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1400亿!合肥在这个领域真舍得花钱!

定增投资京东方,

无中生有“屏”添动力,一战成名;

专项基金投资蔚来,

抢占先机,问鼎造车新势力……

“每战必打、每打必赢”的产业投资,

让合肥笑傲江湖。


党的十八大以来,

合肥坚持用市场的逻辑谋事、

用资本的力量干事,

围绕“科创+产业+资本”三大支点,

发挥国有资本引领带动作用,

使“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同频共振,

灵活运用基金撬动社会资本,

打造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和“牵引绳”,

实现战新产业蓬勃发展

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双赢,

形成了国有资本引领战新产业发展的

合肥招数。


勇当产业发展“引领者”

“过去已去,蔚来已来。”曾经,这样一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蔚来汽车,现已跻身国内造车新势力领军企业。然而,3年前,蔚来汽车却因现金流短缺陷入困境,国有资本“无人问津”,社会资本“知难而退”。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可期。”基于这一战略眼光,2020年4月,合肥国资与蔚来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也曾在多个场合感慨,是合肥,将蔚来带出了“ICU”。

5月24日,江淮蔚来先进制造基地生产线上,工人正在忙碌。全媒体记者 张大岗 摄

投资蔚来是合肥国资推动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十年来,合肥国资始终牢记“国之大者”,紧跟国家发展战略,聚焦合肥“芯屏汽合”“急终生智”产业地标,主攻产业链核心环节和价值链高端环节,全链条布局、全要素配置、全方位推进,实现了国资长足发展。

抢抓产业“风口”,遵循产业规律,打造产业地标,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引领作用,“招大引强”培育龙头企业,快速稳定发展基本盘,这是合肥国资的运作范式。

在新蚌埠路与魏武路交口西南侧,一个占地745亩的新型显示产业“超级工厂”坐落在这里。

从2018年12月启动开工建设,到2020年12月点亮,再到产线投产后8个月就实现向客户批量交付产品,合肥维信诺刷新业内新产线达成量产速度。“相信随着项目的量产出货,必会产生聚合效应,促进现有显示产业集群上下游企业实现合作,带动更多产业链条相关企业落户合肥,积极提升中国在AMOLED领域的全球竞争力。”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孙海涛说。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外景。全媒体记者 郭如琦 摄

十年来,依据自身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阶段,合肥因地制宜找到了能发挥自己比较优势的赛道。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赛道”上,先后引入京东方、力晶科技、欧菲光、联想等龙头科技企业落户,将关键核心技术和先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合肥“无中生有”地打造出千亿级别的国家级新型平板显示和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取得了规模增加、产业集聚和技术突破的“三合一”成果。

数据显示,十年来,合肥国资累计向战新产业项目投入资金超过1400亿元,带动项目总投资超过4300亿元。


善当产业集群“布局者”

位于合肥高新区的合肥图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为金融机构提供数智化解决方案的科技型企业。其为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开发的自动化审核、自动化问询等核心监管系统助力北京证券交易所顺利开市,并首批通过了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合规认证。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W3C顾问委员会委员单位,图谱智能发起中国开放知识图谱联盟(OpenKG),参与制定知识图谱行业领域权威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推动知识图谱标准落地。今年7月,其与兴泰资本签订股权投资协议,成为我市国资投资的又一好项目。

自始至终,合肥的投资主要有“两向”,即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新兴产业。政府通过设立引导基金“以投带引”具有较强的政策意图,其目的不是高额投资回报,而是引导促进地方产业发展,通过引导基金招引优质产业项目,进而推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集聚、引导区域经济转型。

据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合肥以资本为纽带,吸引先进技术和人才团队,积极招引行业领先龙头企业。维信诺、启迪控股等龙头科技企业,京东方10.5代线、晶合12英寸晶圆、维信诺第6代柔性AMOLED、奕斯伟COF卷带、视涯硅基OLED、蔚来中国等一批重大战新产业项目先后在我市落地生根并成长壮大。

合肥视涯技术有限公司展示大厅里的展品。全媒体记者 何希斌 摄

同时,合肥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灵活运用基金这一投资利器,打造总规模超过1500亿元(实缴达880亿元)的国有基金“丛林”,建立起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产业基金体系,以“基金+产业”模式,投资上下游产业链的重点项目。

在新型平板显示领域,投资并引入彩虹、康宁、联宝、三利谱等企业,延伸覆盖上游原材料器件、中游面板模组和下游智能终端,实现“从沙子到整机”的完整产业链布局;在集成电路领域,聚集颀邦封测、通富微电、矽迈微电子、芯碁微装、恒烁半导体、联睿微电子等上下游企业,形成涵盖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及设备材料的全产业链条;在人工智能领域,围绕科大讯飞、华米科技等尖端企业,发起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中国声谷”获批成为首个国家级智能语音产业集聚区。

“一套‘组合拳’,实现合肥战新产业齐头并进、相得益彰、协同发展。”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说。

6月29日,彩虹(合肥)液晶玻璃有限公司车间生产忙。全媒体记者 李予 摄


“产投”涵养国资“蓄水池”

打开合肥战新产业发展时间轴,那些高光时刻至今让人铭记。近年来,合肥国资以经营性资产不到6000亿元的规模,带动战新产业上下游产业链总投资近5000亿元。2021年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63.54亿元、上交税费55.58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6.2倍、2.8倍。

一边是扶持战新产业发展,一边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二者如何兼顾?从撬动社会资本到建立利益共同体,再到明确退出通道,不论是宏观顶层设计,还是微观方案制定,合肥不仅为国有资本上了一把“安全锁”,更为资金运行提供了“蓄水池”。

彼时,合肥要做全国家电制造中心,“屏”是家电版图上的最后一块“拼图”。于是,合肥拿出百分百的诚意——举全市之力投资京东方建设液晶面板6代线。从此,“中国屏”实现“合肥造”。

无人机拍摄的京东方合肥第10.5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生产线。 全媒体记者 张大岗 摄

今时,合肥要在新能源汽车大势下抢占先机,于是,合肥递出“邀请函”,对蔚来进行战略投资。从那以后,蔚来满血复活,连续刷新多项纪录。

担当作为不是胆大妄为,必须基于科学的决策、严密的程序。以合肥投资蔚来汽车为例,“在决定帮助困境中的蔚来之前,合肥是‘四条战线’同步对蔚来开展考察。”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宏卓介绍。

“那段时间,我许多汽车产业内的朋友接到了来自合肥的各种各样的电话,基本上是把我们公司、包括我个人都调研了个底朝天。”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对于合肥在投资前所体现的专业性相当敬佩。

换句话说,合肥对蔚来的投入建立在对风险有充分研判基础上,再经过科学的决策程序,果断出手实施的。

江淮蔚来生产基地。李长龙 全媒体记者 张大岗 摄

在守护国资安全,防范化解投资风险上,市国资委树立“是产投,不是风投”理念,在资金来源上,创新融资工具,多渠道增加资金投入,多方式降低融资成本,改善资产负债结构,确保资金链安全。在合作机制上,建立利益共同体,与合作方签署抵押、担保、优先回购等核心条款,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在退出通道上,建立“公开转让、回购、定增装入上市公司、IPO上市等资本市场退出+获取收益+循环再投入”机制,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后续项目滚动投入提供保障。

也正是凭借细致的研究论证、顺畅的决策机制、健全的配套服务、有专业有担当的人才队伍、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合肥国资用强烈的政治担当、精准的战略眼光、科学的投资研判、专业的资本运作,成功运作了一个又一个战新产业项目。

历经多年的探索实践,合肥国资形成了“国资引领→项目落地→股权退出→循环发展”的产业投资运作模式。近年来,合肥国资从京东方、安世半导体等项目获得的退出收益超过300亿元,“蓄水池”规模进一步扩大。

“未来,我们会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深耕细作‘芯屏汽合’‘急终生智’优势产业,抢先布局‘量子技术’‘空天信息’等未来产业,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不断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说。


文字 | 全媒体记者 赵俊松

编发 | 全媒体编辑 吴青培  实习生  王代丽

出品 | “湖畔点经”融媒体工作室、“看合肥”融媒体工作室、“姗姗不迟到”融媒体工作室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