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新春走基层 | 济南72岁大爷做糖瓜52年,糖瓜俩月预订20000斤

日期: 来源:爱济南客户端收集编辑:爱济南客户端


  “不黏牙,在嘴里就咔咔响了,口感和冰糖一样。”凌晨5点,在济南市莱芜区陈家楼村,“陈楼糖瓜”制作者陈佃起边炒糖边说。

  依照中国的传统,小年有祭灶吃糖瓜的习俗,又有“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的民谣。临近小年,糖瓜又涌上了街头。“陈楼糖瓜”作坊也开始忙碌起来,陈佃起的糖瓜俩月预订出了20000斤。接到订单,炒糖师傅从早忙到晚,每天工作20多个小时,几乎一刻不停。

  72岁老人做糖瓜52年,个个32孔、最大8斤重

  临近小年,济南市莱芜区陈家楼逐渐热闹起来,天还没亮,整个村子便笼罩在甜蜜的麦芽香气中。

  进入农历十月,天刚一转凉,陈楼糖瓜制作技艺传承人陈佃起便带领徒弟们开始着手制作糖瓜,从熬糖、晾糖再到拔糖塑形,陈楼糖瓜的制作工艺很复杂,师傅们相互配合,一丝不苟,“这是个工夫活儿,也是实打实的体力活儿、团队活儿”,陈佃起说。

  说起陈楼糖瓜,陈佃起打开了话匣子:陈楼糖瓜是陈氏先祖陈孟春所创,据说当年陈氏先祖从河北迁来时,就带来了糖瓜的制作手艺,经过代代相传,形成了独特的制作方式。“陈家楼,燕家庄,谁家没有个破糖筐!”这句流传已久的话,道出了陈家楼和附近几个村做糖瓜的历史。

  “我今年72岁,做糖瓜已经52年了,40年前陈家楼只有一家老糖坊,到了20世纪九十年代才分成了一个个小糖坊。”陈佃起的父亲是正宗陈楼糖瓜的传承人,陈佃起的手艺都是跟着大师傅和父亲一点点学来的。

  “我们做的糖瓜,个个32孔,最大的有8斤重。”陈佃起告诉记者,糖瓜虽小,但制作过程却很复杂,需要师傅没白没黑地在灶台前劳作。

  8个步骤24小时,糖瓜制作关键在手上功夫和火候

  制作糖瓜的季节性很强,只有年前的两个多月。这两个月,师傅们每天要凌晨一两点起床,做好准备工作,开始熬糖,每天熬两锅,一锅就要一个多小时。“制作糖瓜的第一步就是过浆,也就是熬米面水。”陈佃起说,光第一步就需要4个多小时。

  两百多斤的米面加入适量水盖上锅盖,小火熬制约4个小时,将米面中的糖分充分地熬制出来,紧接着师傅将大锅中的糖水用铁篮子一盆盆打到木制过滤架上,人工摇动木制过滤架让糖水通过过滤布流入下面的缸中,把剩下的渣滓转移到压力机以进行二次过滤。这样的过程重复几十次才能将几百斤的米面水全部过滤完毕。

  “接下来就是熬制糖浆了。”陈师傅说,熬制糖浆也是一个费时的步骤。将滤去渣滓的糖水重新倒进大锅里,小火熬制约两个小时,让水充分蒸发掉,熬制成黏稠的糖浆即可。接下来就是炒糖了,在炒糖之前师傅还要将白砂糖倒进大锅中,与熬至黏稠的糖浆混合在一起。

  之后的拔糖和成型工作也不轻松。将开始冷却的糖坯拿回室内,此时室内已充满了蒸汽,两米之外看不见人,室温达到30℃左右。几名工人一边用蒸汽吹,一边给糖坯上劲拔糖,为了成型快,还要用工业风扇不停地吹,人也自然要“沐浴”在人造寒流中。整个过程几个人分工协作,一点都不能乱,就像打仗,一直忙到中午才能给糖瓜粘完芝麻。

  “做糖瓜需要8个步骤大约24小时,拔糖最费力,塑型、成型、定型这些都需要手工完成,很考验手上功夫。”吃过午饭休息一两个小时后,师傅们又开始新一轮的工作,只能在等待麦芽和小米发酵的时间才能休息一会。就这样,每天周而复始,一干就是两个多月,熬糖的炉子从点着了就不曾熄灭。

  三代传承糖瓜工艺,已经招徒弟百余人

  陈佃起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楼糖瓜”的第三代传承人,他的爷爷和父亲都会做糖瓜,目前他还招收不少全国各地的学徒来学习,前前后后已经有百余人。

  “我们的糖瓜是小米或者玉米做的,不掺杂其他东西,小米一斤出7两多糖,玉米一斤出六两半糖,小米出糖多一些。”凭借多年制作糖瓜的经验,陈佃起聊起制作糖瓜的技巧,如数家珍。

  陈佃起的作坊里面,制作糖瓜的师傅有14个人,他们年龄从55岁到65岁不等,一天能做五六百斤糖瓜,两个月能做20000斤。

  “给俺准备好70个糖瓜,我明天一大早就来拿。”前来定制糖瓜的李女士说,前几天刚买了200多个糖瓜分散给亲戚,在城里打工的孩子刚来电话说再要70个给同事,她就赶紧来订上了,“每年我都会多备一些糖瓜,过了年走亲戚再拿上些,这里的糖瓜最正宗”。

  最近几年,陈家楼的村民将炒糖工艺由手工生产改成了机器生产,但陈佃起却依然坚持所有工序都用手工操作,坚守着陈楼糖瓜原有的味道。现在,陈佃起的糖瓜客户遍布全国,山东的客户占了60%。

  据民间传说,“东厨司命”灶王老爷端坐在各家各户的厨灶中间,看着人们怎样生活,如何行事,把好事坏事都详细记录下来,到腊月二十三转回天庭,向玉皇大帝禀报各家各户的善恶情况。所以,人们在腊月二十三这天都要祭灶,并把又黏又甜的糖瓜献给灶王,让他“上天言好事”。

  “一定要把这个手艺传下去,老人传给了我,我不传下去对不住老人。”陈佃起在灶台前,拿着又大又圆的金色糖瓜说......(新黄河记者:李焜染)


相关阅读

  • 朝花夕拾 | 小年的记忆

  • 小年的记忆◎冯天军  “二十三,祭灶官。”小年在农村是祭灶的日子。传说这天,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
  • 腊月二十三|小年纳福瑞 笑迎得意年

  •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还有7天我们就将迎来甲辰龙年在北方,人们称这一天为“小年”部分南方地区明天也将迎来小年尽管时间上有些许差异但小年一到年,就要来了火红的颜色渐渐回到了
  • 因醉酒导致在工作中伤亡,可以算工伤吗?

  • 罗师傅是一家建筑公司的砌筑工。2023年底,由于工程收尾出色,中午和几个同事一起上了馆子。罗师傅一高兴喝了不少酒。下午上工时候,罗师傅突感一阵晕眩,不慎从高处坠落……事后,其
  • 邹平:乘客突发疾病 幸亏他们出手相助

  •   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30日讯 1月28日下午,邹平201路公交驾驶员车积宝像往常一样从石店公交站发车开往邹平汽车站。到达王伍路口时,突然车厢内的一名乘客李先生大声呼喊着:“
  • 尾牙宴上,泉州滴滴司机齐唱《爱拼才会赢》

  • 早报讯(融媒体记者陈小芬 通讯员王林城 文/图)闽南风俗腊月十六举办尾牙宴,预示一年的结束和新春的先声。1月25日傍晚,滴滴货运泉州优鲜达司机服务中心举办“司机关爱行动——暖
  • 国网竹山供电:“电医生”送来“制氧机”

  • 通讯员 朱志润 “方师傅,我家里突然没电了,麻烦你快来帮我检查一下……”1月25日7时许,竹山县擂鼓镇寒风凛冽,国网湖北十堰竹山县供电公司擂鼓供电所网格员方明的手机响了。挂断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临淄区毛家村:村民乐享“保底收入+分红”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王子文1月26日上午,在临淄区齐陵街道毛家村分红大会上,70岁郑荣亭老人从村书记手中接过分的米、油时,心情十分激动。郑荣亭是村里的低收入农
  • 有奖征集谜语 开心过大年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耿雪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广大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喜庆、祥和的春节,即日起至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