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林:回首漫漫来时路 聚力赓续新征程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时间就是这样一条大河,或温柔,或湍急,绕过礁石,踩过泥沙,拍过浪涛,终是越行越远,越流越深,越行越清澈。 ——题记

动手写这篇文章时,一个好消息从国家烟草专卖局传来: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在2021年行业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中排名第一。喜悦与感慨之情不禁落于笔端、洒满纸页。中国烟草总公司,以及云南省局(公司)即将同时迎来成立40周年的纪念日,在这个承上启下的历史交汇点,这,也是我们为她献上的一份特殊生日礼物。

回首漫漫来时路,我在云南烟草度过了近30年时光,从一名普通的财务会计,逐步成长为财务处的副处长、处长,再成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在那些苦乐交织、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我先后经历过省烟草公司——红塔集团——云南中烟(与云南红塔银行、红塔证券并行任职)——省烟草公司四个阶段,云南烟草给了我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是我芳华岁月中学到知识最多、得到锻炼最多的一段人生旅途。

红塔映日 分外璀璨

20年前,正值盛年的我从省局(公司)财务处来到了闻名遐迩的云烟之乡玉溪,先后担任红塔集团的总会计师、副总裁,分管多元化产业。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从上世纪80年代末,以玉溪红塔为主的云南中烟积累了近30年非烟投资的“家底”。2015年初,云南中烟整合“两红”集团非烟产业资源,云南合和集团应运而生,我担任首任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有幸参与并见证了云南中烟多元化产业多点开花,发展壮大,形成了一批跨行业、跨地区、起点高、效益好的优良资产。

风鹏正举,百舸争流的多元化投资市场,拥有“千亿级产业航母”称号的合和集团,担负起与生俱来的使命和责任,完成重组整合,业务涉及金融、配套、基础、酒店、地产等产业。

2016年,合和集团发展战略明确清晰,党政组织基本理顺,制度体系基本搭建,资产划转顺利完成,业务板块稳定发展,内部运行平稳有序,员工队伍和谐团结,文化建设初见成效,圆满完成了各项经营目标,为云南中烟多元化产业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企融联合 熠熠生辉

2016年7月,由烟草行业控股运营、旨为烟草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的第一家银行——云南红塔银行正式运营。

借助“红塔”品牌,在融入烟草、服务烟草的6年时间里,红塔银行实现了破茧成蝶的跨越式发展。2021年末,全行资产总额、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和净利润分别增长到更名前的4.83倍、6.12倍、6.89倍、3.72倍,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多项指标排名全国城商行前列,在全国银行业崭露头角。

红塔银行改革发展取得的成效,不仅充分证明了“扎根行业”推动产业银行建设是其跨越发展的根基所在,更充分彰显了国家局优化多元化投资布局、推动产融结合战略的高瞻远瞩。我们始终把烟草作为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切入点,通过优化烟农服务、做强技术支撑、做精金融产品,全面深化烟草产业普惠金融服务,打造“背包上的银行”,让优质金融服务走遍云岭大地。

今天,红塔银行构建了覆盖烟草种植户、卷烟零售户、烟草消费者、烟草职工、烟草企业“五烟客群”的产品和服务体系。从田间地头到街头巷尾,从烤烟种植到卷烟生产销售,从科技创新到数字化转型,搭建起“五大产品体系”“五大科技平台”“五套服务标准”,场景化金融服务已深深嵌入烟草全产业链。

赓续奋斗 创新发展

2018年早春,我接棒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班长这副沉甸甸的担子。在国家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优布局、促改革、调结构、转方式、提质量、增效益”开展工作,烟叶生产稳中有进、卷烟营销创新发展、专卖监管成效显著、科技创新成果丰硕、脱贫攻坚交出优秀答卷。云南烟草商业这艘航母,紧跟时代步伐,驶入高质量发展的春天,充分彰显出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全方位贡献的力度、广度、厚度。

巩固烟叶基础地位。我们争取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云南省支持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关于加强全省核心烟区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打造“品牌导向明确、工商协同密切、质量明显提升、供应长期稳定”的优质烟叶原料保障体系,实施“2260”高端特色烟叶生产,打造产业综合体开辟烟叶与多元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子,烟叶生产领先地位更加巩固,成为名副其实的行业“第一车间”。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速布局重大科创平台,国产雪茄烟叶开发与应用重大专项取得“从0到1”的突破性进展,硃砂烟叶进入卷烟新品配方,新型烟草制品原料研究开发扎实推进,全国首个智慧烟草农业“双创新”基地落户云南,“一部手机种好烟”三年建设方案稳步推进,烟叶智能化分级、应用筐烟物流、雪茄烟叶晾制自动操作等新工艺流程有序推进,以智能财务为引领的业务数字化转型全面起步,形成业务数字化转型大集群,为高质量发展带来“颠覆式创新”。

厚积全方位贡献的力度。在保证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支持乡村振兴等方面作出全方位贡献,全力打造了“脱贫、富民、振兴”同步推进的实践样板。2021年,“云南烟叶收购总值、均价、烟叶税、户均收入、亩均收入”五大指标创近5年新高,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坚持“五个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反复叩问自己:过去依靠什么实现了发展?未来应该走怎样发展之路?我认为要坚持“五个必须”: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时刻牢记国家和消费者利益决定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必须带头实践好维护好烟草专卖制度,必须探索与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的发展模式,必须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近日,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产业强省三年行动(2022—2024年)》,在“重点产业”中单列“烟草产业”,“发展方向”中指出“全产业链重塑云南烟草产业新优势,建好烟草原料第一车间”,“重点任务”的第一条即:巩固烟草“第一车间”核心优势。对推进“951”核心烟区建设工程,建立核心烟区稳定发展和烟农持续稳定增收长效机制;推动烟叶生产技术绿色化发展,打造绿色生态特色优质烟叶品牌;建设“烟叶+”烟区产业综合体,提升烟田高效利用水平等工作作出了明确要求。未来三年,我们将严格按照《三年行动》要求,走好这条在烟草专卖制度下,发挥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区位优势以及市场机制作用,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路子。

时间是奋斗的坐标,标注下事业前进的脚步。40年风雨兼程、40年波澜壮阔,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这些辉煌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党的坚强有力领导;得益于国家局的正确引领、高度重视、精心指导;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政策资金资源大力支持;得益于社会各界的深情厚谊,以及广大烟农和消费者的支持参与,广大干部职工付出的辛劳和智慧。

岁月鎏金,长河激荡。展望未来,我们将更加自觉地从全局中找准定位,主动肩负起建设行业第一车间、中式卷烟基地、全球最重要优质烟叶基地的重任,坚持数字化转型、绿色生态发展,破解国产雪茄原料自主供给难题等重要职责,努力建成烟叶强、烟区美、烟农富的典范,开创烟叶产业新发展格局。

何当呼青鸾,更驾万里风。我怀念并感恩那些奋斗的时光,以及那些携手并肩、一路同行的领导同事。再回首,背影已远走,前路才是最美好的风景,聚力赓续新征程,万里风正劲,奋楫正当时。

作者: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党组书记、局长、总经理 云南红塔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李光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