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母婴营养与心身健康学术研讨会举办

专家呼吁,母婴心理、营养等预防保健服务要有机融合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约有5%-25%的孕产妇伴有围产期抑郁情绪,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高达13.1%-16.3%。由于受遗传背景、体内激素水平、营养状况、家庭与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90%的孕产妇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升高。守护母婴心身健康亟需社会关注。6月4日,由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母婴营养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22母婴营养与心身健康学术研讨会召开,同时启动了菲仕兰Friso美素佳儿心身健康研究院。此次活动旨在推动母婴心身健康的医学学术研究,并搭建平台开展科普行动,让研究成果惠及中国母婴群体。来自围产、营养、儿童保健等领域的数百位专家学者参会。

  在研讨会上,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执行副会长厉梁秋表示:“随着国家‘二孩’‘三孩’政策逐步放开,母婴人群的营养和心身健康问题不容忽视。今后,应将母婴心理、营养等预防保健服务有机融合,并在研究形式和研究内容上大胆创新,才能争取更多新成果。”

  专家课堂

  会上,国内专家围绕孕产妇及婴幼儿人群的心身健康分享了各自观点。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主任委员汪之顼教授表示:“母子双方的心身健康与气质状态密不可分的,无论是对孕产妇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还是对婴儿的喂养和养育,食物和营养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他认为,妈妈心身健康对自身和胎儿都很重要,一旦孕期处于焦虑情绪状态会明显增加产后抑郁风险,也为胎儿不良生长发育、孤独症与自闭症埋下较高的风险。

  汪之顼介绍了免疫和消化吸收与婴幼儿早期气质和心理健康的关联,并肯定了乳铁蛋白对于婴幼儿免疫系统的作用。当母乳不足时,可以在婴儿配方奶粉中增加来自其他乳源的、足量且保持活性的乳铁蛋白,以提高免疫力。在他看来,在配方奶粉工艺中,减少热处理时间,能保留更多营养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良喂养事件的出现,有助于婴儿的身心健康。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陆峥教授剖析了目前我国妇幼人群心理方面的问题,并指出母亲在孕产期的不良情绪和婴幼儿的胃肠道消化水平,将对孩子的气质以及心身健康产生深远影响。母婴人群应该定期进行心理评估,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干预。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陈敦金教授对于母婴人群的心身健康做了深度的解读,并指出妇产科医护人员应该在临床工作中,积极关注孕产妇的生理指标和心理状态,通过引导孕产妇适度运动,均衡营养等方式,全方位守护母婴身心健康,真正帮助母婴人群做到“营”在起点,绽放心身。

  菲仕兰中国区总裁陈戈表示:“随着Friso美素佳儿心身健康研究院的启动,菲仕兰将通过搭建健康教育平台让更多研究成果和科学理念服务于母婴群体,为中国的妈妈和宝宝提供更加全面、坚固的健康守护。据了解,菲仕兰Friso美素佳儿心身健康研究院将联合专家学者和社会力量,共同支持营养、产科、儿科、精神领域的专家开展孕产妇和婴幼儿心身健康相关的学术研究和交流。此外,该研究院还将搭建健康教育平台,让更多研究成果和科学理念传递至母婴群体,提升这一群体的科学素养。(记者王薇)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