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晚报全媒体 记者 黄海洋 黄诚成 通讯员 祝宇
日前,2023年度全国百名中学语文“读书种子教师”名单新鲜出炉。该名单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通过层层推荐、专业评审和发布,湖南今年仅有2名教师上榜。汨罗市一中分管教学和德育的常务副校长,高三年级分管领导,兼2119班语文老师李光明,光荣入选。
近日,《岳阳晚报》全媒体记者对李光明进行了独家专访,近距离感受了他“烛里光明一寸心”的情怀。
读书是时代赐予的福利
“我们的长辈鲜有读书的机会,阅读普及是新中国成立,更准确地说,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即使如此,我读初中时,家里贫穷,经常连几元钱的学费都交不上,但我很幸运,遇到了一个爱好文学的语文老师。他买了很多书,我几乎每周都到他那里借书读,如《普希金诗选》、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莫泊桑的《羊脂球》、席勒的《阴谋与爱情》……那时,我就有一个梦想——我要做一名诗人。于是我边读边写,边写边读,乐此不疲。说也奇怪,我花了很多时间在课外阅读上,成绩却总是稳居前几名。”李光明说,“我最喜爱的事情就是读书,读书已经成为了我的习惯,就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
“我从初中起,就读美学、哲学、心理学这些非常难读的书。我还记得当时我会拿草稿纸记下书里的一些金句,再拿针线把它们缝成一本本小册子,只是很遗憾那些摘抄册子没有保存下来……”说起当年读书的经历,李光明的眼中满是怀念。
李光明说,有三本书给他的人生带来了很大启迪。
一本是《中外名人传记》。这本书点燃了他的英雄之梦,让他热血沸腾。
一本是《唐诗三百首》。他被诗中优美的意象与意境吸引,为诗人的语言功底和表现手法所折服。于是他仔细观察春夏秋冬之变化,晨昏阴晴之不同,邻里乡亲之劳作,并仿《唐诗三百首》中的技法写成诗。一年下来,他用针线将所写的诗装订成书,并写上“光明诗选”四字。遗憾的是,这本《光明诗选》也没有保存好。
还有一本是《少年维特之烦恼》。初看时,他被这本书深深吸引,以至于不眠不休地从第一天傍晚看到了第二天下午。看完后,他掩上门,在屋内痛哭流涕,当他的母亲得知他是因看书而哭,长舒一口气:“你这伢子,真傻。”
李光明从教34年,一直沐浴在“悦读”的时光里。阅读对于他来说,就是“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读书是人生成长的阶梯
“对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农村孩子而言,能够接触到课外书的机会很少。”李光明说,“当初我考入的是中专,是后来在工作中自考了专科和本科文凭。”
阅读让李光明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由于长期在阅读中体悟,在课堂实践中淬炼,他的专业能力突飞猛进。2001年下学期,他在岳阳市高中教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2004年下学期,他在湖南省高中语文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005年,他被评为岳阳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市级名师。以30多岁的年龄成为市级名师,李光明感到无比自豪。他的教学事业也声名鹊起,助李光明早早步入了教学管理者的行列。
读书之余,李光明还参与编写了四部著作。他撰写的近30篇文章在各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涉及学术论、教材论、教学论、基层教研组织建设等多个领域。他个人主持或参与研究的课题,有8个获省级奖,9个获地市级奖。2015年,他创作的诗歌《夜望洞庭》被《中外当代文学艺术家代表作全集》编委会评为一等奖,并入编《中外当代文学艺术家代表作全集》。2020年,李光明获评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先进个人。2022年,李光明被聘为岳阳市高中阶段督导评估专家。
当然,面对教育教学中的很多问题,李光明也有感到无从下手的时候,这时,书籍就是他的良师益友。当副校长之后,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没有丝毫放松,他会反复阅读《校长的艺术》《学校管理的艺术》这类书籍,以应对工作中各种突发状况。即使身兼数职,繁琐的工作也没有损耗他阅读的兴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一直保持着每周一本书的阅读量。
“星期天的下午,我基本上都会在家看书。因为工作的缘故,所读之书主要还是与文学和教育有关。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阅读都像一盏明灯般,照耀、指引着我的人生路。”
好习惯是能“传染”人的
秋光里,《岳阳晚报》全媒体记者有幸走进汨罗市一中的阅览室。这里的学习氛围很好,书架上的书籍摆放得十分整齐。
高三语文组组长杨慧老师说,今年暑假,李光明副校长召集老师们对阅览室里的书籍进行了甄别遴选,清理了约4000册不太适合中学生看的书,如言情小说、武打小说、玄幻小说等。因为这样的严格,汨罗市一中成为了汨罗江畔的名校,文风氤氲。
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李光明在这里深耕并引领教学工作,硕果累累。2022年,学校共有19个省级课题,5个地级课题,11个市级课题在研,教师共有400篇文章发表或获奖,居于岳阳市示范性高中先进行列。2022年全市课堂大赛,9个文化科,汨罗市一中夺得了8个第一。2023年高考,汨罗市一中600分以上的超过百人。
李光明既是行政领导班子的一员,还兼任高三年级分管领导,十分忙碌,却始终不肯放弃语文教学一线。他主管教学、德育期间,在大力推动学校教学改革的同时,更是致力于学校阅读推广活动,带动全校阅读,让校园的书香氛围更加浓郁,也给老师和学生们带来了“诗和远方”。
“在我看来,一个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一个什么样的学风。近年来,我校读书的氛围越来越浓,跟校领导有很大的关系。”汨罗市一中语文教师黎夕辉说。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史!”汨罗市一中教师黄岳辉说,“在校领导的引领下,我校把阅读课写进了课程表,把走进阅览室阅读写进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学校自己创办的季刊《汨罗江》,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老师和学生发布佳作的园地,名列‘全国百强校刊’。”
“每周最后一节语文课为阅读课,学生们会用来分享、总结读书心得和读后感。有时学生们新奇的观点,会让你十分惊讶于他们的进步,而这一切皆来自于他们日积月累的阅读。”彭建光、吴尉等老师说起阅读给学生们带来的成长时,无比欣慰。
4月23日,汨罗市“2023书香汨罗·全民阅读活动”在汨罗市一中启动。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这天上午,屈子体育馆内书香萦绕、书声琅琅。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主任、汨罗市一中杰出校友王为领诵,汨罗市一中学子齐诵屈原作品《天问》。在诵读经典中,学子们既汲取了优秀传统文化,又不忘探索未来、探索宇宙,走上了一条不断求索之路。
万紫千红总是春。
近年来,李光明除了和老师们坐在一起“谈”书,开展读书交流会外,还会邀请一些名人名家,如韩少功等,来分享他们的心得体会。
“无限光明,源自阅读!”李光明说。
《岳阳晚报》2023年9月26日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