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牧场回来后确诊,甲级传染病!传播快、死亡率高…去草原旅行还安全吗?草原露营过夜有风险→

今天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确诊一例

鼠疫(腺鼠疫)病例

患者刘某某,男,45岁,职业牧民,住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上海庙牧场。7月12日9时左右,患者自觉发热、乏力、意识不清、水样便腹泻,自内蒙古返回银川,就诊于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7月13日11时左右,就诊于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7月14日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7月19日诊断为疑似鼠疫病例,当日确诊为鼠疫病例。

目前,按照自治区鼠疫控制应急预案要求,自治区人民政府已启动Ⅳ级应急响应,相关地区和单位已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全面启动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对涉疫区域和人员采取了严格的分类管控措施,各项处置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社区目前已经对确诊病例所住的单元进行了临时性的封控管理,对相关区域连夜进行了消杀,确诊病例的家人也已被连夜带走隔离检查。

什么是“鼠疫”?

鼠疫在国际上被称为“黑死病”,是由鼠疫杆菌感染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在我国属于甲类传染病(另一种是霍乱)。携带鼠疫菌的宿主动物主要是鼠、旱獭等啮齿类动物。

鼠疫的传播途径很多。人被带有鼠疫菌的跳蚤叮咬,就可被病毒感染;人接触了感染鼠疫的动物(主要是鼠类和旱獭)也会被传染;如果剥食患有鼠疫的病死动物,鼠疫菌进入人体创口会引起感染;再有,吸入皮毛中带菌的尘埃同样会引起感染;而取食未经充分煮熟的染疫牲畜时,病毒则会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播。

鼠疫的特点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天至6天,但个别病例可达8天至9天。特别是鼠疫中的败血型鼠疫和肺鼠疫,如果不加治疗,病死率为30%~100%。

确诊鼠疫临床表现发热、淋巴结肿痛、肺炎、出血倾向等。确诊或疑似鼠疫患者,均应迅速组织严密的隔离,就地治疗。碰到不明原因大量老鼠突然死亡,或病人突起高烧、喘咳、出血,特别有流行病史可疑的人,要及时报告,及时诊断、隔离。

非鼠疫发源地,感染风险较小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鼠疫疫情非常严重。19世纪末到新中国成立,我国发生过6次大流行,波及20多个省(区),发病人数约115万,死亡约100万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鼠疫防控工作,发病数明显下降,至80年代平均每年报告约20例病例,自2010年以来每年仅有零星病例报告。

专家介绍,在我国,只要不在鼠疫发源地,人们大可不必“谈鼠色变”,因为人间鼠疫一般要经过野鼠发病、死亡,再经过跳蚤传播鼠类或人,如果没有这个过程,发生鼠疫的可能性就非常小。

2019年至今,包括本次发现的这个病例,全国发现的鼠疫病例累计11例,出现的死亡病例累计4例,梳理这些报告的鼠疫病例,主要集中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2019年,全国鼠疫报告发病5例,死亡1人,其中至少有4例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

2020年,全国鼠疫报告发病4例、死亡3人(其中1例为2019年报告病例),其中出现的两例死亡病例发生于内蒙古自治区;

2021年,全国鼠疫报告发病1例,该病例于当年8月17日收治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该患者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宝丰镇人,2020年6月与其丈夫受雇于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阿如布拉格嘎查牧民家从事放牧工作。

鼠疫目前已可防可控可治

在人类发展史中,曾发生过3次鼠疫的世界性大流行,造成近1.7亿人死亡:

首次大流行发生于6世纪,这次流行持续近60年,流行最严重时每天死亡5000—10000人,死亡总数近1亿人;

第二次大流行发生于14世纪,而这次大流行持续了近300年,仅欧洲就死亡约2500万人;

第三次是1894年突然暴发的鼠疫,引发全球大流行,至20世纪30年代达到最高峰,共波及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的60个国家,死亡达千万人以上。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侯勇跃表示,在第三次鼠疫大流行中,人类弄清了鼠疫的病原体为鼠疫杆菌,掌握了鼠疫的传播途径,使得人类有史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波及范围最广的鼠疫大流行得到了迅速有效的控制。

侯勇介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鼠疫已经不是死亡的代名词,完全可防可控可治。在我国,鼠疫防治仍以预防为主。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曾在公众号表示,鼠疫临床上可以使用多种有效抗生素进行治疗。病人如果能够早期就诊,并得到规范有效治疗,治愈率非常高。可疑接触者也可通过预防性服药而避免发病。

据悉,我国早有严谨科学精准的鼠疫防治流程:如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人,应立即按紧急电话和网络报告疫情,城市不得超过2小时,农村不得超过6小时;同时将病人严密隔离,禁止探视及病人互相往来,病人排泄物应彻底消毒,病人死亡应火葬;各型鼠疫病人应分别隔离,肺鼠疫病人应单独一室,不能与其他鼠疫病人同住一室;腺鼠疫隔离至淋巴结肿完全消散后再观察7天,肺鼠疫病人要隔离至痰培养6次阴性;鼠疫接触者应检疫9天,对曾接受预防接种者,检疫期应延至12天等。

如何预防鼠疫?

公众如何预防鼠疫?首先,公众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尽量避免去人群拥挤场所,去医疗机构就诊或个人出现发热、咳嗽等相关症状时要及时佩戴口罩。

若怀疑自己与病例有过接触可向当地疾控部门主动申报,取得专业指导,一旦出现发热、咳嗽、淋巴结疼痛、咯血或出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特别提醒,外出旅游时不在草原露营过夜,尽量减少和野生动物接触,不去逗玩健康状况不明的旱獭,做好防蚤叮咬,通过使用驱避剂、减少躯体暴露,避免被蚤叮咬,不私自捕猎、食用野生动物。

一旦怀疑自己得了鼠疫,无论是否确定,请立即远离人群,最好单独一间房间隔离。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告知自己可能是鼠疫,描述病情,等待救援。 

在野外环境无法求救的情况下,要选择最近的医院(村医、乡镇卫生院都可以的)。千万不要想着自己去大医院,不但在沿途会传染给其他人,也可能耽误救治。

本文综合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第一财经、科技日报、宁夏卫健委等

相关作者:上官河

微信编辑:佳思敏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