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之夏”2022广州市民文化季启动,将举办千场活动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穗文广旅宣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邓勃

7月19日,“群星璀璨向未来”——“羊城之夏”2022广州市民文化季(以下简称“‘羊城之夏’2022”)开幕式文艺演出在广州大剧院举行,并在国家公共文化云现场直播。“羊城之夏”2022活动将持续至今年12月,通过举办五大板块千场活动,与广州市民同欢共享。

“羊城之夏”2022广州市民文化季启动

举办千场活动与市民同欢共享

“羊城之夏”是广州历时数十年精心打造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曾荣获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荣誉,是全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参与度最高、创新活力最强的群众文化活动之一。“羊城之夏”2022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指导,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围绕“展时代风貌、现湾区风采、讲中国故事”的主题展开。

“羊城之夏”2022分为“笃赏”百姓舞台、“乐赏”精彩大赛、“荟赏”岭南文化、“雅赏”时尚经典、“悠赏”书画展览五大版块。其中,“百姓舞台”板块整体展示广州市近年来的优秀群文创作艺术成果,范围涵盖广州市所有城区;“岭南文化”板块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宗旨,体现岭南、广州传统文化风貌;“时尚经典”板块通过潮流文化的方式带动传统文化的传播,展现近年来活力广州的城市形象。

开幕式文艺演出

在千场活动中,有不少活动别出心裁,特别值得期待。其中,“‘文化有约·美丽社区’——2022年广州市群众文艺精品巡演和群文公益讲座”聚焦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花城少年向未来’广州市第五届少儿艺术大赛”将“双减”与“公共文化服务”相结合,文化赋能少儿文艺;“喜迎二十大——第十三届广州市工人龙狮表演大赛”展现出广州人的雄心气概;“遇见艺术”高雅艺术欣赏季包括 “遇见芭蕾”“遇见非遗”“遇见街舞””等针对不同群体的系列活动,并结合广州“诗词之都”建设带领大家“遇见古诗词”。

展现当下广州群文创作最高水平

“羊城之夏”2022开幕式文艺演出的作品,大部分曾获得全国、省、市级别的相关奖项,展现了当下广州群文创作的最高水平。

开幕式文艺演出

演出在少儿合唱的古诗词粤语童谣《春日·村居》中开场,童稚的吟唱带着观众走进“诗词之都”的美景之中。广东南音新唱《同心结》和群舞《英歌魂》对极富岭南地域特色的文艺形式进行了年轻化的呈现,体现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继往开来的精神风貌。曲艺表演唱《梦想成真》讲述援藏干部扶贫攻坚的小故事,群舞《步步高》取材于粤藏两省开展精准帮扶对口共建工作中志愿者帮助藏民阿叔一家度过难关的情节。表演唱《昂啰喂(畲语“好日子”之意)》和作为演出压轴节目的歌曲《迈上这条更美的路》表达了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繁荣景象。

现场表彰

开幕式现场还表彰了“羊城之夏”2021广州市民文化季系列赛事的优秀单位(团体)和作品。

【链接】广州打造辐射大湾区的文化高地

近年来,广州公共文化服务不断跃上新台阶。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州市财政局今年年初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抓手,全面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实现品质化、均衡化、精准化、多元化和专业化发展,打造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高地。

开幕式文艺演出

广州计划设立全民艺术普及月,把各级文化馆(站)打造成为城乡居民的终身美育学校。各级各类文化场馆每年开展活动、培训等不少于18000场次。实施广州公共文化联盟“星团计划”,发展壮大各类全民艺术普及联盟,鼓励各级党政机关、科研院校、企事业单位和其他各类社会组织、团体“在地化”参与辖区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和建设。支持文艺院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人才队伍优势,广泛参与活动策划、作品创作和群文培训。推进民间文艺团队扶持“群星工程”。计划到2025年,基层群众文化团队达到3000支以上,造就一批本土化的群众文化创作和活动“带头人”。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文艺

校对 | 李红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