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东城 | 在东城,文化生活“触手可及”

盛夏时节,史家胡同24号院里,北京首家胡同博物馆——史家胡同博物馆浓荫蔽日。

家住演乐胡同的居民孟斌荣是这里的“常客”,每每有朋友到访时,她也会带着他们来这里转一转,在130个微缩复原院落、“震惊闺”“虎撑子”等70多种胡同声音中,领略老北京独有的历史风貌。

在史家胡同文创社,为朋友制作一本盖有北京印记图章的小册子作为礼物,新颖、独特又蕴含着浓浓的文化韵味。

史家胡同文创社

距离史家胡同博物馆步行约8分钟的东四南大街122号,是中国书店灯市口店所在地。今年“世界阅读日”之际,店内一处由朝阳门街道内务社区与中国书店携手打造的共享阅读室正式揭牌,并向辖区居民免费开放。

共享阅读室

这处阅读空间约40余平方米,由放置老书的书柜隔开,木质的桌椅和悬挂的书法作品让整个空间别具风格。“经常来这里看书,还可以感受到空气中的老书香气,特别有氛围。”72岁的内务社区居民陈国鸿说。

同样充满文化气息的还有“网红打卡地”——朝阳门社区文化生活馆,因其位于内务部街27号,因此也被称为27院儿。年过七旬的居民杨凤英在这里拥有属于自己的“咖啡馆”,而缝纫组的学员薛秋彦则忙着每周来这里学习缝纫、编织技能,顺便将亲手制作的围脖、坐垫、鞋垫,作为礼物送给社区的志愿者。在27院儿内的10个独立空间内,戏剧、舞蹈、文学及讲座等系列活动,为社区居民乃至全城的文艺爱好者提供了分享交流、寓教于乐的空间和平台。

史家胡同博物馆、中国书店灯市口店、27院儿,如果在地图上标注出来,就会发现居民的生活圈和这些散落在大街小巷的公共文化空间密切重合。如今,在东城,越来越多的居民,正切身感受到文化生活环境的变化。

到家门口的美术馆“打卡”、骑共享单车去博物馆“看展”、约好友去剧场邂逅“老戏骨”、预约胡同口社区文化中心的“网红”活动……茶余饭后、遛弯消食的工夫,每公里能遇上3、4个社区文化活动室,1个博物馆,2、3处室外文化广场,至少3家对外开放的文体活动单位。再加上分布在大街小巷的剧场、图书馆、电影院,总有一处能让人放慢脚步,感受城市的文化气息。

让群众在家门口能看到文化,在一公里半径内能听到文化,在掌中指尖能触碰到文化,东城区借助各类公共文化形式,润物细无声般把文化的种子种进群众的心田。

东城区现有区级文化馆1家、区级图书馆1家,均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全区17个街道全部建有综合文化中心,总建筑面积4.1万平米,开放时长达到每周70小时以上的有10个,错时开放时长达到总开放时长三分之一的有13个,成了人们休闲放松的好去处;168个社区均配有社区文化活动室,总建筑面积超过4万平米。

东城区持续做好“文化东城”建设,经过努力,已形成区、街道、社区三级设施网络建设,初步构建覆盖均匀、便捷高效的“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目前,东城区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2.1平方米,位居北京市第一。

公共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地域文明程度的标志和象征。在新时代,居民对公共文化设施的空间品质也具有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关注公共文化空间的设计感和美学品位。东城区作为老城区,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上不断“花样翻新”。

位于左安门的北京外城东南角楼作为老北京的地标性建筑,其修复工程是东城区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东城区以“阅读+老北京文化传承”的全新理念,将角楼打造成从形式到内容都区别于传统样态的现代特色图书馆,一方面,以“阅读”与“传承老北京文化”相叠加的全新理念开发出了系列品牌活动。另一方面,通过优化空间功能布局,使其成为一个彰显北京特色,集阅读服务、文化展览、文化传播、文化交流等多功能、多业态于一体的高品质新型文化空间。

没有空间怎么办?东城区抓住空间腾退与城市更新的契机,活化利用闲置的建筑、小区边缘空间、地下室空间,破解了中心城区地域狭小等制约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瓶颈。

美后肆时、东苑戏楼、南阳·共享际、史家胡同博物馆、东四胡同博物馆、更读空间、缘庆书苑、东总布胡同图书馆等最具京味儿的公共文化空间,王府井书店、化工书店等公共阅读服务新阵地,一个个鲜活的文化场域空间已经深深嵌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场景。新型城市文化空间在东城遍地开花,为居民提供了高格调、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验。

距离居民最近的公共文化设施,建得好不好、功能强不强,直接影响居民的文化服务获得感。东城区对标更高标准,积极引入社会化运营,打破了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模式的千篇一律。

得益于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东城区各类公共文化服务特色彰显、百花齐放,不断焕发勃勃生机。作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东城区在这个过程中,围绕“有没有、够不够、好不好”三个层次,推动公共文化社会化服务的模式版本演进升级,形成了清晰的工作脉络和发展成果。

《东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全过程管理办法》政策发布会

2022年,东城区编制出台《东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全过程管理办法》,围绕“选—用—管—培”四个环节,形成以全过程管理为牵引的“1+6”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制度体系。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如何增强感染力,做到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既有营养又有味道?围绕“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建设,东城区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撬动多方资源,不断打造特色文化IP,推动文化的品牌效能。

作为区域文化旅游的一个精品品牌,“故宫以东”从内容端、产品端、活动端推广东城文旅资源,展现东城浓厚的文化底蕴;同样作为“文化东城”的一张亮丽名片,“大戏东望”品牌日益凸显,在原创剧目扶持、戏剧普及教育、戏剧人才集聚、戏剧市场培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东城区早在2016年就被中国图书馆学会评为第一批全国“书香城市”,书香世业的呈现、特色书店的打造,带给人们更多精神上的洗礼。

依托区、街道、社区三级网络,东城区形成了“一街一品,一社一特”的文化活动格局。在街道、社区策划推出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如建国门街道的“立春文化节”的选牛童、鞭打春牛、咬春仪式,东花市街道的“蟠桃宫庙会”上舞狮、杂技等传统文化表演,崇外街道的“花市元宵灯会”上民间花会舞狮、小车会、跑旱船等,均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特点。

最让居民感到惊喜的,是看到许多熟悉的“老邻居”变成了“草根民星”。东城区实施“群众文化引领工程”,实现了基层社区文艺团体特色化发展。持续开展“百姓周末大舞台”“群众文化展演季”等系列文化活动、“戏剧一帮一”等公益演出活动,让居民从公共文化服务的“受惠者”变为文化服务的“提供者,既促进了邻里关系,也提升了居民的文化素养和精神文明素质。

戏剧体验课(资料图)

以文化城,润物无声,在东城,文化发展实现精耕细作,公共文化品质逐步提高,文化服务半径与人们的生活圈有效协调,各类文化载体不断释放出丰厚的文化养分,深深滋养着城市的每一寸空间,浸润每个人的心灵。

在东城,文化生活变得“触手可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