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40余名全国重点新闻媒体走进青岛大学,感受“城市名片”的时代新章!

日期: 来源:海报新闻收集编辑: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记者 张明明 青岛报道

  10月26日,2023全国重点新闻媒体山东高校调研走进青岛大学,深入了解青岛大学特色办学经验,共同探讨新时代青岛大学的特色发展之路。

  青岛大学党委副书记肖江南用“历史久”“学科全”“规模大”“成长快”“贡献大”五个短语向媒体介绍了青岛大学的发展面貌,强调了青岛大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突出了特色办学经验和理念。他表示,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青岛大学将深刻认识高等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奋力开拓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随后,教务处、科技处、人文科技处等部门分别从学科建设、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地方发展等方面向媒体记者具体介绍了青岛大学融合创新发展历程,展现高质量发展、协同发展、特色发展的青大“路径”。

  座谈会后,媒体记者们与学院领导、教师代表就青岛大学就专业集群建设、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科研成果转化、典礼育人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下午,记者团走进青岛大学民间工艺美学馆、分析测试中心、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字医学与计算机辅助手术研究院等进行实地参观调研。

  为“民间工艺”注入“青春活力”

  “看到的是文化,呈现的是美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的是理想。”在青岛大学民间艺术博物馆,锦绣民间工艺博物馆负责人侍锦热情地为大家讲解了各类文物器具的历史与使用,展现了古人的生活智慧和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民间工艺美学馆及阅读手艺博物馆负责人侍锦表示:“我觉得传统文化教育最核心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暗示、引导作用。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沉浸性、耳濡目染的传播,让学生们深刻感受传统文化的美好所在。”

  建设海上“棉仓”,让研究上“货架”

  在生态纺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记者们纷纷走上前触碰一条人造血管,对于这种用纺织工艺制造的人造血管,大家表示既新奇又惊奇。“国家倡导研究需要研究什么?就是一个上书架,一个上货架。我们现在大血管做完了以后,现在还在做小血管,小血管全世界还没有丰富的一个产品。所以,我们中心虽然是一个省部共建的城市创新中心,但是某种意义上还是一个国家级平台。直接同企业合作,针对企业需求进行研发,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卡脖子’难题。”生态纺织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房宽峻介绍道。

  将“书本上的概念”,变成“看得见的成果”

  一进入数字医学与计算机辅助手术研究院,就见数字医学与计算机辅助手术研究院院长助理夏楠正通过手势向计算机辅助手术设备隔空传达指令,查看大屏幕中病人的器官病症。“我们做了大量的数字的规划,获取了许多器官样本并对其进行数字化,所以在数字器官的收集上,我们就可以基于大数据的研究,进行更精确的器官病症分类,在提高手术效率的同时,更精准地服务于个性化临床手术。”夏楠向媒体记者介绍道。目前,计算机辅助手术设备已在全国三百余家医院落地使用。

  在青岛大学,有这样一个地方,多年来帮助实现大量的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它就是产业技术研究中心的概念认证中心。青岛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概念认证中心是省立高校成立的第一家。“在这里,学校与政府、第三方企业共同成立‘资金池’,将学校老师的小项目成果用‘资金池’的前期资金使得其完成公示,再在政府、企业落地,成功概率大幅提升。”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谷正说道。

  据了解,此次活动由山东省教育厅指导,山东省互联网集团大众网·海报新闻主办。10月23日—27日,50余名中央及全国各省市重点新闻媒体将陆续走进山东高校,全方位开展实地调研,围绕院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科教融汇、协同育人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报道,感受齐鲁大地高校建设风采。


相关阅读

  • 骨科医学博士李志琳:让患者挺起生命脊梁

  • 日前,广元市中心医院骨二科主任李志琳博士采用单孔分体式脊柱内镜(OSE)新技术,成功帮助腰腿痛多年的曾先生解除了疼痛之苦。OSE微创手术的开展,不仅为该院脊柱外科增添了微创治疗
  • 暖心!多方助力19岁脑瘤女孩千里转运治疗

  • 有幸被爱,无畏山海!生活即使困难重重,却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小雨是一个积极乐观的小女孩,可刚迈入大学的校门,就被确诊颅咽管瘤,身体遭受沉重的打击,经历着人生
  • 91岁老人遭遇“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如何脱险?

  • 老年人的髋部骨折,常见股骨颈骨折和股骨转子间骨折。一旦发生这种骨折,如果不积极手术治疗,就需要长期卧床治疗,这时候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威胁老年人的生命,所以这种骨折又被称为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合创产业园“拿地即开工”

  • 10月26日,苏州工业园区首个拿地即开工的集体经济项目合创产业园正式开工。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吴宏出席开工仪式。合创产业园项目位于苏州独墅湖开放创新协同发展示
  • 草木披“金装” 候鸟舞翩跹

  • 10月23日,成群的灰鹤在艾比湖湿地栖息。秦桂连 摄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每年9月中旬至10月底,大量迁徙候鸟飞抵新疆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们时而高歌、时而飞舞
  • 古城首个!苏州这座天桥将迎来“电梯时代”!

  • “电梯建好以后上下桥可就太方便了!”今年62岁的吴阿姨笑着说道。今天(10月26日),记者来到姑苏区相门过街天桥,发现天桥南北两侧增设无障碍电梯工程已临近尾声,工人正在对电梯的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