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心学堂 开栏语】用心呵护生命,用爱延伸服务,塑心学堂专栏将定期推送心脏和急危重症相关的防治及养生保健科普知识,为您排忧解惑!
高血压是人群中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而心脏科门诊有一个奇怪的血压异常升高现象,有近五分之一患者都会说:主任,我来看您门诊,好紧张,外面护士测得血压好高,家里的血压控制很好的。让其休息10余分钟再复测,血压仍居高不下,这种血压反应,其实这也算是一种“病”,那是什么病呢?这可能是白大衣高血压,需要治疗吗?诊室和家庭监测血压到底看哪个呢?在此分享调控这个困扰大家的难题,希望能消除患者的误区,帮助大家更好掌握管控血压的方法。
白大衣高血压的渊源
1983年国外的医生首次描述了一位患者:在对患者进行动脉血压监测时,身穿白大衣的医生进入诊室内,即引起患者血压突然升高,在4分钟内达到最高值,平均血压升高值为27/14mmHg,此后10分钟内血压逐渐回降,这种短暂的升压作用成为白大衣效应或白大衣现象;随后经过10年临床观察,近43%白大衣现象的病人发展为高血压病。
白大衣高血压即临床医生发现部分患者仅在诊室内血压升高而诊室外血压正常的现象。
白大衣高血压的诊断
1.非同一时间至少2次以上诊室内所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2.白昼动态血压均值≤135/85mmHg和(或)24小时动态血压均值<130/80mmHg;
3.同时患者必须排除其他继发性高血压。
白大衣高血压原因
1.精神及交感神经兴奋:患者对医院环境和医务人员的应激,或对诊室形成条件反射,交感神经立即兴奋,血压升高;
2.性别因素:女性易发生,这与女性较男性更容易出现精神压力或情绪波动有关;
3.代谢因素:白大衣高血压患者多伴随糖、脂代谢紊乱;
4.饮酒因素:男性白大衣高血压患者发生率与乙醇(饮酒)摄入量有相关关系。
白大衣高血压与高血压患者同样程度发生心、脑、肾、眼部等靶器官的损害,那么如何进行白大衣高血压的防治呢?
1.患者自我管理:积极生活方式干预,限制盐的摄入,增加锻炼,减肥戒烟酒,通过节律的深呼吸使自己保持松弛状态等;
2.医学治疗:包括心理和药物疗法,严重患者可以心理健康门诊进行系统的精神放松疗法治疗,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调节,可降低交感神经系统活动水平;因此,药物治疗上首选是β受体阻滞药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片等,一般小剂量但需长期治疗;
3.血压监测的管理:家庭血压自测和记录,除了可识别白大衣高血压外,能更准确、更全面地反映一个人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血压水平,因此家庭血压监测对血压评估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家庭血压监测
根据《2019中国家庭血压监测指南》指示:正常人也应规律地进行家庭血压监测,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定期测量血压使那些“血压正常”者能及时发现血压升高,使高血压者能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1.诊断标准:家庭血压值一般低于诊室血压值,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135/85mmHg(对应于诊室血压的140/90mmHg)。
2.测量频率:家庭血压监测初始阶段,血压不稳定者或是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时建议每天早晨和晚上测量血压(每次测2~3遍,取平均值),连续测量7天,取后6天血压计算平均值。血压控制平稳者,可每周只测1天血压;长期药物治疗患者,建议监测服药前的血压状态,以评估药物疗效;最好在早上起床后,服降压药和早餐前、排尿后,固定时间自测坐位血压。
3.血压记录:用本子记录家庭自测两段血压数值是管理高血压最好的方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同病人的最佳降压范围存在差别,患者自己认为的血压达标值未必是获益最大的,数据记录给医生提供重要的依据。
张敏州教授温馨提示,一些关于白大衣高血压的误区:
误区一:使用药物后血压维持正常范围,诊室血压也不波动了,有些患者认为自己病好了,自行停药,患者需要知道维持血压正常是药物干预的结果。
误区二:患者过度关注血压的数值,应理性面对。初步确诊的患者,诊室血压反复升高,焦虑烦躁,这些情况都会使自身处于应激状态,血压值进一步恶化,此时患者要明白,家庭自测血压价值更大。
专家指导:
张敏州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国医大师陈可冀院士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广东省中医院名中医、胸痛中心医疗总监,广东省高校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药防治创新团队负责人,广州市心肌梗死中医药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症医学重点专科协作组总负责人,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副会长兼心脏介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在全国中医院中率先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成功救治104岁超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服用益气活血中药“通冠胶囊”,随访至110岁健康良好,创世界医学奇迹。主持制定并发布我国首部中文和英文版《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构建并推广“急性心肌梗死救心、治心、养心三位一体”新模式。
擅长: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动脉硬化、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脏康复和中医养心等。冠心病介入治疗和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等。
出诊时间 | 出诊地点 |
周二上午 | 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 西区五楼特需门诊 |
周四上午 | 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 西区三楼心脏门诊 |
本期作者:
廖鹏达
主治医师,医学硕士,现任职于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医院重症医学科。日本丰桥心脏中心及日本草津心脏中心访问学者,曾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进修;中国中西医结合第十届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国医大师陈可冀院士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成员;广东省胸痛中心协会会员。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共同作者第一发表SCI论文4篇,SCI收录会议摘要1篇。参与《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制订工作。
擅长: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病等重症心肺疾病的介入治疗及中西医结合防治。
出诊时间:周四上午(大德路总院研修楼8楼心肌梗死慢病管理中心13诊室)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重症医学科
执行编辑:吴远团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