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升级4.0版

7月14日,《东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全过程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全过程管理办法》)正式对外发布。这是东城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又一项创新举措,标志着东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工作已经升级到4.0阶段,开启了首善之区公共文化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东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全过程管理办法》政策发布会

系统谋划、整体推进,落实政府保障责任、强化政策环境营造,形成全过程闭环管理模式、整合用好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突破性地解决了发展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瓶颈问题……东城区将近年来在开展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实践中探索、创造的成功经验,上升为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全过程管理办法》,涵盖诸多具有普遍借鉴推广意义的创新举措。未来,东城区在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大局下,将继续紧扣创新融合主线,不断优化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改革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完善服务体系和政策环境,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高质量发展,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东城方案”、贡献“东城经验”。


全过程管理为牵引

促进社会化运营链条有效衔接

社会化运营,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东城区深入把握国家对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方向,结合区域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实践,围绕“选—用—管—培”四个环节,形成以全过程管理为牵引的“1+6”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制度体系——“1”即《全过程管理办法》,“6”即与之配套的6个文件。其中,诸多创新举措具有普遍借鉴推广意义——

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是《全过程管理办法》的突出亮点。《全过程管理办法》首次建立了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的样板,对购买主体和承接主体的职责分工、承接主体的遴选标准和方式、服务规范及要求、绩效考核与管理、文化类社会组织的扶持与培育等全方位、全要素、全链条事项做出了规范。

落实政府保障责任,强化政策环境营造。《全过程管理办法》确保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无缺项、人群全覆盖、标准不攀高、财力有保障、服务可持续的要求不因实施社会化运营而打折扣,为公共文化服务政府购买、服务“外包”环境下落实和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做出了示范。

形成全过程闭环管理模式,整合用好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全过程管理办法》坚持全方位统筹、全要素兼顾、全过程覆盖、全链条设计的思路,通过“选—用—管—培”全过程管理闭环,促进了社会化运营全流程管理链条的有效衔接及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防范了公共文化设施运营风险,切实提升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效能。

突破性地解决了发展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瓶颈问题。《全过程管理办法》中的公共文化设施优惠收费服务指南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优惠有标准、质量有保障、内容有监管”的创新思路,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方面形成了创造性突破。


紧扣创新融合主线

谋划公共文化服务专业化发展

政策体系的健全,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设施运营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得益于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东城区各类公共文化服务不断焕发勃勃生机。


线

作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东城区这个过程中不断加大文化领域供给侧改革探索实践,围绕“有没有、够不够、好不好”三个层次,推动公共文化社会化服务1.0、2.0、3.0的模式版本演进升级,形成了清晰的工作脉络和发展成果,涌现出了以“美后肆时”、角楼图书馆、胡同博物馆、27院儿、“八街道百社区”文体中心连锁运营等一大批形式多样、机制灵活的社会化运营典型,在激活社会力量、丰富服务内容、变革运行机制、提高服务效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27院儿内各类公共文化主题活动吸引居民参与(资料图)

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增强发展动力的重要任务。立足国家社会化运营发展新趋势、新变化和新要求,结合区域社会化运营工作实际,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东城区此次编制出台的《全过程管理办法》树立了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系统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全过程管理、创新性发展的标杆,鲜明地体现了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创新发展实践的特点,为新时期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引领示范。

《全过程管理办法》的发布,是东城区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又一项创新举措,标志着东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工作已经升级到4.0版本,开启了首善之区公共文化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未来,东城区将继续遵循文化引领城市发展的工作思路,落实“崇文争先”理念,在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大局下谋划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发展,紧扣创新融合主线,不断优化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改革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完善服务体系和政策环境,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高质量发展,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东城方案”、贡献“东城经验”。


探访:胡同里的“艺术社区”

27院儿

27院儿,因坐落于内务部街27号,便以其地址为名,作为朝阳门社区文化生活馆,是一个集艺术、文化、体育、生活方式为一体的文化教育休闲活动空间。作为街区更新中空间活化的典型范例,朝阳门街道通过升级公共服务设施、引入第三方运营机构等有效措施,令27院儿成为社区居民乃至全城的文艺爱好者分享交流、寓教于乐的空间和平台。

北京ONE艺术创意团队作为27院儿的运营方,发挥年轻的海归团队的动能,形式上将这里打造成一个面向居民和公众的集艺术活动、文化挖掘、生活方式、公共教育、美学培养为一体的综合性社区文化中心,而核心则是将“艺术社区”理论转换为公共文化升级探索、老旧城区更新改造和社会治理和谐向好的实践行动的试验场。秉承“以艺术推动社区发展”这种全新的社区营造理念,通过丰富多元的内容与灵活多变的空间整合,打造一个物理空间“文化磁石”的吸引力,进而形成在地活化和可持续探索。

馆内每周开展的公共主题活动至少八场,涵盖戏剧、美术、亲子教育、舞蹈、建筑、艺术展览、文学、沙龙、工作坊、生活美学等。据统计,2016年9月至2021年11月,27院儿培育近400个文化项目,开展各类文化活动3300余场,服务人群超过12万人次。其中,让年轻人重新回归社区文化活动是一大成果,参与占比超过55%;居民参与度逐年增长,目前已占参与人数的62%,满意度高达95%以上。为社区建立品牌型文化活动超过30个,文化品牌矩阵超过450家机构进驻,并形成互相扶持的共建状态,目前深度合作150个、原创品牌20个。

27院儿由北京ONE艺术创意机构运营,秉承全新的公共文化模式和社区营造理念,以丰富多元的内容与灵活多变的空间整合,通过“文化磁石”的吸引力,进行在地活化和可持续探索,为社区居民乃至全城的文艺爱好者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寓教于乐的空间和平台。

三年多的实践中,27院儿的运营团队始终坚持着研究与实践双行的工作方法,积极联动国内外各学术、创意与内容资源,把好项目带进社区拓宽居民视野,把年轻人带回社区带动老年人参与度;与东城区政府紧密合作,基于实际需求策划形式新颖的活动,扩大服务面,精准回应文化需求;通过发起各种公共性与参与性都较高的艺术项目为参与人群提供相遇、交流和共创的平台,形成新的关系连接。这里,通过一个空间为支点,撬动了整个区域的邻里关系恢复、社会和谐稳定、街区更新推进以及可持续社区发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