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团城山公园 |
![]() |
市民参观黄石市第八届菊花展 |
![]() |
市城管委组织市民参与低碳出行志愿活动 |
![]() |
市民踊跃参加创文活动 |
![]() |
市城管委志愿者向市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
晨曦中,街巷干净整洁、井然有序,在如诗如画的风景里,人们迎来崭新的一天;暮色下,城市流光溢彩、灯火辉煌,漫步在如梦的美景中,人们陶醉于夜的安详。
干净卫生的路面、绿意盎然的景观、赏心悦目的城市亮化、整洁有序的摊位摆放、清爽规范的广告牌、清洁舒适的排水达标单元……如今,漫步黄石城区,不难发现,从主次干道到背街小巷,从核心商圈到社区角落,总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景象,城市的每个角落,都飘扬着幸福的音符。
一年来我市完成300家排水单元达标创建工作,划定停车泊位7900多个,建成公园游园及口袋公园18个……城以盛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也提出,要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从人居环境改善、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等群众身边的实事小事做起,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在市委、市政府的谋划推动下,市城管委作为全市城市管理工作的主力军、主战场、主担当,按照打造“五个城管”的要求,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以精细化治理焕发城市之美、以人性化尺度呈现城市温度、以共建共治共享凝聚治理合力,正以“绣花”功夫,让城市更有序、更宜居、更智慧、更精致,让市民生活更幸福。
聚民心 共谋共建宜居城市
“小区内道路破旧不堪,建议刷黑。”“老楼房外立面风化起皮,能否进行墙体粉刷?”“小区内规范停车需要进一步加强……”
不久前,一场别开生面的“板凳会”在黄石港区钟楼社区召开,参会的除了社区干部和包保社区的市城管委下沉党员以外,当天参会的“主角”是钟楼社区的居民们。将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相结合,发动群众决策共谋,这不但是发现群众需求的有力举措,也是汇集群众智慧的有益尝试。
群众意见收集后,一场场提升人居环境品质的行动,迅速在钟楼社区铺开——
解决路灯照明、环卫设施配备、社区清扫保洁、社区排水网管建设等一批实际困难;组织开展“严管重罚”行动和钟楼社区重点背街小巷排查整治;加强社区环卫保洁、共享单车管理、文明劝导和经常性志愿者服务;加强清理“牛皮癣”,制止占道经营,发现流浪犬及时上报,规范共享单车和电动车线内停放,及时清理空中垃圾以及花坛内垃圾……如今,钟楼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显著提升。
共谋“谋”在点子上、共建更是“建”在了群众的心坎里——
迎宾大道市交通局办公区,投资30余万元改造一新的排水达标单元内,雨污各畅其道,美好环境舒心悦目。
水环境问题在湖里,根子在岸上,关键在管网。去年以来,市城管委统筹协调推进全市排水单元达标创建工作,从市民生活污水“错接漏接”雨水管改起,发力城市地下雨水管、污水管网彻底分流“畅通”,最终实现净化湖泊。
为保证工作有序推进,市城管委对城区排水管网开展排查检测,排查出1340户小区及企事业单位中存在雨污混错接1024户,雨污混错接共计16227处,污水管网缺陷共计9335处。随即市城管委引进“排水单元达标创建”工作办法,优先选择排查成果成熟、人口密度较大的青山湖、花湖片区开展试点,全面推进我市排水单元达标创建工作。市市政公用局成立了排水单元达标创建专班,制定排水单元达标工作方案计划,计划利用3年时间完成市级管理范围内共计627家排水单元达标创建。
为此,市城管委编制了每年排水单元达标的任务年度工作计划,加强督办,明确对符合排水达标单元授牌要求的统一授牌,对不符合授牌条件的,根据意见继续督促整改完善,再行排水单元达标验收授牌。
自我市开展排水单元达标创建工作以来,目前我市已完成300家市管排水单元达标授牌任务。青山湖、花湖试点区域抽检单元平均出水COD浓度达到306mg/L,远超排水单元达标工作方案设定,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较往年有较大提升,城区污水收集率大幅提高!
“主意大家拿、办法大家想、事情大家做。”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每一处落笔处,都镌刻着共建者们建设美丽黄石的印记。
去年,市城管委还印发了《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市城管委领导班子累计走访各类服务对象93人次,收集问题96个,解决问题84件;普通党员干部下沉社区92次,收集问题73件,解决问题71件。同时市城管委连续39次坚持开展“一把手周末跑工地”行动,着力精准发现问题、精准制定措施、精准解决问题,累计协调解决实际问题98个!
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市城管委紧扣民生需求,梳理、汇总委系统“十四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94个,总投资152.28亿元。一年来,按照国家、省政策引导方向,市城管委还精心包装ABC类项目共36个,一大批民生保障、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等群众关注度和期望值高的工程,都将转化成“共同缔造”的项目成果。
畅民意 共管共评创文成果
在黄石,转角之间总能遇到美。
不久前,每月一度的“文明示范门店”评选活动在下陆区铜花南北路准时开展。活动由城管队员、保洁员、文明宣导队队员、志愿者组成评选组,评选组根据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责任牌上墙、无出店(占道)经营、门前卫生整洁、停车秩序良好、店招规范牢固整洁、立面无脏污等细则,对铜花南路和铜花北路商户分两组进行评比,各组第一名颁发“文明示范街示范门店”流动红旗,第二名颁发“文明示范街示范门店创建中”流动红旗。
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城市精细化管理,让黄石的“文明基因”不断激发,“共管共评”衍生的幸福细胞,正逐步融入城市肌理。
冬日暖阳,青山湖九曲桥段打鼓墩小岛上,辕门叠翠、水墨青山、鼓苑琼华、落霞余晖等景观节点组成的生态公园内,老人们正在晨练休闲,一派其乐融融的时光。谁曾想到,数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违法建筑林立的糟糕景象。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一年来,市城管委加大拆违力度,印发了《黄石市2022年违法建设专项治理方案》,结合旧改工作,确立了“先拆违后旧改,违建清零”工作原则;为营造氛围,开展拆违直播活动12期,线上观看人数达到66万人;大力开展违建管控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排查,排查整治违建房屋安全隐患113处;为强力推进,共下达督办通知30个,制发拆违快讯、通报33期……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拆除违法建筑2600余处,拆除面积16.7万平方米,超额完成2022年违建拆除目标任务。
将市民需求和城市进步一体推进,“共管共评”已经成为黄石城市管理和服务的重要标尺。
城市之美,在于精致;城市管理,在于精细。去年来,市城管委按照共管共评思路,修订了《黄石市城区城市管理工作检查考评办法》,印发了《2022年黄石市城市管理工作检查考评方案》,组织完成去年1—9月份城区城市管理检查考核与第三季度重点工作督查,对大冶市、阳新县、新港(物流)工业园区开展了3次暗访体检,健全完善区级对街道、街道对社区逐级考评机制,推动建立环卫工人、城管队员绩效考核制度。印发了《城管系统2022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施方案》《城管系统创文工作机构组成及责任分工方案》等30多份文件,以“提质、补短、保长效”为重点,在“常”和“细”上下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市容环境整治成果实现扩面提质。
对考核排名第一、二位的城区给予专项奖励;对47个网格进行排名,排名前8名的执法管理队员、环卫保洁人员落实个人奖励,并对排名后8位的街办予以通报;同步开展门前三包评比……去年,市城管委出台了《黄石市“打造最干净城市”检查考核办法》,兑现前三季度综合考评资金;将全市商业大街、主次干道以及农贸市场、校园周边等重点区域划分47个网格,把网格内的市容秩序管理、清扫保洁、生活垃圾收运等具体城市管理工作进行责任分解、落实到人;将黄石港区武汉路商业大街等5条道路作为示范路,开展门前三包示范创建工作,并以点带面,在全市16条路段全面提升“门前三包”管理和城市治理水平。
人民城市人民管!共管,管出了城市的优雅精致;共评,评出的是城市的品质提升。
惠民生 共享幸福美好家园
多头菊、本菊、七彩菊……200多个品种、数十万盆菊花争奇斗艳。去年10月,由市城管委联合各城区政府共同主办的黄石市第八届菊花展在团城山公园隆重开幕,造型各异的菊花造型、鬼斧神工的菊花小品与2.5公里滨水樱花带相映成趣,吸引了大批市民游览参观。
有温度的务实举措、暖民心的切实行动,这一切的落脚点,都是不断提高幸福黄石的成色,让全体市民共享高品质宜居生活。
在铁山光明里历史街区,12栋历史建筑改造翻新,修旧如旧的街区里,新建起了全市首座垃圾分类爱心驿站和科普体验馆,垃圾分类“定时定点集中投放”新模式在这里率先启动;同时,推进街区闭环管理,将城市管理融入社区治理,构建起居民自治和社区共治的管理模式,让街区管理水平更加精细精致……
改变的,不仅仅是光明里历史街区这一处,去年底,市城管委传来消息,我市2021年申报的“磁湖商贸生态休闲街区”“中华诗词·欧式花园街区”“美丽铁城·生态街区”等3个省级“美丽街区”顺利通过省级验收!2022年,市城管委再次启动黄石市年度“美丽街区”创建工作,目前城区新一轮申报的“胜阳港商圈”“初心石榴·花开满园街区”“宜居铁城·生态街区”3个省级“美丽街区”创建工作,又在紧锣密鼓地持续推进中。
以前是杂乱无章的菜地,现在是干净整洁的休闲娱乐小游园,西塞山区太子湾路的新生蝶变,是我市推进背街小巷整治工作的一个缩影。去年,市城管委制定《“整治街巷净环境”工作方案》,一大批背街小巷旧貌换新颜。
改造一新的人民广场地下停车库,如今已陆陆续续有车辆进出。该项目位于人民广场东南角,地下总面积4600平方米。为进一步缓解“停车难”问题,我市总计投资400万元,将人民广场人防工程升级改建为地下停车场,新增121个停车泊位。“以前我们在桂林南路地面停车位停车,这段时间桂林南路施工,我们停车全靠‘打游击’碰运气,随着人民广场地下停车库的建成,解了附近居民‘停车难’的后顾之忧。”市民曹禹晋高兴地说。
城市之治,千头万绪,唯一不变的,是让市民贴切感受城市治理温度的鲜活实践,共享宜居宜业的幸福生活——
这一年,我市全面实施“一路一策”精细化作业管理,洒水车、绿化车、洗扫车“三车联动”,将市容保洁由“扫城”向“洗城”转变;
这一年,我市开展城镇燃气安全整治“百日行动”,商户入户安检率100%,累计排查整改隐患3900处,黄石燃气安全屏障进一步筑牢;
这一年,我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市城管委制定47处积水点“一点一策”改造计划,完成646.48公里排水管网疏通清淤工作,城市防汛排渍能力全面提升;
这一年,我市持续开展城市道桥涵隧和地下综合管廊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排查城市道路总长467公里、桥梁171座、隧道6座和地下综合管廊9.99公里,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进一步加强;
这一年,市城管委对13个行政审批事项压减审批时限;将市政、园林方面10个审批事项全部纳入工程建设项目综合窗口统一管理,全年累计办结行政审批服务175件,城管系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这一年,我市充分整合闲置空地资源、改造重点区域,运用电子围栏技术,规范共享单车运行,完成停车泊位规范施划新增7900多个,新增21个智慧停车停车场,超额完成工作目标;
这一年,我市启动武鄂黄黄长江滨江绿带黄石段建设,贯通沿长江江滩绿道,新建城市公园口袋公园18个,新增滨江绿地面积50万平方米,园林城市绿意盎然……
城市管理,日日常新。既需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也需微观层面的精雕细琢。新时代、新征程,黄石城管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提出的“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要求,狠下“绣花功夫”,全力打造“精细、责任、文明、智慧、创新”城管,让精细化管理带来的城市新变,成为市民可感、可知、可触摸的幸福生活!
记者 廖巍巍 通讯员 王群华 曹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