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健中医】医眼看《水浒》:“酒”的文化与讲究

《水浒传》是四大文学名著之一,我们可以欣赏其中记述的历史故事,也能够从中管窥北宋时期我国医学发展之一斑,同时还能在不经意处收获很多传统医学的知识和典故。

民间有句俗语,说的是“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三国演义》讲的是天下大势、战略谋划,饱经世事的老者看来难免伤感;《水浒传》讲的则是绿林义气,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少年人看来难免会热血冲动,就比如,书中曾多次形容梁山好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豪放。

“大碗喝酒”几乎是所有文学作品中英雄好汉的“标配”,这一点也成了很多年轻人借“喝酒”彰显自己豪放不羁的借口,但是,你知道吗?古代的酒和现代的酒差别可是很大的哦!

文学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故事中的好汉们之所以大碗喝酒“千杯不醉”,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古代的酒来自五谷,酒精度数较低。

酒最初是怎么来的呢?

晋人江统在《酒诰》里载有:“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说明煮熟了的谷物,丢在野外,在一定自然条件下,可自行发酵成酒。人们受这种自然发酵成酒的启示,逐渐发明了人工酿酒。

我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

周代,酿酒已发展成独立的且具相当规模的手工业作坊,并设置有专门管理酿酒的“酒正”、“酒人”、“郁人”、“浆人”、“大酋”等官职。

秦汉以后,酒文化中“礼”的色彩也愈来愈浓。

东汉末年,酒文化从以乐为本向以悲为怀转变。

三国时期的酒风极“盛”,酒风剽悍、嗜酒如命。

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曲水流觞”的习俗。

唐宋时期出现了辉煌的“酒章文化”。饮酒大多在饭(食)后,正所谓“食讫命酒”“食毕行酒”“烹鸡设食,食毕,贳酒欲饮”。当时的饮酒之道,是在食毕进行,饱食徐饮、欢饮,既不易醉,又能借酒获得更多的欢聚尽兴的乐趣——这一点值得今人学习。

宋代发明了蒸馏法,从此白酒成为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

元代出现了烧酒(阿剌吉酒)。

明清以后,酒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常用的饮品,每逢佳节,“专用酒”十分流行,如元旦饮椒柏酒、正月十五饮填仓酒、端午饮菖蒲酒、中秋饮桂花酒、重阳饮菊花酒。

我国的酒文化与中医文化密不可分。

《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篇》中黄帝问:“怎样用五谷来制作汤液和醪醴酒呢?”岐伯回答:“必须用稻米来酿制,以稻杆做燃料。”

俗话说“酒为百药之长”。

《本草纲目》金陵初刻本记载药酒69种,在论述米酒时说道:“米就行药势,杀百邪恶毒气,通血脉,厚肠胃,润皮肤,散湿气,消忧发怒,宣中畅意,养脾气,扶肝,除风下气。”

李时珍把米酒类分作糟底酒、老酒、春酒、社坛余昨酒、糟笋节中酒、东阳酒等。酒不同,作用也不尽相同。

孙思邈的《千金方》中,涉及到酒的也有八十多项。

以酒治病,古代医案中有不少记述。《名医类案》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木商,一次在风雨中干活,时间长了衣服湿透,回家后发病一阵冷,一阵热,浑身胀痛,要人不停的捶打才好受一些。吃了一些药也没有效果。忽然这位木商想喝烧酒,便烫酒数杯喝了下去,顿时觉得爽快了不少,接着又喝,直到喝醉,没想到病竟然好了。

这便是用辛热的烧酒祛风散寒的典型案例。

现今,酒更加广泛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酒中酒精的度数也大大提高。偶尔用之助兴、驱寒、活血、制作药酒都是不错的选择,但“大碗豪饮”未免不合时宜。我们可以从众多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羡慕古人饮酒的豪放,但也一定不要忘记,酗酒有损身体健康哦!

(作者:书小言    责任编辑:杨华)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