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元故事特辑·散文|想象中的伶仃洋

日期: 来源:晶报收集编辑:晶报

■王国华

下午风才起,越刮越大,越刮越大。早早的,天就暗下来。天地相交之处,涌出一个一个浪头,越跑越快,明明是上坡,却仿佛是下坡,仿佛拥有加速度。

起始是一个小圆点。渐渐地,变成几十米宽,几百米宽,再拓为几公里,几十公里,上百公里……浪头的两端好像安着抽拉器,跑得越快,两边外抽的幅度越大。

越来越厚。好似滚雪球,由薄薄的一小片,迅速滚成联排的装甲车,整齐地、坚不可摧地朝前推动。越来越高,需仰头才见。浪上还有浪,不知顶端在哪里,更无法用具体的尺、米、丈来表述。

海浪似带着表情,上接天,下连地,墙一般,远远的,走到中间便绷不住了,轰然倒塌。前面的刚刚打散,后面的墙又跟上,继续向此岸滚来。一个接一个,一个接一个,前仆后继。

伴随着这滔天巨浪的,是风声。远处的如架子鼓,近处的如乱吉他,再近处的,如歌手的清唱。他抻着脖子,仰头向天,那声音从脚跟发起,在丹田助跑,由喉咙里一跃而出,清越、嘈杂、沉闷、凶狠。这些声音各自独立又乱七八糟地混在一起。仔细听,似乎可以辨清这个和那个;恍惚地听,它也恍惚起来。

如果没有这些声音,巨浪再大再膨胀,也像默片一样形成不了压力。如今风和浪结合在一起,你架着我,我踩着你,跟头把式地滚作一团。它们脱离地面,冲向天空,再从天空砸下来,毫不计后果,巨兽一样,在有限的空间里上蹿下跳。

海浪只是浮于水面的表象,整个大海都掀动起来。鲸鱼、鲨鱼、带鱼、大鱼小鱼、虾米、海龟,全都惊慌失措,竭力向海底钻,避开跟海浪的共振。它们仰着头,不知上面发生了什么,偶尔交头接耳,藉以消解紧张。胆小的继续下沉,直至呼吸困难。明明常年生活在水下五六米处,下沉至水下二十米、三十米,就相当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在那完全陌生的领域,它们身体发抖,严重不适,而来自上面的动荡追击着它们,不得不继续下沉。偶尔有一只(条)上不来气,痛苦不堪,拼命上浮,结果被浪头裹挟着喷出海面几十米高。那一两个小鱼小龟像一颗米粒,在空中一闪,不知落到哪里去了。这个彻底晕眩的家伙,即使侥幸苏醒过来,也再找不到原来的族群,只能在广阔的海上孤独终老。

一直到傍晚,风声、激浪拍打声、偶尔其他莫名其妙的声音中,忽然出现了一条船。是的,那是一条船。在浪尖上晃荡,跌落,跃出,再消失。它比那些鱼虾要大一些,但完全没有自主性,浪和风催它、摇它、砸它、掀它,它一直没有翻过去,桅杆居然也没有折断。暴雨像鞭子一样,啪啪抽打着,惊雷追赶着闪电,一闪,照出船头站着一个人,再一闪,照出了他的身形,古装、方巾、清癯愁苦的面容。巨大的浪打在他身上,衣服没湿;那么大的风,他站得很稳。他和船黏在了一起,沉沉浮浮,仿佛是神。他内心的坚定,让这宇宙间的巨大震怒都动他不得。

这片水是伶仃洋。那个人是文天祥。

自然,这是我想象中的文天祥和伶仃洋。该画面在我脑子里出现过无数次,每次都增加一些细节。

而我就住在距离伶仃洋仅三公里的地方,一家人经常开车到海边散步。所见所闻,与我的想象大不相同。那里树木成林,美丽异木棉粉红俏丽,紫荆花散发着阵阵暗香,平整的道路两旁,成片的鬼针草上,小白花们轻轻颤动。靠近碧蓝的水面,波澜不兴。海水的荡漾,只是意思意思而已。小孩子们互相追逐着,发出阵阵尖叫。手指肚大小的螃蟹在石缝中矫捷地跑来跑去。一只白鹭在人们的头顶盘旋,然后落在海水中的桐花木上。

但我确信自己的想象一定真实存在过(且排除台风天)。古今殊异,农耕社会的山海江河林,都比现在阔大得多。那时的人是渺小的。人越渺小,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就越自由和张扬。山更峻峭,江更奔腾,天更高远。曾经,我一个人在沙漠边缘行走,风声呼啸,绝无束缚感,扬起的沙子在空中聚成一团,打到脸上生疼。一群人出现,和我会合之后,风倏忽弱下去,仿佛歌手刚刚放开喉咙,见到陌生人,害羞起来,轻飘飘地绕过去了。它们不愿意和人打交道。

比南宋更早的时代,已有人在岭南定居。唐时柳宗元被发配至柳州,用一首诗来描述此地所见: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大荒两字,即可概括我上面的所有想象。

人与自然,注定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人也是一个气场。人驾扁舟时,伶仃洋的波浪翻滚着,狂放不羁。人群密集,形成无形的威压,河流舒缓了,万物消沉,无言,如同顺民遇到独裁者。而如今,在我居住的地方,数不胜数的人正蚂蚁一样涌来。虽然不断有人离开,到来的人却以数倍计。伶仃洋畔盖起高楼,升起炊烟,人声喧嚣。巨浪退却了,它们不会和人纠缠的。当年海天翻覆的样子,我再怎么勾勒都无法复原。

可这个场景还时时出现在我的眼前,抹都抹不掉。我曾经试图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连接点,后来发现,根本没有。宇宙的逻辑,肯定不屑于我微弱的探寻。今天我宁愿将其永远割裂开来。巨浪的归巨浪,繁花的归繁花。这样,在我的生活中就有了撼动与躺平两个方向和选择。此为真理的两极,各安其位,互不干扰。它们还比赛着成长呢。

我内心里最欢喜的,自然是前者。后者多人拥有,而前者,只属于我一个人。

我是伶仃洋极少的知音之一。

▲王国华:“城愁”散文的倡导者和书写者。曾获第五届广东省有为文学奖散文金奖、第八届冰心散文奖、第八届深圳青年文学奖、第六届深圳十大佳著奖。已出版《街巷志:一朵云来》《街巷志:深圳体温》等二十余部作品。

(本期元故事特辑内容与《明月湾区》2023年2月号同步刊载)

版权声明:

本专栏刊载的所有内容,版权或许可使用权均属晶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复制或改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需转载或使用,请联系晶报官方微信公号(jingbaosz)获得授权。

来源 │ 晶报APP

编辑:陈章伟


相关阅读

  • 元故事特辑·诗歌|观看深圳河的N种方式

  • 一面镜子、一块剥落的礁石在海里游动、飘逸的大地书法等,诗人以不同意象写成组诗,向读者展现自己心目中的深圳河。■谢湘南一我是长在河岸的一棵木棉深圳河对于我就是一面镜子
  • 57岁,开始画画

  • 爱琴今年61岁了,她年轻时很辛劳。作为温州人的她,结婚后和丈夫办鞋厂,后来又办过电脑绣花厂,直到退休。而现在大家认识她,是以画者的身份,以下是她的自述。
    在温州,制鞋厂的故事八
  • 新学期,威海世昌中学这样开启校园新生活

  •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伴随着悦耳的音乐声,全校师生迎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共同唱响《我和我的祖国》。  2月7日,威海世昌中学举
  • 儿子当兵12年,兵妈攒下一沓车票

  • 明月出关山,苍茫云海间。这里是西陆夜读“关山月”。
    军人王东刚从军以来,母亲几乎每年都会来队看他。10多年来,王东刚见证着母亲积攒的一沓沓车票,也感受着这些车票诉说的无言
  • 元宵节,克拉玛依颂诗诵响深圳

  • 2月5日元宵节,全国首场元宇宙诗会2023第九届中国诗歌春晚在深圳隆重开幕。  晚会上,诗人、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白凌朗诵了全国十佳新锐诗人、深圳市虚拟现实产业联合
  • 罗定市中小学今日正式开学

  • 告别热闹的元宵节,新学期踏春而来,2月6日,罗定市中小学迎来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天。罗城中心小学校本部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同学们有序地在校门口设置的展板上写下了新学期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元故事特辑·散文|想象中的伶仃洋

  • ■王国华下午风才起,越刮越大,越刮越大。早早的,天就暗下来。天地相交之处,涌出一个一个浪头,越跑越快,明明是上坡,却仿佛是下坡,仿佛拥有加速度。起始是一个小圆点。渐渐地,变成几十
  • 文莱举办世界抗癌日运动接力活动

  • 2023年2月4日是第24个世界癌症日。作为国际抗癌联盟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起的肿瘤防治公益活动,世界癌症日旨在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和参与肿瘤防治事业。今年世界癌症日
  • 有一种美丽,叫菏泽湿地

  • 碧水蓝天,蒹葭苍苍,百鸟翔集。  2月1日,山东省菏泽市林业局在曹县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举行2023年世界湿地日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
  • 河南博爱:春耕春灌正当时 供电服务在田间

  •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杨继盈 通讯员 程刚/文图2月7日,在博爱县孝敬镇东界沟村田间地头,本村农户杨丽娟承包的蔬菜大棚和麦地间隔着一条乡间小路,连日来,和她一起来回奔波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