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融媒讯 “多亏了街道耐心地调解,以后咱的工资能按时发放了。”1月4日,临淄区稷下街道的李先生激动地说。
李先生是稷下街道某生活区的一名保安,这次找到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反映的是自己与11名同事工资被拖欠的问题。街道调解员赵华在详细了解情况后,发现是物业公司与保安公司因业务交接问题,导致工资拖欠。发现症结、细致工作,最终,拖欠的工资如数发到李先生和同事的手上。
稷下街道地处城乡结合部,辖33个村、7个城市社区,面积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12.5万人。这些年,作为临淄区推动城乡一体化、实现共同富裕的主阵地,稷下街道先后实施16个旧村改造项目,形成了街道人口数量多、旧村改造多、城建项目多的特点。
“众口难调。”稷下街道党工委书记崔文斌坦言,社会矛盾较为突出、群众诉求较为强烈、纠纷种类较为多元是街道面临的实际情况。关键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让矛盾纠纷按部就班解决,群众诉求切实合理解决。
在对多年来调解案件复盘回顾和多方征求群众意见的过程中,群众在矛盾调解过程中“进多扇门、办不好一件事”的问题浮出水面。
“当群众为了解决问题来回跑的时候,其实新问题也就产生了。”稷下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付建波介绍,为了让群众“进一扇门、办好一件事”,街道投入500余万元,建设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融合信访、纪检、民生热线、劳动仲裁、治安调解、司法调解、庭前调解等职能,打造了“七位一体”矛调机制,实现群众办事效率的显著提升。
如果将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比作一所大型“医院”,那么各个窗口部门就是各科诊室。群众来到社会综合服务中心,表达诉求后即被精准分流到各部门,实现“对症下药”。
“按照‘业务垂直领导、调处横向联通’的原则,推动7个机构开展工作,形成了矛盾纠纷摸排—受理接待—分流转办—调处化解—跟踪督办—评估反馈的大闭环运行机制。”付建波介绍,来到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分诊”也好,“会诊”也罢,不会无人受理、无人解决。
为确保中心高效运行,街道总结提炼了“和衷共稷”工作法,通过矛盾纠纷线索汇总分析会,提出调处意见;通过矛盾纠纷工单办理调度会,督导调处进度;探索“五老乡贤+专业化”治理模式,将一批专业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志愿者聚拢起来,建立一批调解特色品牌;完善辖区内智能门禁、人脸识别等管理资源,为矛盾调处提供一手资料……
2022年,街道成功调解467起纠纷,调解金额超200万元,调解成功率超98%;劳动调解受理案件329件,调解成功265件,成功率超80%。自“七位一体”矛调机制运行以来,街道矛盾纠纷调解平均时限由5日压减至2—3日,年均初信初访数较运行前下降约28.5%。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和’的基本原则,将反映诉求的群众当作自家的兄弟姐妹、孩子,认真聆听、细心化解,切实的安抚到访群众情绪。做到用制度调处矛盾,用温情解决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崔文斌表示。
临淄融媒记者 张伟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