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26日,由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成都市卫生健康委承办,省肿瘤医院协办的“迈步健康路 奋进新征程”医学人文巡讲活动陆续在成都、泸州、遂宁、广元举行。
十位报告人,四座城市,一段段真情讲述,展现了四川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和奋斗历程,阐释了全省卫生健康工作者的传承、守护与担当。
以天使之名 为生命而战
—— 杨琴
人物名片
杨 琴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中心护士长。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四川省先进工作者”、第四届“健康四川 大美医者”称号。她是四川省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连续57天坚守在新冠危重症救治一线。在ICU里,医护人员24小时无休无眠陪伴着每一个病人一起跨过漫长的黑夜,迎接温暖的阳光雨露。不论是用高精尖技术挽救生命,还是在照顾病患中默默付出,她绽放出坚定又温暖的光,既照亮了患者,也照亮了团队。
大家好!我是四川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中心的护士长杨琴。
我所工作的科室是ICU,就是重症监护室,主要收治严重创伤、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危重病人,这里是距离死亡最近的地方。作为ICU的护士,我们需要24小时守护在患者的床旁,陪伴患者一同闯关。我的工作除了操作高精尖的生命支持设备外,还包括输液、吸痰、翻身、拍背等基础护理工作,以及细致的生活护理和心理支持,还有随时要面临的抢救等等。所有的工作都是为危重病人筑起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从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救治,到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团队全力以赴,一直奋战在一线。2020年初,当新冠疫情发生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主动请缨,成为四川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的一名队员,驰援武汉。还记得,那是大年初一,我们抵达武汉,连夜进驻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入驻当晚便带领四川省第一批8名援鄂护士上岗,率先进入病情最重、救治任务最艰巨的ICU,是最早一批到达武汉临床一线工作的省外医护人员。
当时,面对一切未知的情况,我们也有过紧张,但是没有人退缩。为新冠病人进行气管插管、俯卧位通气、纤支镜治疗,不管有多大风险、多少困难,我们都一一克服。
还记得为了救治一位姓官的阿姨,她生命危在旦夕,上ECMO是唯一的希望。但当时在武汉已经找不到ECMO设备。我们四处求援,1位小哥驾车800公里,将这套生命设备送到武汉高速路口。我们拿到设备,先后克服了导管与仪器不匹配、导丝打折、水箱出故障等种种困难,终于,在凌晨两点,仪器顺利运转,官阿姨的氧饱和度逐渐上升,我们脱下被汗水浸透的防护服,如释重负。在回驻地的途中,队长激动地说,在一起,在一起,谢谢我的战友,谢谢我的病友!那一刻,我们坚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们一定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2020年8月19日医师节,我们成功救治的病人黄阿姨,带着热干面来成都了。她说,在她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是我们医疗队给了她希望,陪伴她,战胜病毒,获得新生,我们是她的恩人,是她的亲人!在这温情的时刻,每一个人都热泪盈眶,这是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最骄傲,最自豪的时刻!
驰援武汉归来,我的同事们,并未停歇,先后奔赴黑龙江、西安、阿坝、新疆等地,参与疫情防控工作。随着疫情政策调整,工作重心从感染防控转向医疗救治,去年12月至今年2月,我们团队在有限人力下,扩张ICU床位50余张、派出3支队伍接管病人、跨区域全天候转运ECMO病人、开展重症病人全院筛查、与此同时完成了150台心脏手术、3台肺移植术后监护救治。并且承担了院级、省级提升新冠重症救治能力培训项目。在这期间,我们自己也先后被感染,短暂休息后,又投入战斗。
记得有一位18岁的女孩,感染新冠病毒后,病情迅速加重,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我们团队紧急为她安置了ECMO,维持呼吸和循环。每天,7、8位医生和护士一道,为她翻身,做俯卧位通气。20多天过去了,病情依然还很严重,她的脸颊,因为长时间受压,皮肤出现破溃,整形外科的医生会诊说,再持续受压,很可能毁容。我们和家属反复沟通交流,最后一致决定,先保住生命,皮肤的问题,想尽一切办法治疗。我们申领了体位垫,请伤口造口专家来会诊,换药,并做护理指导,每班医生护士细心地观察和护理。1个月过去了,她病情逐渐稳定,顺利地撤离了ECMO,她破损的皮肤,也随着病情好转,奇迹般地康复了,60天过去了,她出院了,带着美好的祝福,带着对未来的期许!加油吧,女孩,青春属于你,未来属于你!
在ICU里,24小时无休无眠,我们陪伴着每一个病人一起跨过漫长的黑夜,迎接温暖的阳光雨露。我们和时间赛跑,和病魔较量,不论是用高精尖技术挽救生命,还是在照顾病患的琐碎中默默付出,我们一直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我也将时刻铭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人民健康而努力奋斗,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