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鲁迅设计“老虎尾巴”|微观鲁迅

1923年7月,鲁迅和周作人关系破裂后,搬出八道湾,迁居砖塔胡同六十一号。后又在李慎斋等人的帮助下,移居西三条胡同新屋,并在这里生活了两年零三个月。

李慎斋,名懿修,字慎斋,河北清苑人。1916年为教育部会计,1922年至1925年间为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办事员。李慎斋第一次出现在鲁迅日记中是1916年12月2日,这一天是鲁迅为庆祝母亲六十寿辰回绍兴省亲的前夜,李慎斋闻知鲁迅返乡省亲的消息后,专程前往鲁迅寓居的绍兴会馆送行,并送四盒蘑菇,鲁迅在当天的日记中记道:“李慎斋来,贻摩菇四合。”此后李慎斋是以陪同鲁迅看房的身份出现的,并协助鲁迅立契、翻修旧房,为鲁迅设计了书房,俗称“老虎尾巴”。

许广平在《欣慰的纪念》中说,西三条胡同是一所三开间四合院式的房子,“走进黑漆的大门,经过点缀着两三棵枣树之类的不很宽大的院子,朝南就是三开间,特别的却是当中的一间后面还紧接着像上海普通的亭子间大小的一间房子,那就是……‘先生的工作室老虎尾巴’”。人民文学1981年版《鲁迅全集》注释称,这一工作室,就是李慎斋为鲁迅设计的。曹聚仁也记载,“替鲁迅设计这一寓所,是他的教育部同事李先生,这老虎尾巴近乎画室,也是李先生所设计的。”李先生即是李慎斋。鲁迅曾向人介绍:“在房子的后面搭出一间平顶的灰棚,北京叫做老虎尾巴。这是房子中最便宜的一种。”

有关这个现代文学三十年历史上著名的书屋,和鲁迅同时期的作家如李霁野、孙伏园等都饶有兴味地描述过,综合起来是这样的:后墙全是玻璃窗,光线充足;窗外有一个小院落、一口井和几棵稀疏的小树。为了应付军阀统治的险恶环境,也为了工作不为安逸的活动所累,“老虎尾巴”中布置极简单:窗下是一张木板床,占去屋内四分之一的地方;右手是一张茶几,两张木椅,左手是先生著作的书桌。在这个李慎斋设计的“老虎尾巴”中,诞生了著名的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彷徨》的大部分作品,杂文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篇》以及《朝花夕拾》《坟》中的大部分作品,共计200多篇,无限光荣地见证了一段文学史。因陈西滢等骂他是学匪、土匪,鲁迅于是又称此屋为“绿林书屋”以示反击。

鲁迅对李慎斋协助他购买、翻修、设计房屋之事是心存感激的,是年8月,他从陕西西北大学作学术讲演返京后,第二天便拜访了李慎斋,“赠以长生果、枸杞子各一合,汴绸一匹,《颜勤礼碑》一分”。这次交往之后,李慎斋逐渐淡出了鲁迅的生活,他在鲁迅日记中,此后的一年时间中只出现了四次,也是最后的四次,其中三次为李慎斋替鲁迅领取俸银事:1924年8月14日,“晚李慎斋来,交所代领六月份奉泉六十五元。”9月13日,李慎斋派其子送鲁迅俸禄:“李若云为送李慎斋所代领奉泉百十五元来,若云名维庆,慎斋子。”对于这次送薪水,李维庆多年后有一篇回忆文章,他记述首:“每月代领薪水后,我父即送至他家,绝不隔日。一次,领薪后,我父病卧不起,次日即星期天,于是命我送至鲁迅家中。”1925年1月23日,“李慎斋来并交所代领奉泉百九十八元”。最后一次则是此年8月份鲁迅因支持女师大学生斗争被段祺瑞政府免去教育部佥事之职后,李慎斋前去道别——去向一个遭到当局免职的人道别,没有一定的勇气是难以成行的。

一个人可以有很多类型的朋友,如果说许寿裳是邀鲁迅品茗逛琉璃厂的朋友,孙伏园是约鲁迅办杂志写文章做大衫的朋友,钱玄同是与鲁迅探讨铁屋子的朋友,那么,相对于这些朋友的“形而上”,李慎斋无疑是那一个“形而下”的朋友,他在鲁迅困顿之际伸出援手,帮助鲁迅寻求安身立命之所,使其度过了砖塔胡同中的艰难时日,并在设计好名震文坛的“老虎尾巴”后,便悄然消失在鲁迅的生活乃至三十年现代文学的细节中。

(作者薛林荣 中国作协会员,业余从事鲁迅微观研究,致力于从日常视角探讨鲁迅的精神世界。

【编辑:汪宇瑾】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