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吴天一:雪域高原上的生命守护者

日期: 来源:西藏主要新闻收集编辑:西藏主要新闻

【人才故事】

  光明日报记者 杨桐彤

  一本书,1840页,340万字,凝结着吴天一毕生的研究成果,也记录着他在青藏高原踏下的每个足迹——《高山医学》。


  1958年,还是热血青年的吴天一,满怀着建设祖国西北的雄心壮志,来到青海工作。接连目睹了身边许多高原建设者病倒甚至牺牲后,医学专业毕业的他,下定决心要攻克高原病。

  当时,国内高原医学研究是一片空白。为了掌握各种急慢性高原病,吴天一主持了一场覆盖10万人的调查。高原之大,250万平方公里;高原之高,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而且高原气候复杂多变,牧民的毡房更是相隔甚远,调查难度可想而知。

  “群体调查,一家也不能落!问题,可能就出在这一家。”吴天一坚定地说。克服头痛、呕吐等高原反应,他骑着马,带着仪器,在高寒地带四处奔波。吃着化不开的糌粑,喝着烧不开的水,睡在滴水成冰的帐篷里……历时10年,吴天一获取了大量珍贵的生理病理研究数据,开创性提出符合我国实际的高原病防治措施。

  通过数十年的系统调查与临床诊治,吴天一提出的慢性高山病量化诊断标准被作为国际标准,并命名为“青海标准”。

  2001年,青藏铁路破土动工,吴天一担负起了守护铁路建设者生命健康的重任。面对最严峻的缺氧问题,他带领团队在铁路沿线建起制氧站、高压氧舱站;为做好群防群治,他撰写科普手册,送到工人手中……在吴天一的指导下,整个青藏铁路修建期间,14万劳动大军无一例因急性高原病死亡。

  胡杨林黄了又绿,格桑花落了又开。在60余年高原医学研究生涯中,吴天一多次遭遇车祸,身上14处骨折,双眼在40多岁就罹患白内障,更在亲自试验高压氧舱中被击穿耳膜4次……“从事高原医学研究,就得准备好为科学献身!”吴天一说。

  2021年6月29日,吴天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佩戴上了代表党内最高荣誉的“七一勋章”。他说:“生命不止,研究不止。我们将继续站在世界屋脊,瞄准前沿,不断走出高原医学的中国创新之路。”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阅读

  • “雪域天路”守望者:一个选择走一生

  • 不久前,#八旬院士仍每天工作直到老伴没收电脑# 这则消息上了热搜,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原医学专家吴天一因热爱而选择,因责任而坚守的故事,感人至深。提起吴天一,很多人可能有些陌
  • 这个春节,洛阳故事实力“出圈”!

  • “漫步九洲池,数百盏灯组争奇斗艳,讲述着‘灯火里的中国’独有的浪漫。”1月24日,光明日报在头版位置刊发题为《洛阳花灯别样新》的文章,报道我市红红火火闹新春的热闹场景
  • 《光明日报》头版点赞山东

  • 1月26日出版的《光明日报》头版刊发文章《运河人家唱团圆》。文章提到,马堤吹腔是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腊月二十七,在白马湖“黄河大集”上,剧团先演了两场,算是暖暖戏,也
  • 过年 | 西陲第一哨 边防官兵踏雪巡逻界碑

  •   央视网消息:每年春节假期,都有很多行业的人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守护着千家万户节日里的平安喜乐。斯姆哈纳边防连位于祖国版图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素有“西陲第一哨”之称。这
  • 过年|西陲第一哨 边防官兵踏雪巡逻界碑

  •   央视网消息:每年春节假期,都有很多行业的人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守护着千家万户节日里的平安喜乐。斯姆哈纳边防连位于祖国版图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素有“西陲第一哨”之称。这
  • 高原野外过春节,年味别样浓

  • 文丨黄腾飞、张 希、刘明凯图丨王天闻、杨广超、龙方圆 (视频:罗小刚、王可)茫茫雪域,远离繁华。春节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驻训高原的77集团军某旅官兵在战位度过。在抓好节日战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吴天一:雪域高原上的生命守护者

  • 【人才故事】  光明日报记者 杨桐彤  一本书,1840页,340万字,凝结着吴天一毕生的研究成果,也记录着他在青藏高原踏下的每个足迹——《高山医学》。  1958年,还是热血青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