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拓展法家思想研究的多重进路

日期: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收集编辑:中国社会科学网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派。自战国秦汉以来,法家政治思想融入并参与中华政治文明的发展与建构,是认知中华政治文明基本面貌与历史特征不可忽视的思想来源。

  从历史进程中审视法家思想

  法家是诸子百家中专注于研究“国家治理”方式的学派,提倡以法制为治国之策的根基,率先提出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思想。源于先秦的法家思想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独特智慧。晋分三家,开启了“争于气力”的战国时代,涌现了诸多三晋法家人物。2月12日,由中国先秦史学会法家研究会、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共同举办的中国先秦史学会法家研究会第五届年会在山西临汾召开。与会学者聚焦“三晋法家与中华文明”主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考和新见解。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宫长为提出,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的视角来看,以三晋为代表的法家文化的兴起,突出表现为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转变,贵族政治向君主政治转变,经济上实施税亩制改革,政治上郡县制兴起,文化上由礼入法,集中体现开拓性、包容性和进取性品格。当前,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需要学界深入研究法家的形成理路及理论特征,追索法家与中华文明的内在关联。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图强,秦国在商鞅主持下推行的变法运动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叶自成看来,商鞅变法达到了其所处时代治道的高峰,其治道的灵魂在于因循变化、强国利民、求真务实、赏罚分明、创新图强,在农业、军队、官吏、司法、国家五个治理领域为秦国后来的发展留下了制度遗产。

  在此次会议上,以往法家研究的一些陈说旧论也得到了新的解读。比如,对于韩非子为代表的后期法家对术的强调,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白彤东认为,韩非子的术体现了《管子》中所讲的“周密”之术与荀子所讲的宣明之术的结合,可以成为独立于封建专制的中性的国家治理技术。不过,白彤东也表示,对绝对君主权威的维护与对获得多元和真实意见的期望,是否存在根本矛盾,这是《韩非子》没有讨论的重要问题。

  《左传》昭公六年(前536年)、二十九年有郑国子产“铸刑书”、 晋国赵鞅等“铸刑鼎”的记载。以往法制史学界的通说以为,这是有关公布法律(成文法) 的事件。2016年以来,日本秦汉法制史学者冨谷至多次提出质疑:铸在鼎内侧的法律条文是呈现给神灵,其性质是“誓约”,不能理解为 “法典”“成文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李力考证认为,这些不同观点激发我们重新审视、反思中国法制史学界的一些通说,并从再整理研读《左传》昭公六年、二十九年的记载入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从中华思想谱系中理解法家文化

  法家兴起时,正是诸子百家活跃的时代。法家学派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与其他学派思想不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在百家学说的互动中,汇入中国政治文明的脉络。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专诚注意到,荀子作为一位儒家教育家,却培养了著名的法家思想家韩非子和法家实践者李斯,荀子的儒家教育对这两名法家人物思想与实践的影响,值得进一步深入分析。

  以色列希伯来大学东亚系教授尤锐(Yuri Pines)从社会阶层的视角分析法家与儒家的关系。他认为,战国时代“士”阶层崛起,儒家代表的士人具有较高的独立人格和自豪意识,对政治秩序提出挑战。而士阶层中的法家则鼓励君主控制知识阶层的自豪意识甚至控制其话语自由。这种“反智论”的出现契合了当时的战国更需要农战之士而非“游食者”的情况。法家代表作《商君书》等也对知识阶层提出批评和“反智”主张,这些观点忽略了文人在战国时代对于加强国家软实力的作用。

  自从《史记》以“法家”“道家”“黄老”等概念对前代学术进行总结和区分,并将韩非子等法家学说“归本于黄老”之后,法家与黄老道家之间,便产生了旷日持久的思想纠葛。《史学月刊》编辑部编审徐莹以“刑德”为切入点展开分析。她注意到,《商君书》主张用“先刑后赏”的刑赏之术驱民于农战;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黄帝四经》主张因循天道的春生秋杀实行“先德后刑”的刑德并用之政。从二者的比较中可见,商韩的法家刑赏之术与《黄帝四经》《管子》中的黄老刑德是两种不同的政治思想。从刑德思想上看,“‘黄老’是温和的法家,而法家是激进的‘黄老’”的说法,并不恰当。

  在先秦秦汉思想史研究中,“道”与“法”关系的探讨较多,而“名”“法”关系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充分重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曹峰认为,从战国中晩期到汉代初期,“名”“法”并举的现象格外普遍,两者同样被视为现实政治中最高的、最为根本的因素,是统治者必不可少的两种统治手段。这一时期是追求绝对君权的政治体制成长完善之际,为专制君主服务的带有普遍性、绝对性意义的法则、标准系统,是由“名”“法”共同体现的,两者在机能上既有分工上的不同,可以相互补充,又有相互重合之处。

  诸子学是人们理解先秦诸家的思想框架,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任剑涛则认为,这是一个需要重新审视的进路。诸子学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诸家之学,而是有内在关联的思想互动机制。法家是诸子学中的重要一系。限定在诸子学的框架中,并不足以理解法家,需要在前诸子学的王官学体系中理解法家的缘起,也需要在秦汉的帝王学体系中揭示法家的走向,这样才能准确理解诸子学中的法家如何确定自己的思想定位与政治导向。

  从文明比较视野研究法家思想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基于自身历史境遇的政治道路,也共同构成了人类政治文明进程中的一部分,而文明比较的视野为研究法家思想提供了不同的解读进路。

  在文明早期,人类的认识似乎都要经历从玄妙抽象到感性具体的发展过程。中国先秦史学会法家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蒋重跃注意到,《老子》以“道”为最高存在,却未论及万物何以区分。而在韩非的思想中,从万事万物的“道”分化为作为各个事物根据的“理”。比较韩非与亚里士多德关于事物本质的观点,亚里士多德是在逻辑理性的基础上思考问题,而韩非则走在历史理性的道路上,这体现了中西思想在认识存在问题上既有某种相同性基础,又有着深层次的差异。

  中国先秦史学会法家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宋洪兵认为,中国法家与西方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学说都有政治现实主义特征,强调政治领域独立于道德领域,政治手段不受道德原则的约束和限制。通过中国法家与马基雅维利学说的比较研究,有助于理解政治现实主义排除道德主义的行为逻辑,理解法家在帝制中国以及马基雅维利在西方政治传统中的相似命运及其内在缘由,认识“马基雅维利困境”及“法家困境”,倡导“政治家”立场的政治现实主义向“学者”立场的政治现实主义转变。

  蒋重跃表示,当前,研究法家思想的选题范围呈明显拓展趋势。对思想史的研究既要重视思想性,也要重视材料的阅读能力。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 作者:张清俐 夏茜

相关阅读

  • 八旬退休教师22年致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 今年84周岁高龄的郭天助,退休后于2001年开始加入市关工委讲师团,便致力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经常深入到基层学校,为青少年作普法、道德及修养等主题教育宣讲。22年来,石狮九个镇
  • 凉山州森林消防支队召开教育准备会

  • 为深入总结梳理前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情况,剖析问题不足、查找短板弱项,认真部署2023年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确保支队全体消防救援人员以坚定的信仰、崇高的
  • 新征程上坚定不移改善服务作风

  • 2月16日上午,当地单位召开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第一时间传达贯彻市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暨警示教育大会精神,总结2022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
  • 兰山区发改局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主题实践活动

  • 为推进广大干部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实践活动增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引导干部职工崇德向善、见贤思齐,2月16日,区发改局组织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主题
  • 商州区人民政府召开2023年第一次全体会议

  • 2月16日下午,商州区人民政府召开2023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全省“三个年”活动动员会、市委五届三次全会、市政府全体会、区委十九届四次全会及市区两会精神,全面系统
  • 纪委指导进基层 守护廉政开好局

  • 为防止节后出现思想松、管理松、纪律松的现象,进一步转变员工工作态度和作风,近日,国网东阳市供电纪委带队深入巍山供电所指导开展廉政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中,该所首先学习了“关
  • 投身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锤炼自我革命鲜明品格

  •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来,举国上下迅速掀起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水文工程地质大队(简称水文四队)积极组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系列主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拓展法家思想研究的多重进路

  •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派。自战国秦汉以来,法家政治思想融入并参与中华政治文明的发展与建构,是认知中华政治文明基本面貌与历史特征不可忽视的思想来源。  
  • 春耕助农吹“廉”风

  • 目前,正值春耕备耕时节,为不误农时,保障春耕育苗用电需求。武汉江夏区供电公司积极引导、倡导用户节约用电、安全用电,强化监督,督促专业部门履职尽责,切实解决群众春耕生产
  • 好消息,5月16日起生效!

  • 近日,公安部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内地与澳门驾驶证互认换领协议,协议将自2023年5月16日起生效。根据签署的驾驶证互认换领协议,内地与澳门承认对方核发的有效驾驶证,一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