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潮声丨到杭州排队看赵无极,看到了什么?

日期: 来源:浙江日报收集编辑:浙江日报

潮新闻 执笔 何冬健 姜晓蓉

11月30日,参加“艺汇丝路”访华采风活动的各国艺术家在中国美院南山校区参观“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开展中外艺术对话交流。记者 董旭明 摄

到杭州来看赵无极,无疑是一场独特的文化旅行。

天南海北的艺术迷们拥在这里——南山路216号,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100块钱一张的门票没有止住观众热情的脚步,熙熙攘攘的长队绕了两个180度的弯儿,像一条游龙,队尾蜿蜒到了百来米外美院的校门口。

这是迄今亚洲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赵无极作品展——129件重要油画作品,加上水墨、水彩、版画、瓷绘和相关文献共230余件。“大道无极——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的命名恰如其分。

赵无极与建筑家贝聿铭、作曲家周文中并称为“海外华人艺术三宝”。当他的作品漂洋过海、重返他艺术生涯的起点西子湖畔,我们看到了什么?

看画 艺术让人有感觉

上午9时,是美术馆开门的时间。带着翘首以盼的期待感,艺术迷们排成一条长龙,随着队伍慢慢挪了进去。此刻的展厅里、画作前,人们拥在一起又井然有序,频频在人群中举起的相机与手机,定格了这经典的一幕。

“好比是狂热粉丝终见偶像当面。”中国美术学院学生小李打了个比方,来形容自己与赵无极作品的相遇之情。

他说,赵无极的画作,有古青铜器上的钟鼎文,有宋画上的山水意象,有莫奈、塞尚等西方画家的影子。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喜欢的赵无极。

“就像展览主题中所说的,生命是流动的。”杭州市民文玺在观展过程中十分感动,“我听到一个小朋友说他也能画出来,其实不是你也能画出来,而是你为什么这样画。”

11月30日,参加“艺汇丝路”访华采风活动的各国艺术家在中国美院南山校区参观“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开展中外艺术对话交流。记者 董旭明 摄

王晓晴是一位来自上海的艺术迷。在动身前往杭州之前,她特意花了几天的空闲时间,在网上通读了一遍有关画家的纪录片和访谈。

“看赵无极有点像是苏轼在《题西林壁》说的那样‘横看成岭侧成峰’!”她兴奋地同记者分享自己的感受,瞧,在画作《20.12.49》中,牛背上的人好像扛着一把猎枪,结合位于整幅画面右侧的,机警回头张望的野鹿,作者是否描绘了一场狩猎的图景?全靠观画人的觉察和阐释。

美术馆策展组成员薛佳音告诉我们,“大道无极——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迄今观展已超过十五万人次,“无疑是今年国内最受欢迎的展览之一”。

网上有个热门提问,叫“如何假装看懂赵无极”。

看画面吗?作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代表,我们很难用一种具象的语言去描述、表达,他的笔触与符号,如果非要形容,那便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看标题吗? 在展览中,许多观众发现,赵无极的许多画作都以作品完成的日期命名。这无题之题,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他的种种人生际遇:有思乡之殇、有丧妻之痛、有行旅的焦灼、有无望的长吟……这是一个真实的赵无极:可信、可爱、可敬。

美术馆展厅的赵无极照片。记者 何冬健 摄

早年,赵无极在国立杭州艺专(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学习、任教,他的艺术生涯萌生于杭州,杭州的山丘、湖泊、树木、小屋,成了他反复描绘的对象。

创作于1947年的《我在杭州的家》描绘的是他与妻子谢景兰在杭州西子湖畔的居所,这是一幅具象油画,林木掩映下的屋舍一派悠然。他人生中最后一幅油画《18.03.2008》也现身本次展览,描绘的同样也是他内心挥之不去的西湖。西湖是萦绕在赵无极心间的永恒风景,同时也是他创作的艺术现场。

在赵无极生命的最后时光,他的画变得烂漫、瑰丽,究其所以,更多的也许是一份自由而澄澈、快乐又通达的心境。

从离乡再到回归,从年轻的叛离、中年的融合再到晚年的广阔,在129幅油画之中,读到的是一位艺术家跨越大半个世纪的自传。

于是,本次特展专用留言本里,观众用画和文字记录下自己的观展感受,已写满六大本:

有人画下自己对赵无极作品某个局部的临摹,有人把赵无极和自己画在一起。有人留言:“老天爷,真的看不懂”,又有人在这条留言下回复,“无需看懂,感受就好! ”……不少赵无极的“铁粉”也在留言本留下印记。署名“张一”的观众说,从1999年广州的赵无极大展到2023年杭州的特展,内心的震撼、感动始终没有变。一位来自法国的观众提笔写下拉丁语名言:“Ars longa,vita brevis(生有涯,艺无涯)”。

薛佳音说,美术馆很多展览都放留言本,但头一次见到如此热烈、奔放而充满情感的留言本。

观众在本次特展专用留言本留言“风堆海浪,大道无极”。记者 何冬健 摄

在勾勒的或明媚或阴沉的色彩、或雷霆奔马或洋洋洒洒的笔触的感知中,赵无极的作品如同一幅水面,每个人在这里可以照出自己的面容身影,可以照出天光云影,他的无形恰是无极。

于是,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感叹:“在今天,艺术媒介、观念与手段五花八门,AIGC图像无限生成,数字技术无比便捷,我们为什么还要坚持绘画?绘画不可替代的东西是什么?……这一系列纠结扰乱着当代画家们的追问,在赵无极的艺术生涯中似乎从未造成任何困惑。”

正如他的名字无极所意,赵无极没有因循守旧,他自在地在艺术世界里,寻觅世界之道。这是大道无极的百年回音。

看情 百年画作百年传承

在二楼展厅,一张满是大刷子的照片铺满整面墙,这是赵无极的绘画工具。

1985年,赵无极回国举行为期一个月的绘画讲习班,“他就喜欢用大刷子”。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许江是讲习班的学生,他记得赵无极用刷子帮学生改画,果断中带着柔情,就像轻轻地从婴儿的脸蛋和屁股上抚过一样。他的习惯,反映在干净的笔刷和调色盘上,在绘画之外,是一种修为,也是一种境界。

巧的是,浙江省文联书记处书记、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策展人余旭红是许江的学生。走进他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办公室,小小十余平方的空间里,三面墙上包括百叶窗上挂满了赵无极画作的打印件。

早在五年前,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和赵无极基金会筹备,在杭州办一场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

为什么?溯源本次展览的百余件油画作品便知道,其均来自海内外美术馆、基金会、私人藏家。“中国大陆官方美术馆博物馆没有一张赵无极的油画作品收藏,基本需要外借。”余旭红说,但由于画作本身价值极高,有的很少出馆、甚至极少示人,外借可谓难上加难。

余旭红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办公室,挂满了赵无极画作的打印件。记者 姜晓蓉 摄

此外,由于赵无极画作多是色彩、符号、光影,他本人也很少作出解释,“我从来不谈自己的画,我不喜欢这样,让别人看便可以,”如何理解他的作品、做好策展,又是一大难题。

如为印证作品《18.03.2008》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幅油画,余旭红翻阅诸多资料,并与赵无极基金会印证,最终确认这幅描绘记忆中西湖“平静水面上空气的流动”的画作是赵无极生命中的最后一幅油画,在风的吹拂中,我们能体验到生命的圆融。

赵无极创作于1947年的画作《我在杭州的家》,许多看展的艺术迷们颇为喜爱。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同样是1985年赵无极绘画讲习班的一员的章晓明也是如此。

这一年,是赵无极前往法国的前一年。他在这幅作品中用粗率的油画笔触勾勒出自己的居所,马蒂斯式的用笔是赵无极在杭州任教时期的绘画风格之一。在章晓明眼里,这幅画也体现了他与杭州连绵不绝的缘分。

赵无极《我在杭州的家》。中国美术学院供图

章晓明记得,讲习班原本听课的学员,是来自全国各大美院油画系的18位骨干教师。赵无极一看学校准备的教室,就对大家说:“太浪费了。”后来,浙江美院油画系85届毕业班的同学也全体加入,总共27名学员参加。他们恰如27粒火种,如星火渐次燎原。

这是一种血脉的传承。一个展览,牵起了中国艺术史上一代又一代人的交融血脉,他们的名字将时代串联,刻下独属于中国韵味的一笔一画。

看中西 两种文化的交融

在美术馆二楼圆厅,三联画《向我的朋友亨利·米修致敬》色彩明亮,展现出光华初现、万物生长的意蕴。再细看,仿佛又有着北宋山水的豪壮,又有着南宋山水的氤氲——在赵无极画中,时常能看到宋画的影子,或是“马一角”“夏半边”的构图,或是诗情与画意的交触。

“当时正值赵无极的好友亨利·米修诞辰一百周年,也是他们相识五十周年。米修是法国著名诗人,热爱中国文化,赵无极也借这幅画向中国文化传统致敬。”余旭红讲述了这幅画背后的故事。

作画时正值千禧之年,赵无极当时写下了这样一段颇具洞见的话:“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为人们提供了宽广的道路以及各种创作的契机。如今把握这些契机的时候到了,巨变已不可逆转。”

当时光倒流,穿行于赵无极大展中,一个“中西交融”的艺术世界立体地呈现在眼前。

现场《向我的朋友亨利·米修致敬》。记者 姜晓蓉 摄

很多人说,在赵无极身上,可以看到“两个传统”——东方和西方。而将中西艺术融会共生,正是赵无极艺术生涯的伟大之处。

学艺初期的他受塞尚、马蒂斯、毕加索等西方画家的影响,1948年,赵无极赴法深造,开始运用线描的方式,表现记忆中的风景和日常的景物。他一直在西方此起彼伏的艺术潮流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绘画风格。直到他在瑞士见到保罗·克利的原作,从克利的画作中,赵无极灵感迸发,中华传统文化如此深厚,为何不能运用到绘画中?

更何况,他骨子里就对中国文化痴迷,他酷爱收藏拓片、青铜器等,对甲骨文更是有研究。

1954年起,赵无极放弃具象绘画,转向抽象绘画的创作,通过对甲骨文、青铜器铭文创造性的转化,形成带有浓厚个人色彩和深厚家国情怀的艺术风格。《我的祖国》《向屈原致敬》《向杜甫致敬》《中国城市》等作品,可以窥见赵无极以现代绘画语言摹写甲骨金文的拙朴古意。

赵无极《向杜甫致敬》,布面油画,1956

1960年代是赵无极的创作高峰。这期间,赵无极的绘画从形象和字符中解脱出来,以表现主义的狂飙涂抹响应草书的笔势与章法,将自己抛入绘画之中。

1970年代初,赵无极受到好友亨利·米修的鼓励,重拾了一度被他遗忘和警觉的水墨画。1972年回到阔别24年的祖国,祖国的山川风物更是激活了深植在赵无极内心深处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他的绘画中融入了一份东方意蕴。透过赵无极的作品,仿佛可见荒原广袤、江河奔流、星河璀璨,亦可见飞流直下三千尺、大鹏直上九万里、破浪云帆济沧海……洋溢着东方哲学的气质与境界。

正如他在自述中所说:“历史就是这样把我推向了遥远的法国,让我在那里生根安居,然后又让我重返中国,使我内心最深处的追求终有归宿。”

“向民族的优秀传统学,向世界一流大师学,两方面结合起来,加上自己的个性,这样自然而然地融合起来,赵无极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许江评价道。

现场《18.03.2008》。记者 姜晓蓉 摄

时至今日,赵无极的作品已系统收藏于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150余个全球美术馆博物馆等重要艺术收藏机构中。

“我们看赵无极,看到的更是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大道。”高世名说,赵无极的作品通向甲骨文等古文字、通向中国的山水意象、通向《道德经》等古典哲学,他的根源来自中国古代,作品又是现代化的。

“他不是照搬,而是消化。然后把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根源,种植在现代艺术的土壤之中,让它重新绽放出东西方文明共建的灿烂花朵。”高世名说,从艺术家的角度出发,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是要赋予艺术新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充分弘扬,成为现代“活水”,为今人所取、为发展所用。 


相关阅读

  • 【云视网评】让榜样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 中央宣传部近日向全社会宣传发布鲍卫忠同志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鲍卫忠扎根祖国边疆基层法院24年,始终坚守法治信仰,依法维护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为祖国边疆
  • 执法如山 一心为民——追记全国模范法官鲍卫忠

  • 图为鲍卫忠生前在“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中向沧源佤族自治县人大代表汇报执行案款发放情况。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供图倒下前,鲍卫忠正叮嘱同事办理司法救助手续;抢救期间,他
  • “龙文化”进校园,这所学校的学生们直呼有趣

  • 12月15日,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却如同过新年般热闹非凡。同学们期盼已久的杭州市“美之林”艺术市集进校园活动开幕啦!本次“美之林”艺术市集活动是韩美林艺术馆
  • 东湖比西湖大,为什么没有西湖有名?

  • 文|山己近来,有关“武汉东湖比杭州西湖大,为什么没有西湖有名”的话题在网上引发热议。武汉东湖占地面积88平方公里,湖面面积在正常高水位时可达30多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水域面
  • “众行”陶瓷艺术作品展在汤湖美术馆开展

  • 长江网讯(记者王成勇 通讯员严贤语)12月17日,“众行——叶建新、管家庆、潘长学陶瓷艺术作品展”开幕式在汤湖美术馆举行,参加此次展览的三位学者型艺术家来自武汉理工大学和武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潮声丨到杭州排队看赵无极,看到了什么?

  • 潮新闻 执笔 何冬健 姜晓蓉11月30日,参加“艺汇丝路”访华采风活动的各国艺术家在中国美院南山校区参观“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开展中外艺术对话交流。记者 董旭明 摄到杭州
  • “70后”遇上“00后” 民警与emo少年畅聊“梦想”

  • “我的梦想没了!”“我45岁还在追逐梦想!”寒冷冬夜里两位相差近30岁的男人在河边畅谈“梦想”咋回事?12月11日晚,瓯海潘桥一男孩坐河道护栏外见人搭话也不回应热心群众见状立即
  • 天水:75岁老人成功考取驾照

  • 新天水讯【记者王晓华 马静】12月18日下午,在天水顺捷驾校内,今年75岁的李金花老人在顺利完成了科目四的考核后,成功拿到了机动车C2驾驶证,她也是目前我市驾驶证考龄比较大的一
  • “信用村授牌”,漳浦三个村获得此殊荣

  • 为进一步推进信用村建设,促进信用村提质增效,了解当地特色产业以及金融融资需求,为当地种养殖户、个体工商户等客户群体提供专业金融知识解答,12月6日,邮储银行漳浦县支行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