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之夜·烟火② | 一晚卖出180份,炒饭店夜归人的深夜食堂

 新黄河记者:孟天宇

入夜后的槐荫区经六路延长线略显沉寂,唯有星点的光亮从居民楼中透出来。在这样一条街上,有一家海鲜炒饭店火到需要排队才能一饱口福。呲啦作响的铁板、味道浓郁的鱿鱼、包裹着整颗虾仁的炒饭……这家下午6点才开门,营业到凌晨的深夜食堂,吸引着特意从济南东骑行20公里来品尝的机车少年,也给劳碌至半夜才下班的人予以慰藉。

对于老板胡大喜和其妻子刘学俊而言,这间30余平方米的小店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吃穿用度。在辗转多个行业后,夫妻二人选择从一个炒饭小摊做起。在济南的夏夜里,这家店铺散发出浓浓的烟火气……

不起眼的火爆小店,每晚卖180份海鲜炒饭

夜里10点,红黄相间的“海鲜炒饭铁板鱿鱼”招牌灯火通明。店门口的空地上,随意地摆着小桌和马扎。此时,已有3桌食客正在喝扎啤吃炒饭,他们哈哈笑着,用济南方言吐诉着平日里遇到的趣事和埋藏在心底的话语。

店铺内,简易的驱蝇设施在腊肠、鸡丁、虾仁、鱿鱼等食材的上方呼呼旋转着。顺着食材,就能看到后面不断忙活的老板胡大喜。他汗流浃背地掂着勺,娴熟地将白米饭倒入锅内,用勺子盛取虾仁和鱿鱼。一通卖力的翻炒后,一份香喷喷的炒饭正式出锅,这就是店铺的招牌——海鲜炒饭。

店铺的炒饭价格在10元到20元之间,食客可自行选择不同价位的炒饭。在询问中,时不时有人来店内点餐,句句不离炒饭。“哥,给我来份炒饭,15块的”“来份20的,不要韭菜”“带份炒饭给孩子,别放辣椒”……半小时的时间,胡大喜的手几乎就没离开过锅铲。尽管厨房的最上方安了空调,冷风能直直吹到他的身上,但面对夏夜的高温和烟火,汗水依旧止不住地流淌。

“每天下午6点开门,2分钟炒一份饭,一晚上能卖180来份。”在忙碌之余,胡大喜终于抽出时间跟新黄河记者讲述这家店铺的故事。“店里这些都是回头客,铁板鱿鱼不是招牌,招牌是我做的炒饭。最近外卖也没开,实在是炒不过来。”

夫妻二人在路口摆摊3年,靠海鲜炒饭养活一家人

在胡大喜忙碌时,妻子刘学俊一直在旁边给予帮助。面对镜头,刘学俊略显羞涩,她头戴一顶鸭舌帽,默默地收拾食客吃完饭的桌子,勤快地帮顾客递上饮料。在胡大喜忙不过来时,她还会在一旁做铁板鱿鱼和烤面筋。

熟悉这家炒饭店的食客都清楚,2022年4月他们夫妇才在经六路延长线租下了这个小门头。此前的3年,食客们路过桃园小区周边的十字路口,总能看到他们长长的三轮车。不论寒冬酷暑,不论刮风下雨,夫妻二人总在这里默默摆摊。

事实上,小小的海鲜炒饭撑起了一个家庭的收入。在决定走上餐饮这一行前,胡大喜的人生经历了大起大落。1979年出生的他和妻子是初中同学,老家都在山东聊城。“中专学的临床医学,跨度还挺大。早年做过粮油副食,也在老家开过酒店,还干了12年的电子厂。疫情之前我已经在济南做了3年专车司机,疫情以后做了这一行。”

胡大喜的家中,还有两个孩子。大儿子今年19岁,小儿子今年9岁。不夸张地说。这家小店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最近我爸妈都回老家了,忙着料理农事。不忙的时候,他们也来济南帮忙,一个在家带孩子,一个在店里打打下手。”胡大喜说。

炒饭也分“上半场”和“下半场”,食客既有上班族也有夜归人

除了经六路,也会有食客会在经十路旁与胡大喜家的海鲜炒饭偶遇。那是胡大喜摊位的“下半场”。“6月之前,我们都是前半场在经六路这边,过了11点就把摊子摆到经十路上去。最近天太热,就没弄下半场。”

在胡大喜看来,“上半场”和“下半场”的食客有所不同。下午6点开门,会迎来不少下班族和周边小区的食客。夜里11点转到经十路边后,除了爱吃宵夜的食客,还有不少“的哥”和代驾小哥,以及那些在酒场上没有吃饱的人。有时,生意会火爆到胡大喜和妻子清晨5点才收摊。

来此处购买海鲜炒饭的张先生说,他就居住在桃园小区附近,每每喝完酒后都会来加一餐。“喝酒是喝不饱的,在这里吃份炒饭心里很满足。”张先生说,他清晰记得最早这里只有炒饭,铁板鱿鱼是后加的。

对于来给孩子买炒饭的李先生来说,他看重这家铺子的原因是干净,以及孩子爱吃。“这么热的天,店里一只苍蝇都没有,老板很注重卫生,也很实在。”

值得一提的是,胡大喜的海鲜炒饭还会吸引周边其他餐饮行业的老板,在桃园小区开扎啤摊的王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这饭味儿好,价钱也实在,我那边主要是扎啤和炒菜,没有炒饭。”

店铺90%是忠实“回头客”,老板坦言:秘方就是料足、实在

每天下午6点,海鲜炒饭的店铺会准时拉起卷帘门,路边往往已有食客在等待。事实上,不少食客白天就开始给胡大喜打电话。“每天都能接到老顾客的电话,问我今天开不开门,有些人1个月能来我这里吃27顿炒饭。”

胡大喜说,这里的食客有90%是回头客,还有5%是朋友推荐过来的,年龄段覆盖“老中青”。面对这庞大的客户群体,他坦言自己从没找过“探店网红”,甚至忙到没有时间拉群。尽管店铺目前已注册外卖,但也鲜少通过外卖途径销售。“人多了也忙不过来,咱的能力就这么大。”

之所以选择做海鲜炒饭,正是因为胡大喜此前有过餐饮经验,加上身边有朋友干过这一行,考察一阵便入行了。如今能收获这么多回头客,是让胡大喜比较意外的。“反正来找我谈加盟的也有,来找我商量学手艺的也有,还有人想在外地开分店。”谈到这里,胡大喜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他目前还没考虑开加盟店的问题。“咱的手艺还没达到开分店的地步。”

在胡大喜看来,自己的炒饭也并没有什么“秘方”。“就是料足,实在。”说罢,胡大喜又熟练地掂起炒勺,米香与鱿鱼在炒锅内不断碰撞,散发出阵阵香气。店外的马路上,还能听到啤酒瓶碰撞的声响……这是济南“老师们”,独有的夏夜。

编辑:周末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