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陈友涛:从红立方到西埔新居

日期: 来源:文字友情综合收集编辑:文字友情综合

  我在龙岗居住了21年,这个时间占据了我生命长河中的一半。龙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街一巷,我可谓了如指掌。在我的脑海印记里,龙岗的历史沿革大致分为两个阶段。早期完整的大龙岗,那时东部有蔚蓝海岸和高低起伏的山峦,我们习惯赞誉“山海龙岗”。后来区划分割后,龙岗新城更为集中,旧貌换新颜,科技之光闪耀,山环水绕,生态龙岗和人文龙岗成为一张新名片。沧海桑田,冠以“母亲河”的龙岗河日夜悄然流淌,润物无声,它承载着龙岗人的集体回忆。

  大美龙岗,处处皆景。我喜欢傍晚时分去龙城广场散步。龙城广场是龙岗大道和龙翔大道两条平行线上的衔接地,也是龙岗的中心坐标,在那里既能重拾旧时光,也能跨越新时代。夜幕降临,红色最为耀眼。那一抹红,与晚霞混为一色,在余晖的映照下,熠熠生辉。一座由四栋红色建筑组成的场馆群宛如一串红宝石镶嵌在那里,高雅、璀璨,醒目,这就是龙岗文化地标之一的——深圳红立方。万科里的青色调,世贸广场的灰色调,和红立方拼凑成一幅城市油彩画。

  仰视红立方,这座造型别致、气势恢宏的建筑让人惊叹不已,确实是艺术与智慧的完美结晶。红立方的红是有情感温度的,它沿袭了中国红的核心元素,打破了玻璃幕墙和钢筋水泥的“高冷”,营造通透的视觉效果,凸显亲和力。科技馆、青少年宫、公共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与龙岗书城并列组合在一起。远观,它们像一艘满载科技与文化的巨轮。近看,每一个单体犹如一座储藏城市瑰宝的仓廪。

  据悉,红立方由荷兰麦肯诺建筑师事务所设计,设计者将国际流行时尚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独具匠心的设计师们充分考量了人类需求和趣味追求等方面的因素,强调建筑本身与城市纹理和社会脉络之间的关系,并兼顾建筑本身对周遭环境和美观的影响。我的体验感也是如此。四个建筑体量之间围合出不同的开敞空间,顶部相连,走廊宽阔,人们可观赏、或散步、或小憩、或阅读。错落有致的路灯散发出柔和的、橙黄色的光圈,与朦胧的月色相互辉映,又折射在红立方的外墙上,场馆如同披上流光溢彩的外衣。这一切,显得自然又和谐。

  三馆西路,显然是为红立方而命名的马路,和龙岗大道呈“T”字形。这个片区在没有开发前是封闭的,被散落的建筑和绿化带遮蔽。这条路的贯通,也让“西埔新居”赫然出现在光鲜亮丽的现代建筑群的包围圈下,低矮的客家围屋站立在气势磅礴的红立方对面。现代艺术与传统建筑的对视,别有一番意味在其间,客家文化是龙岗的根。

  西埔新居,对于我而言是陌生的,刚好去探秘“大隐隐于市”的客家部落。夜色渐浓,这座黑白相间的院落显得更加静谧。一棵百年树龄的细叶榕像卫士一样伫立在围屋的东南角,它见证着这里的百年沧桑与巨变。围屋前有一个半月形的池塘,远远看去,月亮正好落在水面上,天地合一,美妙绝伦。池塘是客家人的“风水塘”,他们认为“塘之蓄水,足以荫地脉,养真气”,故池塘有养人蓄财的寓意。我臆想,倘若天气晴朗,碧空如洗的日子来参观,那将是“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诗意景象。

  西埔新居,始建于1928年,为三堂两横一围,倒座带角楼建筑布局,土石结构。正面开三扇门,正门额书“西埔新居”,门楣上有惟妙惟肖的浮雕图案,工整对仗的门联“尧天舜日,甘风和雨”,正是他们对安居乐业,风调雨顺的美好祈愿。我在门庭前停留了一会,碰巧一位身着中学生服装的男孩从里面走出来。我向他发出入内参观的请求,男孩彬彬有礼,示意请便。

  穿过门楼,祠堂位于中轴线上,“李氏宗祠”的牌匾悬于门额。由此得知,这里以李姓客家人开垦、建造、聚集,他们从梅州迁徙而来,近百年,在此繁衍生息。他们继承“龙门世泽,柱史家声”的荣耀,传承祖先的遗泽和恩惠。围屋的院落里干净,整洁,在青石板的路面上踱步,总有一种时空穿越感。突然,从巷道里窜出一条大黄狗,狂吠几声,并无恶意,扭头就走了,似乎提示它的主人有客人到来。围屋里的人很安逸,怡然自得,没有人对我这个四处张望的不速之客防备。一位耄耋之年的阿婆,在客厅里看电视,也许是听力的原因,电视的音量较大,正在播放央视的“新闻联播”。一对夫妇推着轮椅上的老人在循环地转悠,谈笑风生。一扇窗户里台灯明亮,一位同学在案台上,时而冥思苦想,时而奋笔疾书,时而激情诵读。一间厨房里,妇人正在做饭,传来锅碗瓢盆的撞击声,热气腾腾,香气扑鼻。一群孩子,你追我赶,一会儿开怀大笑,一会儿抽泣低语。他们保留着本真,原色,朴素的生活方式,与这座城市融为一体,弥散出温润的人间烟火气。

  我久久地回望西埔新居,它比这座城市要古老与厚重,现在已作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下来了。正如瓦罗所言,“在人类的历史中,我们发现有两种生活方式,一种是乡村生活方式,一种是城市生活方式,显然这两种生活方式不仅地点不同,而且它们的形成时期也不同。乡村生活在二者中要古老得多,因为在以前有一个时期,人们住在乡村,根本就没有城市。”

  在龙岗的政治、商业和文化的核心区,红立方和西埔新居两者并不违和。因为美是不敌视美的,各有千秋,各美其美,相得益彰。这恰恰是深圳包容文化的展示与印证。

作者简介

陈友涛

陈友涛,湖北谷城籍,现定居于深圳。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华文文学学会理事。文学作品散见于《散文百家》《特区文学》《文学教育》《鸭绿江》《南风》《中国文化报》《中国民航报》《羊城晚报》《深圳特区报》等。曾获第二届深圳市文艺评论大赛优秀奖。

编辑:曲樑

相关阅读

  • PNAS:大数据揭示非洲城市形态的规模法则

  • 关键词:城市科学,规模法则,可持续发展论文题目:Scaling of the morphology of African cities论文来源:PNAS论文地址: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214254120非洲有很
  • 吕梁:开足马力忙生产 铆足干劲开好局

  • 新春刚过,开工正忙。在吕梁经济技术开发区,各个企业生产车间里逐渐热闹起来,机器轰鸣,人影穿梭。大家铆足了劲抢抓生产、赶制订单,在新的一年中展现作为,力求突破,奋力夺取首季“开
  • 太原太山——庙宇楼阁

  • 太原太山,是太原市区最独特的宁静之地,闻闻烟火味,看看师父们脸上独有的一份沉静,感受远离城市的片刻闲暇,妙哉,妙哉。驱车行至太山脚下,一座气势恢宏的双排柱重檐歇山顶牌楼矗立于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陈友涛:从红立方到西埔新居

  •   我在龙岗居住了21年,这个时间占据了我生命长河中的一半。龙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街一巷,我可谓了如指掌。在我的脑海印记里,龙岗的历史沿革大致分为两个阶段。早期完整的
  • 半山之上,回望那个小作坊

  • 潮新闻 记者 张亮3月5日,鲁伟鼎(右一)、屠红燕(中)、张亚波(左一)在浙江代表团驻地合影  屠轶钦 摄人代会浙江团,有几位代表被称作“创二代”——万向集团的鲁伟鼎,万事利集团的屠
  • 甘肃省临夏州:热线解民忧 群众送锦旗

  • 2月27日,临夏市城北街道东营房社区居民李先生来到临夏州政府政务中心,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作人员送来一面“心系老百姓 为民办实事”的锦旗,盛赞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服
  • 高薪!日照最新招聘!

  • 根据日照市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引进培养工作需要,日照市2023年度计划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25名左右优秀青年博士进入我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开展博士后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