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中金岭南:以强产业解锁发展密码,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

日期: 来源:南方杂志收集编辑:南方杂志

蜿蜒的休闲小道、红色的工矿模型……漫步在韶关市仁化县董塘镇的凡口国家矿山公园,可以感受到工业风与自然野趣产生的奇妙碰撞。这是广晟控股集团所属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岭南”)近年来在韶关实施生态治理修复的一个缩影。

身处粤北山区的韶关作为广东“工业老将”,多种矿产资源禀赋居全省前列,有着“中国有色金属之乡”之称。如何实现矿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成为韶关发展绕不开的话题。

去年6月,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将“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取得新突破”纳入“1310”具体部署,为推动全省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绘就了蓝图。乘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的东风,韶关不断展现出新面貌。

作为以铅锌铜等有色金属生产为主业的省属国有控股企业,中金岭南在广晟控股集团的坚强领导下,积极推动自身投资布局与实施“百千万工程”有机衔接、深度融合,充分发挥行业龙头骨干作用和产业基础优势,在智能化建设、生态环保修复、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探新路、出新招、求实效,为韶关的工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智慧赋能 

 打造行业转型升级新标杆 

产业强则县域强。2023年11月6日,全省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在茂名召开,省委书记黄坤明强调,要大抓产业发展,突出特色发展着力培育县域优势产业,让县域高质量发展建立在强大的产业基础上。今年以来,“华南重工业基地”韶关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提出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做强做大优势产业。

地处广东北部,韶关土地面积在广东排第二位,但工业用地总量占比却极低,韶关的转型发展面临着生态门槛高、用地约束紧的难题和挑战。如何盘活低效工业用地?韶关市委持续探索“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的“双变”改革路径,牵引带动传统产业实现“二次创业”,把旧厂房和闲置土地改造为现代产业园区,选取中金岭南的“两厂一矿”,即韶关冶炼厂(以下简称“韶冶”)、丹霞冶炼厂(以下简称“丹冶”)、凡口铅锌矿(以下简称“凡口矿”)作为改革试点。在“双变”改革工作的支持下,无论是在日新月异的产业园区,还是在机器轰鸣的无人车间,中金岭南无不展现出全速奔跑的“热度”和“速度”。

丹霞冶炼厂锌熔铸智能化改造项目全线投入试运行。

据介绍,中金岭南目前已探明的铜铅锌等有色金属资源总量超千万吨,现已具备铅锌采选年产金属量约30万吨的生产能力,形成立足国内、走向世界的矿产资源格局。2023年,中金岭南在仁化县和浈江区两地工业产值112亿元,同比增长13.7%,交出了高质量成绩单,为韶关这座老工业城市带来了强大的产业支撑和经济效益。

中金岭南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在转型升级中激活老工业基地的县域发展动力,助力“百千万工程”稳步扎实推进?

在韶关仁化县澌溪河畔金狮岭下,矿石从地底被飞速提起,搭上黑色斗车通过一条条架空索道从半空运往选矿厂,这是中金岭南凡口矿智能化生产的日常。

目前,凡口矿的智能矿山建设迈入了“快车道”,本质安全、资源集约、绿色高效的智能矿山正在形成。据介绍,近年来凡口矿大力引进先进设备,五大安全监管体系、五大生产自动化系统、四大信息平台、三大智能开采系统等多项智能项目已陆续投入矿山使用,资源勘探、索道运矿、设备监测、分析矿样等操作流程都依靠“数字大脑”进行运作,实现了井下、地面机房无人值守,有力促进了“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向“智能化无人”的转变,释放劳动力近200人。

走进中金岭南丹冶智慧中心,科技感十足的智慧屏映入眼帘。一体化智能管控平台正飞速整合分析数据,进行智能化指导操作实现稳定高效生产。“工作人员只需动动手指敲击鼠标,大屏即可随时切出不同角落的监控画面,供配电系统运行情况、设备温度压力等数据、各道工艺流程等我们都能随时获取,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量。”丹冶党群工作部部长吴少群介绍。2023年,丹冶锗金属月产量突破2380公斤,全年达到19.68吨(历史新高),新增白银78吨、黄金45.91公斤及铟产品。

省委书记黄坤明、省长王伟中在韶关调研时,曾勉励企业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依托技术创新实现优化升级。智能化建设不仅是促进新厂区产生源源不断新动力的有效方式,也是老厂区保持年轻态的 “密码”。

借助新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已有58年历史的老厂区——韶冶“吐故纳新”,打赢了一场由“旧”变“新”的“翻身仗”。“厂区智能化建设保证了安全生产。”韶冶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以前,每道工序都必须有人在现场操作,存在安全风险,如今依靠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各道工序的操作可以全部远离现场,集中在一个地方对生产进行远程操作和远程监控监管,大幅改善了作业环境和劳动强度,部分岗位从‘没有人愿意去’转变为‘香饽饽’。”据介绍,通过智能化技术,韶冶不断进行产业升级转型,实现了产业链的补链和延伸。“从废料分离出来的废石会被提供给建筑材料厂,成为了建筑材料厂受欢迎的添加剂……在原料方面,我们还会收集城市矿产、氧化物料,通过新技术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氧化物料的堆存问题,为无废城市建设提供新路径。”韶冶党委专职副书记唐良卫介绍,接下来韶冶将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技术优势,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延伸,推进传统冶金向“无废冶金—环保技术—高端材料”转型。

稀散金属综合回收与高纯制备项目正在动工建设。

 生态修复 

 跑出绿色发展“加速度” 

在韶关仁化县,有着广东省首个在产矿山建成的国家级矿山公园——凡口国家矿山公园,内有矿山公园博物馆、机械设备展示区、科普影视厅、科普长廊、岩心库等主要景点,记载了凡口工矿的历史和发展进程。漫步于休闲步道,可以看到很多前来拍照打卡的游客,在一景一物中,凡口国家矿山公园显得十分惬意。

然而这里曾经是山体裸露、寸草不生的旧矿坑。

1958年,作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铅锌矿生产基地之一的凡口矿建矿。凡口矿地下涌水量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由于早年开采认知和技术有限,留下了一笔笔矿山生态环境的“欠账”——长期浅部抽排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发岩溶地面塌陷、尾矿搁置破坏水土环境、废石尾砂堆积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等。

发展为要,绿色先行。去年初,广东省委提出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指出要“开展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让山体重批绿装、重展绿颜”。旧矿坑如何披绿“重生”成为国家3A景区?

在广晟集团、中金岭南的大力支持下,凡口矿将“绿色”理念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按照统筹“地上地下”系统保护修复思路,采用尾矿库建生态湿地公园、地上建矿山公园、地下建帷幕坝截流治水的“三位一体”综合生态修复模式开展综合治理。“矿山每年都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目前已累计投入超1.4亿元。”凡口矿相关负责人表示。

凡口铅锌矿。

露天旧矿坑“绿”了,凡口矿探索出了一条可推广的矿山生态修复的新道路,先后获得“国家级绿色矿山”“广东省绿色矿山”“环保诚信绿牌单位”“生态广东建设公益单位”等一大批殊荣。2019年11月,“韶关市凡口铅锌矿矿山综合生态修复”项目入选“广东省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聚焦绿色发展,在韶关的两厂区,中金岭南还有哪些实招?

自2007年建厂以来,丹冶敢为人先引进世界上先进的锌氧压浸出绿色冶炼工艺技术和先进装备,再通过吸收、消化完成了技术国产化,开启了锌冶炼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旅,全面突破深度净化等行业先进工艺新难题,“我们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以国企之责任与担当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实现了对冶炼行业和民族工业的贡献。”丹冶专职党委副书记李良生表示。2017年,丹霞冶炼厂作为全国首批唯一一家铅锌企业,成功入选国家首批绿色制造体系(绿色工厂)示范名单。

“‘双变’改革试点工作成为韶冶厂转型升级高质量高效益绿色发展的新机遇。”唐良卫介绍,在烟气治理方面,韶冶采用多项技术改造,对所有收尘设施作业点位安装防扬尘逸散装置,对主要排放口安装在线监控设施,对环保设备设施加强巡检、保养和改造升级,形成“废气—处理系统—有价金属回收—制酸—达标排放”的内循环系统,确保产生的烟气达到省特排标准。“冶炼企业总给人以黑烟囱、高污染的印象,但其实韶冶厂自动化程度高、环保干净,车间环境就像没有生产一样。”

 定点帮扶 

 彰显国企使命担当 

乡村振兴是“百千万工程”中的重要一环。今年以来,广东全面吹响“百千万工程”奋进号角,广泛调动社会力量,深入实施“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在韶关浈江区十里亭镇,时常出现一群人的身影,他们走访挨家挨户与脱贫群众“拉家常”,回访生活生产情况,或者出现在田间地头,了解农业产业收成情况。自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开展以来,韶冶积极配合牵头单位韶关市委政法委组成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驻镇工作队”)进驻十里亭镇,立足十里亭镇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始终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一茬接着一茬干。2023年底,十里亭镇脱贫户人均年纯收入达21238元,达到广东省定标准2倍,脱贫户人均收入增幅名列浈江区前茅。

韶冶作为十里亭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成员,助力湾头村全面推进镇村同建同治同美。

瞄准帮扶地区突出短板、薄弱环节、民生需求,是驻镇工作队的工作重点。据介绍,十里亭镇存在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镇、村集体经济收入薄弱以及脱贫户、农户就近就业等问题。

产业是强镇兴村富民的“源头活水”。经过前期调研,驻镇工作队重点帮扶引进高端种、养殖产业,把产业项目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核心。在湾头村实施加州鲈鱼规模化养殖和精加工项目,集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流转鱼塘和土地400余亩,规划总产值达5亿元,被列为市、区重点项目之一。据介绍,该项目建设属政府、企业联合投资建设,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为当地产生丰厚效益,让劳动力需求逐步上升,极大方便了农户就近就业。

驻镇帮扶加州鲈鱼规模化养殖和精深加工项目——湾头基地首次投苗。

如何防止返贫,让群众一个“不掉队”?“授人以渔”是关键。韶冶发挥驻镇工作队党支部“联络员”作用,坚持“扶贫先扶智”,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让脱贫户通过积极主动学习技能本领实现奔康致富。

当地所需,企业所能。“‘百千万工程’对企业来说是一种社会责任,也是一种企业担当。”唐良卫表示,“心装老百姓,企业才能在地方生根。厂区周边就是农村,我们要把环保面做好,把自身发展协调好,做到融入社会、反哺社会,助力当地乡村振兴。”

从智慧建设、生态修复到产业帮扶,中金岭南不断探索破局之道,为广东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进“百千万工程”、基本实现城乡社会主义现代化注入金融发展新动能。中金岭南将持续发挥行业优势,践行责任担当,为韶关这片热土奉献“国企智慧”、提供“国企样板”。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南方+记者丨李晓霞

【供图】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责编】刘树强 莫群

【频道编辑】周丽娜 李卓华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刘龙飞 赵媚夏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相关阅读

  • 栖霞市应急局锚定发力点 筑牢矿山安全生产防线

  • 围绕“控风险、除隐患、治灾害、防事故”目标,栖霞市应急局从“学到位、管到位、防到位”三方面着手,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抓实抓细矿山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确保矿山安全生产形势
  • 广东多地飘起2024年第一场雪

  • 22日,韶关沙坪镇迎来2024年第一场雪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李程、欧阳志强,通讯员范湘慧、肖开英、赵星星、邱兆珍摄影报道:受本轮寒潮影响,1月22日,清远北部高寒山区局部以及韶关乐
  • 福山区应急局紧盯节前矿山安全生产

  • 福山区应急管理局始终把矿山企业安全监管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花大力气解决安全监管难题。近期,福山区应急管理局部署开展全区矿山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活动。检查前聘请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守牢安全底线 让每一个人过上温馨祥和的春节

  • 1月24日下午,泉州市委常委、晋江市委书记张文贤带队开展“走基层、送温暖”走访慰问活动暨检查春节文旅市场、安全生产、项目建设工作。张文贤先后走访慰问离休干部施性镜、
  • 2023年伊犁州外贸进出口总值位居全疆首位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 陈蔷薇报道)记者从伊宁海关获悉:2023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外贸进出口总值931.1亿元,同比增长59.4%,创年度历史新高,位居全疆首位。2023年,伊犁连续三个月月
  • 车辆侧翻,老人被困!警民联手,成功救援!

  • 1月23日上午,一辆三轮车在左转时,车身突然倾斜失控,重重摔倒在雪后余冰的道路上。此时,玉环市公安局楚门派出所辅警张更福、王祥云正好途径此地。他们马上靠边停车,上前开展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