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聚焦2023济南区县两会 | 今年济南莱芜区将新建高标准农田2万亩 推广水肥一体化1万亩

日期: 来源:闪电新闻收集编辑:闪电新闻

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5日讯 1月4日,济南市莱芜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莱芜区人民政府区长李光辉作政府工作报告。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年,莱芜区将聚焦乡村振兴,着力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

打造高质高效现代农业。以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强区为抓手,强化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非农化”、有效管控“非粮化”,新建高标准农田2万亩、推广水肥一体化1万亩。积极构建农业全产业链条,加强莱芜农高区与济南农高区联动对接,有效聚合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做大做强姜蒜优势产业,争创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品牌;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鲁中粮油储备中心、智慧农业特色小镇等项目建设,打造市级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2个;推进农产品品牌认证推广,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5个,形成一批特色农业品牌。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推进乡村建设,持续改善村容村貌,让农村成为令人向往的地方。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新建牛石线、龙工路等“四好农村路”200公里,加固病险塘坝12座,改造供水管网132个村,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以上。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全面启动大王庄、寨里、牛泉岩溶地质灾害区搬迁安置,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实施156个村生活污水治理,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实现农村危房应改尽改、农村改厕智能化后续管护全覆盖,修缮保护国家级传统村落10个,打造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6个,积极创建“姜蒜飘乡、数字杨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

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法,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让农民成为受人尊敬的职业。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快建设大王庄“和美姜山”衔接推进区;扎实做好东西部协作工作。做大做强镇域经济,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加大税源培植力度,壮大镇域财政实力。推行“一村一业、一村一策”,扎实做好农村“三变”改革,建立集体产权交易、土地流转经营权质押贷款等平台,推广“一社四部”发展模式,让小农户有机融入农业全产业链,促进农民与集体收入稳步增长。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深化农业技术推广,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闪电新闻记者 段嘉琪  报道

文章推荐

相关阅读

  • 济莱高铁已开通!这趟莱芜之旅不可错过!

  • 12月30日,备受瞩目的济莱高铁已正式通车运营了,此前,点对点通行济莱间高速公路的济南籍小客车也免收通行费。摄影:斩云剑高铁开通,高速免费,是时候来一场莱芜
  • 农村兴起产业升级:生态农业助推乡村振兴

  •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张宇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对传统农业进行产业形态升级改造,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农业、融合文化休旅等综合产业,形成具
  • 国家级生态农场公布,潍坊2家上榜!

  • 日前2022年度国家级生态农场公布名单我市两家榜上有名分别为潍坊郭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诸城常山永辉生态农业家庭农场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

聚合标签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 观文脉 | 鹤湖新居:写在大地上的骈文

  • 一个很美的名字。当初为它起这个名字的,一定是个饱读诗书的人。你看,从空中俯瞰,它就像一篇写在大地上的骈文,词藻华丽也好,朴素也罢,都能够从中读出古典的中

最新文章

  • 咳嗽久了会不会引发肺炎?专家解答

  •  昨天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医药医疗救治工作有关情况。我国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国家卫生健康
  • “蚂蚁搬家”背后的外贸燎原之力

  •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戚祥浩单笔数量少、品种多,几十甚至几百种产品才能凑成一个货柜。难以计数的小订单一点点积累,靠着这股“蚂蚁搬家”韧劲,“拼”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