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聚焦杨凌“双交会” | “西农模式”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日期: 来源:农业科技报收集编辑:农业科技报

3月7日,在第十六届杨凌“双交会”举办首日,“西农模式”成为会期热议话题,并与“农业科技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这一主题彼此呼应。该模式是基于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方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演变升级而来。

当天上午,在举行的“西农模式”助力产业振兴大会现场,与会专家认为,这一模式是在政府推动下,以大学为依托,以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吸纳企业、地方经济组织和农户参与的一种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目前,该模式已走出了一条发挥大学科技人才优势、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新路子,累计推广效益达2370亿元。

科技起笔,绘好“农业高质高效图”

服务国家“三农”发展是农业高校的重要使命。为探索农科教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农技推广新路径,支撑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2005年“西农模式”应运而生。

截至目前,该模式已在陕西、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18个省200余个市县政府、科技机构、农业企业合作。并与产业核心区生产一线协同建立了30个试验示范站、12个产业研究院、50个示范基地、200多个(示范园),涉及粮食、畜牧、果业、蔬菜以及特色产业30多个,成为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源”与“辐射源”。

专家团队在大棚调研。

期间,校企结合多学科专家团队,开展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实现学校专家与基层农技力量的有效对接、科研课题与农业生产问题的有效对接、技术推广服务与农民需求的有效对接,推动区域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校地共建的试验示范站(基地、示范园)70%以上在贫困县区,每年500余名专家常驻在农村,为当地产业扶贫提供全方位的决策咨询、规划指导、技术服务、人才培训,实现了科技服务与产区需求的有效对接。

创新运笔,绘好“乡村振兴活力图”

围绕榆林及陕西玉米产业发展技术需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榆林玉米试验站以提升玉米科技竞争力为目标,与地市农科院、农技部门和企业协作,进行玉米新品种培育、栽培技术集成、推广模式探索,为陕西乃至西北玉米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玉米首席专家薛吉全介绍,“一增三改一防”密植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列入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增密度提单产主推技术。该项技术2020—2023年期间,在陕西省累计推广2303.68万亩,增产13.40亿公斤。

薛吉全(左二)指导玉米“一增三改一防”密植高产高效技术生产。

试验示范站的建立为大学科教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平台,促进科学研究与生产问题的结合,增强科研创新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以小麦为例,培育出的“西农511“等系列优质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2亿亩,增产粮食40亿公斤,推动了黄淮麦区优质小麦产业的快速发展。

因农立命,为农担当。近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坚持教学、科研、推广、生产结合,围绕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大问题,探索形成了针对性强、适应不同地域农业特点、行之有效的多种科技推广形式。

产业落笔,绘好“农民增收致富图”

曾经贫穷的陕西眉县金渠镇第二坡村,450余户农民在“西农模式”加持下,将95%的土地种上猕猴桃。2018年,年收入10万元的家庭占到70%以上,人均猴桃收入1500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猴桃专业村。

白水苹果试验示范站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名专家与10名县农技骨干共同组成团队,校县联合实施了科技入户工程,重点集成和示推广了8项关键实用技术,带动自水县苹果从42万亩发展到现在的55万亩,产值从5.25亿元增加到100亿元以上,苹果收入占到全县农民人均收入的80%以上。

山阳核桃试验示范站有10名不同学科专家常驻工作,在核桃嫁接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嫁接成活率由10%提高到95%,带动农民高接改良核桃树近1000万株。引领带动商洛市核桃种植面积翻一番,产量翻二番,人均收入翻三番。

专家在安康北亚热带经济林果树试验示范站调研。

北亚热带果树试验站建在贫困县安康市汉滨区,当地农民可随到随学,通过技术引领使枇杷、柑橘等特色产业成为群众脱贫的“香饽饽”。该区清泉村402户1519人总收入1000万元,枇杷单项收入占50%以上枇杷真正成为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金蛋蛋”。

经过十余年的探索,“西农模式”日趋完善和成熟,未来,该模式必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努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目标,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展现担当。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耿苏强 实习生:张馨月


相关阅读

  • 鱼菜共生 循环高效 山西阳高探索渔业发展新路径

  • 近年来,阳高县积极探索“鱼菜共生”农业新模式,抓好渔业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鱼菜共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和生态养殖高效农业,逐步探索出一条渔业发展的新路子。该县依托罗文皂镇
  • 隐私浏览模式:保护哪些,又不保护哪些?

  • 隐私浏览听上去好像隐藏了你所有的浏览,保护了你的隐私数据,但这一名称是混淆视听的。神译局是 36 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 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
  • 略阳:春耕好时节 蔬菜种植忙

  •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随着天气的渐渐转暖,眼下已进入春季蔬菜育苗关键时期,略阳县农技中心负责人,带领县科技特派技术人员,深入徐家坪、金家河等镇村蔬菜基地指导春季蔬菜生产工作
  • 加强春耕备耕服务工作

  • 陈晨今春以来,低温、冰冻天气频繁,不可避免地对农作物的选种育种、土地整理等带来一定影响。在这种背景下,笔者认为涉农、科技部门要靠前服务、精准指导,并根据气候的变化及特点
  • 潍坊诸城:“昌城板栗”上省级名单!

  • 近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公示了2023年山东省第二批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名单,我市古板栗栽培系统成功入选。我市古板栗栽培系统是以昌城镇保存较完整的古板栗树群为核心区,形成的生产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十四冬”收获满满!龙江冰雪剑指亚冬逐梦未来

  • 66金58银52铜,连续十四届位列全国冬季运动会金牌榜和奖牌榜首位,这是龙江冰雪在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简称“十四冬”)上交出的优异答卷。闪耀的奖牌背后,既有对黑龙江省冰雪运
  • 广东邮政首个“雷锋驿站”揭牌

  • 校企合作,劳模领衔!3月5日是第61个全国“学雷锋纪念日”,当天,广东邮政首个“雷锋驿站”揭牌。该“雷锋驿站”由中国邮政顺德分公司与顺德龙江职业技术学院联手打造,广东省劳动
  • 巧用保全促调解,20万元当场给付

  • 看着验钞机一张张现金闪过,老刘和妻子悬着的心才一点点放下。等待近三年的赔偿金终于拿到手,这起因工伤致残的劳动争议纠纷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一场意外的受伤”2020年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