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乡村振兴】楼房养猪:实现环保与经济效益双赢

日期: 来源:船山融媒收集编辑:船山融媒

楼房养殖模式,它巧妙融合智能科技,不仅极大提升了土地利用率,降低了养殖成本,还有利于动物疫病防治和消毒工作开展,确保生猪的健康成长,并实现了环保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遂宁市南大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位于仁里镇卧龙庵村的南大立体生猪养殖场。

在仁里镇卧龙庵村,一栋白色的8层高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南大立体生猪养殖场。目前,养殖场所有配套的生猪生产设备已经在正常运转中,这栋楼在6月26日迎来了第一批“住户”——1200头后备母猪。

多层楼房养猪模式,能充分挖掘土地潜力,解决养殖量与土地资源的矛盾。同时,楼房养猪并不只是简单的平层猪舍向上叠加,而是需要更高昂的建设费用,对于生物安全防控、生猪养殖技术和粪污资源化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遂宁市南大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杜兵告诉记者,公司在猪舍应用了智能数字农业设备,实行智能数字化管理,大大节约了土地和人工。

据了解,该养殖场占地面积40亩,投资1.5亿元,养殖大楼及附属设施近5万余平方米。养殖大楼1至5层为生长育肥圈,每层楼有10个育肥舍,每间育肥舍可养殖300头育肥猪;6至8层是种猪与仔猪的专属区域,每层楼分别设置“妊娠”“分娩”“保育”圈舍,在智能系统操控下,每层楼都能做到精准控温和投喂,保障生猪的健康和快速生长,进而实现年出栏生猪可达6万头以上。 

“我们在防疫管理上实行外防输入、内防交叉,进行人员分区式管理模式。场外实行3次洗消,人员经检测合格后才能进场。”杜兵说。

该养殖场还配套了粪污处理设施,通过对粪污科学化利用,不仅确保养殖场内环境干净整洁,又实现了绿色农业循环发展。

“在环境保护上,养殖场实行雨污分流、干湿分离,圈舍内安装有废气、废物超标报警系统,可以自动通风换气、自动收刮粪液,经固液分离发酵30天后,通过管网和沼液运输车,输送至种植基地进行种粮循环利用。”杜兵告诉记者。

近年来,船山区先后建成桂花齐全、仁里南大2个智能立体猪场,现有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1家,省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15家,规模化养殖水平达到85%以上。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船山出栏生猪近29万头,存栏生猪约34.8万头,确保了生猪稳产保供。

船山融媒记者 白皓宇


相关阅读

  • 农发行云南省分行赋能实体企业绿色转型

  •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深入推进,农发行云南省分行积极推动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有效衔接,服务实体企业绿色低碳转型不断升级。破困局
  • 临夏县榆丰村:解锁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密码”

  • 近年来,临夏州临夏县榆林乡榆丰村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发展养牛业,念好养牛经,做大做活“牛经济”,带动群众“犇”向致富路。走进坐落在大山深处的榆丰村“养殖小区”,3
  • 仔猪价格大跌 下半年猪价或有改善

  •  证券时报记者 赵黎昀  今年3月份以来,在生猪市场底部回暖的行情助推下,仔猪价格一路水涨船高。至6月中旬,部分地区7公斤重断奶仔猪价格一度达到750元/头上下。  不过,近半
  • 思政课,在田埂上开讲

  • 云南大学探索社会实践和人才培养融合在科技小院上一堂思政课(解码·思政课怎么上)  清晨6点,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曼洪村的多年生稻试验田里,云南大学农学院博士研
  • 饲料成本下移 生猪养殖盈利转暖

  • 证券时报记者 赵黎昀  2024年上半年,国内生猪出栏价格从最低不足14元/公斤,已上涨至当下约18元/公斤。除市场售价上浮外,养殖端成本较前期显著下行,也无疑对养殖盈利形成提振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乡村振兴】楼房养猪:实现环保与经济效益双赢

  • 楼房养殖模式,它巧妙融合智能科技,不仅极大提升了土地利用率,降低了养殖成本,还有利于动物疫病防治和消毒工作开展,确保生猪的健康成长,并实现了环保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让我们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