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观察、红色故事会、古树“生命之网”、为古树写首诗……6月2日,在“六五”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大鹏自然课堂之“古树游学”主题活动走进土洋“红色村”,邀请20组家庭参与,在见证过华南抗战光辉历程的古树群落中,开启一场“绿美社区+红色故事”的亲子游学之旅。
作为大鹏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重点活动,大鹏自然课堂是大鹏新区综合办(文明办)打造的生态文明教育创意品牌项目。本次活动以“绿美大鹏 古树游学”为主题,由大鹏新区综合办(文明办)主办、大鹏新区博物馆与深圳晶报社协办。
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土洋村,是全国第三批“红色村”试点。其中,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也是广东省临时委员会(以下简称“省临委”)机关所在地旧址。1943年1月,中共广东省临委成立,并常驻土洋村。
在这红色旧址中,藏着多少棵有故事的古树?在自然观察环节,大家在自然讲师冯君萍的带领下开始“寻宝”。树龄约217年的假苹婆、笔管榕,一百多年的龙眼、樟树,朴树……大家发现,这里竟生长着13棵上百年的古树。
一棵古树就是一个小小生态圈,这里栖居着众多鸟类、昆虫等,有红耳鹎、毛毛虫、臭屁虫、蚂蚁,蜘蛛、附生植物石斛……接着,冯老师带着大家,在用物种卡片,牵起了一棵古树的“生命之网”,在游戏去了解物种之间的生命链接和生态平衡,培育生态保护的理念,守护美丽大鹏。
这片古树群曾见证过当年华南抗战的哪些英雄故事?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大家还参观“东纵”司令部旧址展馆,了解了东纵的历史故事;“小小讲解员”刘子榕还给小伙伴们,带来了东纵“红小鬼”的感人故事……
古树的生命故事,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参与活动的家庭,为古树写了一首诗。男孩李建成触摸着200余岁的“假苹婆”树,写下了“历尽沧桑数百年”的句子;女生王思婷创作了一首琅琅上口的《龙眼谣》;细心观察笔管榕的王嘉怡发出了“身上藏满事”的感叹;杨轩则写了《古樟树》打油诗:土洋一樟树,树干粗又壮,树叶爱心状,躯干像大伞,遮阳又遮雨……陈紫嫣小朋友的妈妈表示,活动让孩子更加接近、触摸大自然,这样的古树游学活动很有意思。
据了解,大鹏自然课堂已连续举办了7年,曾获评2020年第十七届深圳关爱行动“十佳创意项目”,2021年入选深圳自然教育优秀项目样板。2024年是“大鹏旅游高质量发展年”,大鹏自然课堂将与“绿美社区”生态建设等理念相结合,继续推出“游学大鹏”的新体验、新探索。
来源|晶报APP
记者:陈碧霞
通讯员:李小刚 王喆璐
编辑:陈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