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和睦街道打造安全、健康、便利、快乐的适老社区

“幸福养老 浙里长寿”系列二


养老是重要的民生工作。如何大力发展老龄事业,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和睦新村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通过环境适老、志愿扶老、智慧助老,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让每一位老人都拥有高质量的幸福生活。如今,和睦新村“一老一小”阳光照护成为全国示范,更打造了未来社区养老服务样板。和睦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吴捷告诉记者,未来社区的“未来健康”部分从居民的健康生活、优质医疗与幸福养老三方面出发,以社区为中心,将医、康、养、护形成闭环服务,并将线下居民需求与线上数字化医疗服务进行连接,满足健康多元化的需求。


环境适老·和睦新村昔与今


和睦新村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居住人口9700多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占三分之一。作为老旧小区“未来社区”的改造试点,和睦新村自2018年启动旧改后,小区的环境功能都得到了改善提高。“一老一小”阳光照护成为全国示范。如今,和睦新村“未来社区”中的适老化建设进行得如何了?7月的一天,记者来到了位于杭州和睦新村的“颐乐和睦”养老服务综合街区。

与很多老旧小区一样,杭州和睦新村也有着一样的“硬伤”——楼房密度大、公共空间小,居民们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然而,和睦新村利用车棚、过道等,新建或改建多个老年活动场所,因地制宜打造“乐养之地”。

与炎热的室外相比,“颐乐和睦”养老服务综合街区里500平方米的“阳光客厅”宽敞凉爽。这里设有棋友桌、阅读角、“阳光小伢儿”驿站、多媒体教室等。许多老人在这里乘凉、聊天、看书、下象棋……今年81岁的王雅林奶奶就是其中之一。

来自河北的王雅林于1972年来到杭州。1982年,王奶奶和丈夫成为了杭州和睦新村的首批居民,这一住就是40年。王奶奶回忆道,上世纪80年代初,和睦新村只有4幢房子。两幢是印染厂家属宿舍、另外两幢是化工系统的集体宿舍。而王奶奶的丈夫就是从事化工系统工作的工程师。那时,除了4幢房子,就没有别的配套设施,生活极不方便,更别提优美的周边环境了。30多年过去了,小区面貌越来越陈旧。外立面老化、服务设施短缺、环境脏乱、道路坑洼……

2018年,和睦新村进行了老旧小区提升改造,迎来了“有机更新”。改造后的和睦新村成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的典型样本。如今的和睦新村正在全面推进 “适老化”改造:道路拓宽、车棚改建、外立面翻新,为老房子加装电梯等。王奶奶表示,这些改造从细微处关照老人的需求,实实在在地帮到了自己。

今年以来,社区还沿和睦新村主干道和东路重点打造南北轴线的“花漾街区”。提升绿化面积20000余方,新增花卉景观面积500平方米,改建凉亭10余个,安装椅凳100余张,新辟生态休闲角10余个。王奶奶告诉记者:“以前最怕夏天和冬天,老人们没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场所可以呆。只能去公共场所乘凉避寒。”而现在无论室内还是室外,和睦新村的老人们拥有了更多休憩空间。


志愿扶老·弘扬敬老新风尚

在“阳光客厅”的书法教室里,记者遇到了正在上书法课的志愿者臧复和老师和他的学生们。虽然看上去精神矍铄,但臧老师是一位76岁的老人。他每周两次来这里义务上书法和美术课,学生都是社区里的老人们。“退休后,没有事情做人会很空虚,这时候有一个爱好很重要!”臧老师告诉记者。“学生写出好作品,很有成就感;我能帮助别人,也很有成就感、很有意义。”随后,臧老师的得意门生——84岁的陈岩定老人笑呵呵地向记者展示了他今天的作品。

据街道工作人员介绍,臧老师的志愿服务将以积分的形式存入他的“时间银行”。和睦社区在不断完善志愿服务机制,尝试以积分制等形式探索志愿服务量化体系,带动更多志愿者参与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兑换机制已在社区全面推广,形成“以服务换币、以币换服务”良性互动;设立“养老志愿服务一条街”,为老人提供轮椅助行、理发、心理咨询等服务。

和睦社区还成立了“和睦红盟”,现有共建红盟单位55家。他们在和睦公园定期举办“红盟集市”活动,为老人提供金融知识宣讲、新春慰问、健康讲座等志愿服务。与红盟单位——杭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城西分公司合作开展“爱心园”行动,为辖区老人安装物联网智能远传水表,为独居、高龄、困难老人等提供关爱。


智慧助老·和睦老人享受数字化便利

王雅林奶奶的孩子们都很优秀,成年后在杭州各自成家立业,分开居住。十几年前,老伴因病去世,王奶奶开始了独居生活。“我是主动要求独自居住的,一个人生活很自由。”王奶奶向记者解释,“孩子们有各自的生活,每天给我打电话、定期来看我。我们都很喜欢现在的生活状态。”然而,毕竟81岁了,生活上还是需要有人帮助。王雅林奶奶就用市民卡上的重阳分来兑换保洁服务。“根据约定,保洁人员一周三次来我家搞卫生。这个服务对年纪大的人来说很实用。”王奶奶告诉记者。

此外,社区还为王奶奶安装了智能感应门磁。如果门没有关好,感应门磁会发出语音提示。“老年人有时候记性不太好,有了这个智能设备提醒,就不会忘记关门了,特别实用。”王奶奶说。在卫生间,还安装一键呼叫器装置。如果突然感觉身体不舒服,按下按键,可以马上通知孩子们和社区。“虽然还没有按过,但是装上以后觉得很安心,孩子们也更放心。”王奶奶笑着说。

据和睦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吴捷介绍,社区计划为60岁以上老人配置烟感报警器、感应门磁、一键呼叫器等设备。除了安全保障外,一键呼叫绿色按钮可提供打车、送餐、代办等日常服务。这些服务将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社区还积极构想融合民政、卫健等部门养老服务、医疗健康等数据,引入NLP神经网络、知识图谱等高级智能算法,对社区居民进行标签化、画像化管理,为居民提供疾病风险评估、慢病管理以及差异化的照护需求服务。

吴捷告诉记者,和睦社区筹备为居民们配置健康小屋胶囊诊室。在这里,居民们可以通过医疗设备做常规体检(包含16项常规检测项)及专业的眼底筛查(准确度高达96.2%),体检报告将在线上传给居民。同时,还有医生一对一进行体检报告解读,帮助慢性疾病早发现。此外,健康小屋还有远程问诊功能,可以连接到全国三甲医院医生进行一对一视频问诊。线上开具的电子处方,直接送药到家或通过自助药柜取药。

社区居民的幸福感,检验着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底色。在未来的日子里,希望更多和睦居民能享受优质医疗健康服务,同享共同富裕的硕果。

记者 高珊  通讯员 郑洪涛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