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社区变化可大了。”3月23日,在洛阳市西工区红山街道樱桃沟社区,居民王喜玲说,“铺了自来水管道,家家户户从旱厕改成水冲式厕所;铺了污水管道,街道路面再也没有积水。”
农村供排水一体化建设是推动乡村人居环境提升、实施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程。近年来,西工区深入贯彻落实洛阳市委、市政府“151”工作举措,按照“政府主导、因地制宜、示范带动、整村推进”的工作思路,持续加大投入,逐步补齐乡村建设短板,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推进城乡加快融合发展。
红山街道办事处地处洛阳市西部,是西工区唯一的涉农办事处。结合实际情况,西工区制定出台污水管网建设工作方案。
“污水管网改造,改的是污水,变的是观念。”西工区副区长、红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张红涛介绍,西工区积极引导各社区结合自身情况,因地制宜探索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积极探索和社区物业公司签订管护协议等方式,引入专业管护团队,做到“有标准、有经费、有考评”,持续巩固污水治理和厕改成果。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从2021年起,西工区将真空排水新技术应用于美丽乡村建设之中,由政府出资对红山街道的其中8个社区进行污水管网建设。建设真空泵站17座,真空提升井742座,18个社区污水管网实现全覆盖,通过物联网系统真正做到从“拖拉机”到“迈巴赫”质的飞跃。
截至目前,西工区已累计投资近2.6亿元,完善红山街道供排水一体化设施。今年6月底前,红山辖区将全部实现集中供水,真正让群众用上放心水、安全水。
铺设主次排污管网130公里。在建设污水管网的同时同步推进“厕所革命”,累计改造旱厕7500余座,真正实现旱厕清零。
如今的西工红山,各家各户拥有干净的防水地板、洗手池,还安装了冲水马桶,有的原先门外旱厕的地方还修建了花池,与从前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西工区委负责同志介绍,为有效解决污水收集处理问题,该区同步推进红山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计划今年5月底投用,可日处理污水4万m3,彻底解决辖区约8.3平方公里内企业和居民污水处理问题。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