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迁的都市中 王金铭厮守着老物件陈列室

新京报讯 钟楼脚下,铃铛胡同甲4号有个“安定门京城老物件陈列室”,63岁的王金铭是这里的主人。40平方米的陈列室中,容纳了2000多件老北京胡同生活用品,王金铭每周末过去值班一天,平时大门紧锁,参观需要预约。

王金铭对老物件的关注始于2001年春节,交道口北头条胡同组织“胡同庙会”,王金铭鼓励大家拿出以前的老物件,供居民们回首往昔。后来随着老北京城区改造,新的生活方式到来,大批老物件被抛在身后,王金铭与团队伙伴将它们收集起来,成为陈列室藏品的丰富来源。王金铭设想,把这些老物件按时代划分,将它们分门别类“装回”不同的时代里,为人们留住一份时代的记忆。

每逢有人预约参观,王金铭会用茶壶沏上“高末儿”招待客人。

学校报时、胡同居民倒垃圾使用过的手摇铃。

既能当凳子又能当枕头的“鲁班枕”。

“烙糕子”模具,里面刻着金鱼图案。

老北京叫卖响器——“八不语”。

居民送来家中的老物件,并写下缘由,成为王金铭收藏品的“身份证”。

王金铭演示货郎叫卖的动作。

对老北京文化的热爱,王金铭与很多怀旧人成为了朋友。

王金铭给来访的观众讲北京城“九门八点一口钟”的格局。

王金铭站在安定门京城老物件陈列室门口,陈列室已有11年历史。

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倪伟 摄影报道

编辑 殷楠 校对 郭利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