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守振:内外兼修的“功夫”男孩

他苦练形意拳

在国际武术节等赛事中摘金夺银

他锤炼科研“功夫”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中大展身手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

软件著作权1项

发表SCI论文3篇、EI论文1篇

他立志用“焊接”专长报效祖国

与“专业对口”的航天三院31所成功“牵手”

2022年6月28日

他作为校本部硕士毕业生代表发言

他就是内外兼修、“功夫”高强

的材料学院硕士毕业生周守振





“外练体魄之功夫”





作为一名来自河南的学生,耳濡目染下我从小就对中国传统武术十分感兴趣。

习练形意拳是我在哈工大最独特的一段记忆。挥拳挥走了浮躁,站桩站出了坚韧,骄阳炙烤除去了心中杂念,汗水淋漓淬炼了如钢品格。



形意拳、形意刀、太极扇、九节鞭……功夫伴随我度过了本科生、硕士研究生阶段,成为我的“心头爱”。

我深刻认识到,大学不是游乐园而是训练场,要搏生命之极限,铸青春之辉煌

经多年苦练后,我代表学校在香港国际武术节、省学生运动会等各大赛事中摘金夺银。

参加香港国际武术节


2018年,作为军训教官,我教授学生形意刀法。同学们整齐划一的操练,让我对军人的崇敬油然而生。

如今祖国繁荣昌盛,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搏来的。我们青年人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吾辈之青春守卫盛世之中华






“内修科研之刻苦”





材料作为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石之一,与国家发展、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我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了材料学院,考入了“令人眼前一亮”的专业——焊接

6年时间,我直接受益于材料学院“真材实料、工艺精湛”的人才培养理念和“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感受着无处不在的“材料”带来的巨大变化。

6年时间,我不断提高自己的焊接科研水平,为的就是能够做一颗对祖国有用的“螺丝钉”。

科研之路不是康庄大道,需要下苦功夫、实功夫、真功夫,才能柳暗花明。

刚进课题组时,我也有过迷惑茫然、自我怀疑,像大多数科研“小白”一样,接到任务不知道如何下手,经常怀疑自己是否能力不足。

董志波教授等老师们悉心的教导,鼓励着我不断攻坚克难,锤炼科研功夫。

与导师合影


矢志做“真材实料”的哈工大人,我参与了一系列重点项目,并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鞍钢集团合作项目等。

在产品焊接方案优化中,面对纷繁庞杂的实验数据,我苦练着“哈工大功夫”,迎难而上。看到自己亲手设计的部件应用于产品,我更加坚定做一颗报效祖国“螺丝钉”的决心。

目前,我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SCI论文3篇、EI一篇。






“内外兼修之青春”





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学业中,我都全力以赴。曾荣获校优秀团员、三好学生、校十佳运动员、国家励志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等。


作为20硕焊接二班班长,我主动组织航天馆参观等集体活动,与同学们一起了解我校在航天领域的重大贡献。


担任校武术队队长期间,我积极组织队员训练,并安排表演项目,参加学校运动会、元旦晚会等多项活动。

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形意刀


作为体育部助教,我帮助老师构建并维护形意拳慕课,为线上体育教学提供了珍贵的参考案例。

受学校航天特色的熏陶,我对航天单位情有独钟。在暑期实践团活动中,我去了航天二院,在感悟“两弹一星”精神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只有国之利器才能赋予人民最大安全感。

最终,我选择签约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在工作岗位上继续苦练“功夫”,为铸倚天长剑、固神州大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校园时光匆匆流过

从科研“小白”到系列成果

从武术新人到形意冠军

苦“功夫”结下甜蜜“果实”

搏生命之极限

铸青春之辉煌

这就是周守振

 

寄语学弟学妹:

未破土时先有节,乃凌云处尚虚心。愿同学们牢记哈工大规格,苦练哈工大功夫,做功夫高强的哈工大人!

文字 | 闫明星 周守振 刘欣雨 姚喆峰

图片 | 辛然 受访者提供

排版 | 吴富锦 梁英爽

审核 | 李守斌 宋玲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