机即便是翻过一座山,整个传输链路还可保持连接顺畅。

名词

低空经济

2024年的春天,“低空经济”成为一个热门词。当前,至少有24个城市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低空经济”是指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导的经济活动,涉及低空飞行、航空旅游、科研教育等行业和应用场景,产品包括无人机、直升机等。当前,厦门正着力开发利用城市低空资源,加强科技创新与新型基础设施完善,推动低空经济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点击

到2030年

低空经济将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有超126万架无人机,同比增长约32%。2023年,民用无人机累计飞行超2300万小时。民航局已批准建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17个、试验基地3个,覆盖城市、海岛、支线物流、综合应用拓展等场景。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最新发文提出,到2030年,通用航空装备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各领域,成为低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据新华社) 

低空经济应用场景越来越多

在黄厝沙滩附近的5G-A通感一体技术试点,5G网络工程师可以通过5G-A通感一体技术对无人机进行轨迹跟踪。这项技术即使在多架无人机并发飞行、时速达到60至80千米的场景下,也能迅速锁定目标并实时探测航迹,有效提高城市低空管理效率。日前,厦门成功通过5G-A通感一体技术完成低空多站连续组网的通感能力验证。如今,这项新技术已经应用在厦门马拉松赛、海峡两岸焰火晚会等大型活动中。

从无人机医疗运输、城市巡防,到智慧农业、物流配送等创新应用,如今,无人机的应用场景愈发多样化,也在不断推动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当前,厦门不少新能源企业纷纷加入低空经济这一新赛道。例如,厦钨新能针对低空飞行器及无人机领域开发的高功率高电压三元产品实现量产,月产销量达到数百吨;中创新航也针对低空出行开发了新锐9系高镍、硅体系电池,在保证高功率、高快充能力的同时,实现了轻量化和安全性能的提升。在厦布局的宁德时代也正在进行民用电动载人飞机项目的合作开发。(厦门日报资料)

(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 通讯员 杨坤杰 黄丽鸥)



相关阅读

  • 木棉爆果,飘下美丽烦恼!这些人要注意……

  • 木棉花盛开。(资料图/厦门日报记者 张江毅 摄)鼓浪屿上的木棉飘絮形如飞雪落地。(厦门日报拍客 巴浪鱼 摄)美丽异木棉的果实爆出“棉花糖”。(厦门日报拍客 94想你 摄)5月我市木棉
  • 定陶:“一喷三防”全覆盖 稳产增收保夏粮

  • 近日,在定陶区马集镇费庄村的一处麦田里,多架无人植保机正在麦田上空来回穿梭,现场工作人员轻松地操控着手中的设备,载满农药的无人机便各自升空飞往不同区域,开展小麦病虫害防治
  • 全国首家,落地深圳

  • 4月29日大湾区低空短途运输航线(深圳-珠海)开通后深圳低空经济产业又有新动作5月6日全国首家低空经济产业公共服务中心在深圳宝安区揭牌同时宝安区无人机系统应用测试基地也正
  • 河北省首条低空无人机物流运输航线试航成功

  •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张谢雅 李皓)5月7日17时08分,满载货物的物流无人机精准降落在荣乌高速新线雄安北服务区分拨中心起降点,这也代表着河北省首条低空无人机物流运输航
  • 百姓看联播丨低空飞行,张家口上演科幻大片

  • 打“飞的”上班、坐直升机兜风、外卖“从天而降”,这些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在逐渐走进我们的现实生活,这背后离不开一个热词——低空经济。河北新闻联播提到,河北省各地大力发
  • 西工大又有新突破!这次是......

  • 萤火虫尾部的点点闪光是他们加密沟通的方式它们通过独特的发光模式和频率传达辨别同类、警戒危险、指引方向等信号如果无人机也能仿照萤火虫采用光信号传输信息将会为无人机
  • 6G发展进入关键窗口期

  • 在全球6G技术大会前沿成果展现场,观众正在参观6G分布式网络、6G网络架构、6G卫星通信接入组网技术等成果。  6G脚步渐近。近日,在由国家6G技术研发推进工作组和总体专家组指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贫血就补铁?当心越补越糟!医生提醒→

  • 28岁的小丽(化名)体检时曾查出轻微贫血,最近她准备要宝宝了,家人为她准备了猪肝、牛肉等补铁食物。食补了大半年,前阵子复检,依旧提示贫血。在市妇幼保健院,医生检查后发现小丽不是
  • 扬子时评 | 曝光药品出厂价能否搅动药品零售业

  •   “五一”前夕,连锁药房重庆鑫斛“底价”开卷的消息,将药房行业的“内卷”现状推到了聚光灯前。国家药监局《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度数据(2022年)》显示,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国共
  • 71.7 万人次!深圳上榜全国TOP10

  • “五一”假期深圳入境游市场火热5月8日记者从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了解到“五一”假期深圳全市接待入境游客71.7万人次同比增长20.50%其中入境来深过夜游人次同比增长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