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健中医】医眼看《水浒》:为何要普及中医?

《水浒传》是四大文学名著之一,我们可以欣赏其中记述的历史故事,也能够从中管窥北宋时期我国医学发展之一斑,同时还能在不经意处收获很多传统医学的知识和典故。

书中故事自第九十四回“宁海军宋江吊孝 涌金门张顺归神”之后,便是一片愁云惨淡,梁山好汉接连折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为上皇乍感小疾,索取神医安道全回京,驾前委用”。

自此,神医安道全离开了军营,众好汉失去了医者,间接导致后面“徐宁中箭,箭中药毒,调治半月之上,金疮不愈身死。”“李立、汤隆、蔡福,各带重伤,医治不愈身死。”“林冲染患风病瘫了,杨雄发背疮而死,时迁又感搅肠沙而死。”

由此可知,医者的重要。同时,书中的这些情节也给我们了一个启示——医生再有本事,也不可能时时伴随我们左右,及时地帮到所有有病痛的人,对于每个普通人来讲,最好的大夫就是不要生病。

最好的大夫就是不要生病——这也是我们坚持普及中医知识的原因。

“治未病”是中医一直秉承的理念,也是无数中医人长久以来的追求。有人会说,西医做手术,治愈率多少多少,那是有数据的,中医为何不也拿出数据来比一比呢?但请仔细想想,中医巧妙在能“防病于未然”,其功效在疾病发生之前就出现了,这样疾病就不会发生,哪来的治愈率呢?

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名医叫扁鹊,他的医术非常高超。

魏文王曾经召见扁鹊,问他说:“你们家一共有三兄弟,三个人都擅长医术,那么你们三个人之中谁的医术最好呢?”

扁鹊回答说,“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个人中最差的一个。”

魏文王非常奇怪,便问道:“怎么这么说呢?现在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你神医扁鹊的名字,而你的两个哥哥却默默无闻,应该是你的医术最好才对呀?!”

扁鹊于是回答说:“我家大哥治病,多在病情还没有发生之前,那个时候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呢,但是大哥能够发现他即将要生病的苗头,用药铲除了病根儿!”

“二哥治病多在病情刚刚发生的时候,那个时候症状还不十分明显,病人也没有觉得痛苦,二哥就能药到病除!”

“而我治病呢,往往在病情十分严重的时候,这个时候疾病的症状已经十分明显了,病人也痛苦万分,这个时候,他们看到我在穴位、经脉上艾灸、施针或者放血,或者在伤患处敷上药草,以毒攻毒,或者直接切除患病的部位,让这些重病的人病情得到缓解或者治愈,因此觉得我的医术高超,我的名气在兄弟中也是最大的,但实际上,我是最迟发现病情的,医术远不及大哥和二哥呀!”

魏文王听后恍然大悟,世人多崇拜能起死回生的医者,殊不知让人压根儿不生病的医者才是最高明的呀,所谓“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正是这样!

我们之所以要普及中医,就是想要每个人都能在自己身体出现疾病之前及时发现,都能运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药材、食材及时进行调理,都能通过拔罐、艾灸等简单易操作的外治手法缓解痛苦,都能认识到自己身体上本就与生俱来的带着能缓解痛苦的“小药丸”——穴位!

这些中医知识是写给成年人看的,但也是要通过成年人的言传身教传授给下一代的,没有哪个父母会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健康平安的吧?

幼儿的脏腑娇嫩,身体抵抗力差,稍有不注意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什么办法能帮助孩子增强体质、减少疾病呢?

中医的穴位按摩和推拿技术可以帮你!

少年儿童处于身心的飞速成长期,又肩负着学习任务,脾胃不好、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成长膏方和日常药膳可以帮你!

职场中的年轻人工作压力大,容易焦虑失眠怎么办?

安神助眠的药茶和中草药熏香可以帮你!

只要你了解了基本的中医辨证知识,了解了身边的中医外治手法和药材、食材,随时都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康!

普及中医药知识,让中医文化在大众心中扎根,让良好的习惯伴随我们一生,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提升我们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这,就是我们一直坚持普及中医的原因!

(作者:书小言    责任编辑:杨华)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