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救助 让他有“家”可依

image.png

“你在这里生活得怎么样?还住得习惯吗?有没有按时进行恢复锻炼?”7月20日,在宛城区医养结合康复托养中心,市救助管理站救助一科科长段中元专程前来看望救助对象胡长江,鼓励他重拾信心,开始新生活。

突发疾病 让他无所依靠

胡长江是宛城区瓦店镇人,今年44岁,幼年父母早亡,一直跟着伯父长大。1996年,18岁的他选择外出打工,20余年来,从未返回过家乡,也从未和家中的亲人联系过。

胡长江先后在新疆、陕西等多地辗转,因没有一技之长,一直没有固定工作。后来在工友介绍下,长期在山东威海打零工为生。

“人口普查的时候,让我回来办理二代身份证,我也没好意思回来。”因为在外地发展并不理想,胡长江一直不愿回家乡。2014年,他因未办理二代身份证,户口被自动注销。2020年,家里的房屋也因年久失修,作为危房被拆除,耕地也被村集体收回。

“最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挣四五千元,差的时候生活都不能保障。”胡长江告诉记者,因为没有二代身份证,他不能被工厂、企业接纳,加之没有一技之长,只能打零工,从事一些砸墙之类出卖力气的工作,因此收入也不稳定。

今年1月30日,胡长江突发脑梗,被工友送至威海市立医院进行救治,高额的医疗费用让他捉襟见肘。威海市民政部门了解到胡长江的情况后,根据相关规定,将其送返家乡。

兜底保障 解他后顾之忧

2月16日,胡长江在威海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护送下,返回家乡,来到南阳市救助管理站。

“生活不能自理,只能躺在床上。”段中元回忆胡长江被送回南阳时的状态。随即,胡长江被第一时间送入市救助管理站定点医养结合医院,进行后续康复治疗。

治疗期间,段中元只要一有时间就去看望胡长江,鼓励他进行康复锻炼,重拾生活信心。慢慢地,胡长江能拄着拐杖自己行走了,吐字也清晰了,生活基本能自理了。

“身体要恢复,户口、社保、低保也要给他办。”段中元表示,他们联系了胡长江户口所在地相关部门。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安排工作人员进行走访、摸排,确定真实情况,并按照相关政策,一步一步为胡长江恢复身份,办理相关证件。

经过多方共同努力,各种证件全部办理完毕后,胡长江也纳入相关政策帮扶对象,享受政府“兜底”保障。“他现在是我们的脱贫监测户,有我们兜底,不会有任何后顾之忧。”宛城区瓦店镇邓官营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邓志国说。

妥善安置 助他重燃信心

7月13日,对胡长江来说,是个重要的日子。他的相关证件办理完毕后,经多方协调,他被转送至宛城区医养结合康复托养中心,享受“四集中”救治。

“只要他好好配合治疗,身体情况允许了,我们还要帮他找工作。”邓志国表示,胡长江目前在宛城区医养结合康复托养中心,属于政府全管,毫无后顾之忧。如果他的身体恢复情况良好,政府将帮助其进行技能培训,并对接企业帮助其找工作。

“他这手还能恢复,我给他按摩时感觉有希望,只要他好好配合我们。”护工李大姐对前来探望的段中元说道。听到护工这样说,段中元放心了。

“经过检查,胡长江目前状况良好,只要配合治疗,恢复希望很大。”该中心王医生信心满满地说。

“未来还很美好呢,一定要加油。”分别时刻,段中元又拉着胡长江叮嘱道,并告诉他有什么困难或需要,要及时告诉中心的工作人员或与民政部门联系。

记者 周梦 文/图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