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如何办出高质量大学?这场高端论坛大咖云集、开出良方!

人们常说:河南没有“985”高校、部属高校,

没有高水平的大学、世界一流的大学,

如何解决我省优质高等教育不足的问题?

从根本上讲,要靠我们自己办出高质量的大学!

除了“双一流”建设和创建、“双特”以及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等示范引领,最主要、最根本的还是要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当前,河南全省正处在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锚定“两个确保”,深入落实“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等十大战略,奋力推进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的关键时期,河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高等教育肩负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为推动建设适应现代化河南建设需求的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7月20日,以“建设国家创新高地 推进高校‘三个调整优化’”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原高等教育论坛”在郑州举行。

论坛现场

河南省政府副省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组长,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宋争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原司长张大良线上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论坛开幕式由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刁玉华主持。主旨报告和学术报告由郑州轻工业大学原党委书记、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俞海洛主持。

张大良线上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张大良在致辞中就如何实施好“三个调整优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实施“三个调整优化”要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与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结合起来;二是“三个调整优化”要与河南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特别是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三是“三个调整优化”要遵循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

张大良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广开言路、分享经验、献计献策,提出能够破解难题的政策建议和可供借鉴的成功案例,为进一步完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更好服务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刁玉华做主旨报告


刁玉华以《面向未来人才需求  服务国家创新高地  加快“三个调整优化” 推动高等教育起高峰》为题作主旨报告。在报告中,刁玉华就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高等教育“三个调整优化”、深化高等学校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等教育起高峰相关决策部署提出三点意见。一是站位全局,深刻认识河南省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任务;二是担当使命,准确把握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目标要求;三是踔厉笃行,务实推动河南省高等教育起高峰跨越发展。

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任务,必须拉高标杆标尺,以前瞻30年的眼光想问题、作决策、抓发展,建设一流创新平台、凝练一流创新课题、集聚一流创新人才、构建一流创新生态。高等教育作为高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和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必须增强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创新必退的紧迫感,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建设一流学科专业、搭建高水平创新平台、引育大批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要调整优化高校布局,调整优化学科学院,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李蓬做报告

李蓬以《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支撑国家创新高地建设》为题做学术报告。她从对河南高等教育的初步认识、打造教育高地——建设创新高地的内在要求、打造人才高地——建设创新高地的关键支撑、以一流学科引领一流大学建设——建设创新高地的实践路径四个方面,谈了以一流学科建设牵引一流大学建设、以一流大学建设支撑国家创新高地建设的思考和探索。李蓬院士特别提出,把优秀的河南学子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是河南高等教育首要的责任,更是创新高地建设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为此,要加强通识教育,打通学科专业育人,以嵌入式、沉浸式的方式涵养理科生的人文素养、涵养文科生的科学素养。


宋克兴做报告

宋克兴以《构建一流创新生态 建设国家创新高地》为题,介绍了河南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背景、目标定位、系列举措,回顾了重建重振省科学院的历程,并重点就重建重振后的省科学院如何助推河南高校“双一流”建设谈了4点意见。


谷建全做报告

谷建全分析了河南打造全国创新高地的战略意义,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教兴省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加快创新载体平台建设,加强“双创”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持续优化河南创新生态等六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河南省委打造全国创新高地的战略安排,并提出河南高等学校科技创新的战略取向。

王定华做报告

王定华着眼于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背景,提出了开创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十条方略。一是明确高校分类,增强办学特色。要从“金字塔”转向“五指山”,形成梯度、对接需求。二是立足高校学段,开展分层教育。根据学位授予层次、学位授予类型、学科专业特点确定不同的标准,形成针对性强、更加灵活的培养方案。三是找准相应定位,履行各级责任。四是公办民办并存,营造多元生态。五是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往五大职能,突出人才培养。六是实施五育并举,提倡发展长项。七是拓宽通识教育,做实专业教育。八是争做四有好老师,成为四个引路人。九是开展科学化评价,妥用指挥棒效力。十是坚持一盘棋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马陆亭做报告

马陆亭首先从解决教育与社会的脱节问题、高教布局调整与地方的互动、学科与专业等方面阐述了“三个调整优化”的针对性,强调了大学对未来的决定性作用,指出高等学校要心怀“国之大者”,想大事,干实事。他提出,提升国家创新发展新动能在于创新,创新能发挥大学的决定性作用,创新是赢得未来的根本出路。他同时分析了新兴“一流大学”的发展轨迹和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路径,指出成功大学都是在规律基础上走出创新发展道路的大学。他建议构建有活力的高等教育体系,强调高等教育是使学生从家庭人到社会人的中间转换器,创新力和实现力是“车之两轮”“机之两翼”,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共同要素,高校要实现分类、多元特色发展,不同高校要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

赵国祥做报告

赵国祥指出,高校深化改革要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河南省委发展战略部署、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为逻辑起点,以思维创新、路径创新、方式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强力推进、把小变大、把弱变强、把无变有为实施创新的执行力,以战略目标实现为逻辑终点。经过这一逻辑演进过程,形成一个深化改革的闭环逻辑体系。

此次论坛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会场设在郑州,各本科高校党委书记或校长、分管教学或科研工作的副校长、教务处长或科研处长,各高职高专院校党委书记或校长,民办高校的举办方代表,在郑高校的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监事长、常务理事、理事和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在郑的各内设机构(中心)、分支机构负责人,以及省教育厅机关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共200余人,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高等学校分别设立分会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