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乡村文化振兴|博山区石马镇这个村的香菇能生吃

日期: 来源:桓台融媒收集编辑:桓台融媒

12月13日上午,淄博市博山区石马镇下焦村的2个香菇大棚,又迎来不少采摘客。虽说眼下食用菌产业已遍布淄博很多乡村,但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这里种植的香菇可以直接生吃。

“感觉口齿留香,烹饪之后,估计味道会更鲜美。”在大棚内,几名“勇于尝试”的采摘客在尝试生吃了一朵香菇后由衷地称赞道。

下焦村坐落于当地玉顶山与寨顶山之间的峪中,有140多户、500多口人。多少年来,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地瓜是当地农田里雷打不动的“五大件”。种植香菇,起初许多村民并不看好。

据下焦村党支部书记焦方河介绍,2023年以来,下焦村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电商+困难帮扶户”模式,发展香菇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在专家的指导下,合作社利用当地丘陵山区昼夜温差大的特点,投资28万余元建设了2处香菇种植大棚,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焦方河说:“目前,虽然棚不多,面积也不大,但通过采用目前先进的PDA无公害技术,进行精细化种植,却种植出了能生吃的七河果木香菇。”

问及“能生吃的香菇”有何不同,下焦村不少村民俨然成了“行家”。58岁的下焦村村民张桂芝介绍说,“能生吃的香菇”与常规香菇品种不一样,它的生长过程不喷水,也不打农药,需要在全光栽培的情况下才会有这种独特的香味,多糖含量也比较高。

精细化特色种植,赢在“精”,胜于“特”。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2023年截至目前,下焦村香菇种植合作社已累计收获香菇3万斤。更值得一提的是,用“能生吃的香菇”来“招蜂引蝶”, 下焦村还形成了集体验、采摘、休闲为一体的香菇产业发展新模式,年接待采摘游客超7000人次。

眼下,再次走进下焦村的香菇种植大棚,香菇之香,触“鼻”可及。香菇棚外,香菇脆片、香菇酱等产品也已应际而生。焦方河对此信心满满地说:“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发展香菇特色产业,引导更多村民进行香菇种植,通过扩大产业发展规模,积极探索香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作者:刘冬梅


相关阅读

  • 2023年省级乡村工匠名师,昆明2人入选!

  • 近日省乡村振兴局、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妇联8部门联合认定土金勇等39人为2023年省级乡村工
  • “侨智汇”竞赛18日至20日举行

  • 第一届中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在即,作为大会配套活动之一,中国侨智发展大会“侨智汇”竞赛将于18日至20日举行。目前,该赛事已吸引375支队伍报名。中国侨智发展大会“侨智汇”竞
  • 诏安白洋: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活动

  • 为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为辖区群众提供更整洁的居住环境,连日来,白洋乡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聚焦整治难点,紧盯卫生死角,鼓足干劲、振奋精神,持续擦亮乡村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谢生辉:十年磨一剑 用心为审计

  • 谢生辉,从事一线审计工作10余年,他认真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审计监督职责,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审计任务,勇做资源环境安全的坚定维护者。现任民勤县审计局党政国有
  • 瞬间爆裂!疼到尖叫!很多人正在用……

  • 多地气温骤降,大家纷纷摸出了自己的取暖装备:热水袋、暖宝宝、“小太阳”等等……但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不少人起床后,发现腿上莫名出现了红斑或水泡不碰都疼得厉害,还隐隐地发胀!
  • 端州:古城复兴添活力,打造幸福首善区

  • 岁末年终,喜报频传。肇庆市端州区双龙产业园内,春泰新材料等2个超亿元项目试投产,瑞得泰科技等11个超亿元项目纷纷封顶,为端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今年以来,端州区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