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冰虹诗歌,在冰与火之间

日期: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收集编辑:曲阜师范大学

冰虹诗歌,在冰与火之间

——评冰虹的诗

 张清华



在这灼热的国度里

语言必须有阴凉

——耶胡达·阿米查依:《情歌》

1.

我是带冰的火焰

是雪天中翱翔的火鸟

当群星拢起灼热

我正随灵光穿梭


我是透明的火焰

黑暗和风霜不能覆盖的颜色

残月中夜莺的欢歌

奉献给最寂静之地……


这是属于天空和大海的语言,“带着透明的火焰”的“群星拢起灼热”的语言。它通体光明、澄澈、滚烫、温暖,带着它耀目的“黑暗和风霜不能覆盖的颜色”,席卷起人间的凡尘和忧愁,带着那尘世的灵魂向着洁净安详充满爱意的天国飞升。一切犹若歌德《浮士德》结尾:“永恒之女性,引领我们上升”。这歌者手握着她语言的光芒,引导着被黑暗和寒意侵占太久的景致,朝着光明进发。的确,它是具有超度性的语言。

在我有限的阅读经验中,我几乎从未见过有着如许持续而丰沛的情感含量的诗歌。也许这完全是出于不可遏止的爱力的驱动而写下的诗歌。因为在我们的时代,似乎很难再见到这样的诗人——她完全是以“人”、或者“爱人”的姿态进入诗歌的。正因为这个“人”的存在,她的诗歌才葆有了这样单纯、质朴、澄澈和优美的性质,当然也因此而具有了迷人之魅。我没有见过冰虹本人,也无从知晓她的履历,只是大体知晓她任职曲阜师范大学,有很好的学养。但单纯从文本得出的印象,使我对她是一个“情感本位”的诗人深信不疑。自从波德莱尔以来,情感作为诗歌源泉的时代似乎已成为了历史,世界的黑夜加上无意识的幽暗,使诗歌变成了粘稠的噩梦和坚硬的黑铁。情感还能够单独支持一个人的写作吗?也许在无数纯洁的人心,在私人的秘密世界里,还存在着这样天真和至纯的语言,但作为一种“写作”,情感不可避免地被抑制、污染或者放逐到了红尘之下、黑箱之中。

一个单靠情感写作的人能走多远?打开这本诗集,我想它的读者们肯定也有这样的担心。可是看看这位写作者的自画像就知道了,她一直兴奋地兀自不可遏止地飞奔向前。这首标明《BH》的诗,无疑是她个人的一个自白。从这部诗集里,我看到了一个不知疲倦的抒情者,一个令人惊叹的生命,一个怀抱着火焰与冰雪的奇人,一个单纯至极、丰富至极的歌手,一个一路奔跑着撒播鲜花、爱和柔情蜜意的信使,留下虹一样绚烂、冰一般剔透的词语。或许整体上,它也可以看作是一首漫长的不断延伸变奏着的情歌,仿佛《无穷动》旋律中的一个个片段,无止无尽,自动绵延,随意粘结,可分可合。我甚至疑虑,一个人怎么可以有这么多的热情燃烧,可以有这么持久的耐力,这样不可动摇的信念?

这样的动力与源泉来自哪里?


2.

以闪光的碎片组合成一束七彩弧光,在宽广的晨曦里迤逦绽放。事实上,不妨可以将这个抒情者看作是一个“虚构”,是她整体上要建立和描画的一个形象,这是有十足的文艺复兴气象的、类似提香或波提切利笔下人物的形象:丰满、自然、健康、性感,摇曳多姿,有如泡沫中诞生的爱神,或者身披鲜花的仙子一样的人物,她不断用她健康的、奔涌着的生命激情随时随地抚爱着亲人、引导着众生。可以说,她虚构了自己的爱情——不是为了他人,而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富有,只是为了显现那爱的博大,和永恒的不息之力。之所以作这样的理解,是因为我看到她将一切自然与社会的事物与际遇都拟人化了,变成了“爱的隐语”。比如——


而当你浮出海面,请把你的甘露

播给这朵瞌眼欲睡的暗花吧

星星正歇在海上,点燃你

爱的双眸,再把你的画笔

拿起,对着我夜的身躯微笑!

对着我微笑吧。让你的灵魂安歇在大海里

用你神秘的声音对着我耳语,叙述美人鱼的爱情

再用你银亮的湖光为大海洗涤黑暗

就用你眼睛的柔辉给我做月光吧……


这是《给镜湖》中的诗句。持续的力量犹如大海的波涛,宽阔,柔情,这是自然的力量,或者至少是她学习自然和理解自然的结果。说它博大,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人的力量永远是有限的,纤细与扭捏,作为“小女人”的想象并不适合冰虹,这是我乐意肯定她的原因所在。也许只有“以爱为宗教”的情怀,才可以实现这样自在和坦然的表达,才可以做到单纯但并不简单,细腻而绝不忸怩。健康的诗歌来自健康的人性,来自对自我的健康而美丽的期待和信任。即便她要表现一点悲情或者伤怀,也是这样的充满牺牲与泰然的:“而死神/面对我体内的火焰悄悄退缩/它窥视着,并且越离越远……//其实我最爱大海之蓝/如果它真的爱我/就带我去海的碧波”(《死神的拥抱》)。你真的没办法不欣赏这样的句子,这样的豁达境界和坦荡襟怀。

一个奇迹——我想,这是诞生和存在于当代文坛的一个奇迹,它和当代诗歌的历史谱系之间,与各种运动着的观念诗歌的潮流之间,都保持了适当的距离,也正是因此而显现了它的价值。词语如此单纯和美丽地完成了它的表达,凭着本能,能指,在透明的玻璃或者空气般的空间里,完成了它们流光溢彩的旅行。当我单个地拿它们来审视时,也许会注意到它的随意即兴之处,但一旦整体相加,它们却天衣无缝地连缀在一起,像一串枝叶纷披的花环,一束晶澈灿烂的珍珠,互相映照,彼此摇曳。

想象力是它们的生命力所在,它使单纯的世界里呈现出七彩的折光。这是蓬勃的、活泼的和集合了青春与成年的奇妙的想象力,是它使这部诗集的意义产生在光明的情愫中,而不是无意识世界的深渊里。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反现代”的姿态:不带阴暗和偏执,拒绝幽晦和暴力,呈现着“冰”与“虹”的晶莹与光明的性质。它的意象世界呈现了单纯与丰富的矛盾性质:花园般绚烂,丛林般繁密,大海一样澎湃,但也像空气一样透明,自然一样直观,呈现为奇思的发散与情愫的的聚合的统一。“这是十三月,我多活出的月份/水蓝的地,金黄的天,嫩红的枝芽/古老的月亮——摇落了幽谷的雾岚//在我必经的海岸/你的眼眸格外地含情/正像我最唯美的梦幻”——


哦,我的十三月

黯淡变成了发亮的语言

凄楚的花树有了微笑的脸


闪光的月份啊,它的唇边

撒落了最生机盎然的鸟语

和女儿们最温柔的迷恋


“我终于走过了十二个月的冰线/来到这里/月辉的温馨悬在天地之间”……这生命中“多出”的一部分,居然可以这样来表达——“十三月”,多么直观又充满妙想的一个创造,在常识的边界处,它胀破了我们经验的茧壳,将一个也许是隐秘的个人经验,处理到如此单纯与美妙的境地。

    

3.

月夜

她化作一只火狐

在你的血液里游走

亲爱的,请带她去

那秋日青色的山岗……


这也是火焰的语言。一只黑夜中的《火狐》,它的幽暗已被什么照亮。你会感叹,“她丰沛的情欲如此健康美丽”,因为这“体内的火焰”同时也渴望着“大海的蔚蓝”,它们构成了冰虹诗中的稳定的张力与自我控制。就像我在开头所引的耶胡达的诗句一样,她明白一个诗艺的辩证法,从内部即设定了燃烧与冷却的平衡,设定了“冰”与“火”的对抗,以及持续的抵消和平衡,以此实现二者的胶着与复调的协奏。事实上,也只有在与冰或水的冷却作用下,这火焰才会放射出诗意的光芒。

因此,要是把冰虹的诗歌完全当作本能或自发意义上的诗歌,显然是不够的。当我们要强调她与流俗的区别之时,也不要简化她的热力与丰富。某种程度上,它的纯洁同作者“性别”有着内在的关系。我曾说过一个观点,“女人永远比男人更纯洁”——意思是说,即便是女人表达的情欲,同男性世界的表达相比,也是纯洁和高贵的。如果这个意思可以借用,那么我想说,这些不光是属于天空的语言,不光是冰雪般纯净的情感意绪,它们也属于“火”,充满着“欲”的意味,但这绝对是健康的欲,同样具有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一般的本能与天然意味。

无独有偶,我在一篇美国人写的文章中也看到了类似的表述。这位叫做安·芭·斯尼陶的女性批评家,为女性写作中的“色情”气质作了十分到位的辩护。她认为在男性的“色情文学”中,所表达的是一种富有侵犯性与演示性的过程,然而在女性的叙述中,“性是沉浸在心甘情愿的、浪漫的氛围中的,是暗示的而不是演示的”。“女主人公的身体充满活力,仿佛每一个细胞都在歌唱”。这仿佛就是为冰虹所说。在很多情况下,女性欲望的展示是通过对“女性主义”的归属来建立其合法性与美感基础的,简单说,是由于“主义化”了,所以欲望的表达具有了无可置疑的合法性。这当然没什么错,因为它是造物主的意志,天理使然,是上天对女性偏袒和庇佑。冰虹当然要享受这样一种优待,但我想说,她冰一样透明的语言和意识,更有效地控制了这“火”的力量,使之升华向隐秘的美,成为照耀她性别花园的温热的光。就像这首《凌波而行》,:“你是否见到了/这凌波而行的花朵?/奥菲莉娅般洁白”——


在暗夜的湖泊,水一样透明

燃着来自春天的温柔


“偶尔,她会醉卧于月光/令夜色明朗星星颤栗/摇曳天空的梦波”。 火与冰的交融与平衡,在这里演示的是多么自然而然。还有这首《鱼翔水》,它可以说是“耶胡达式”的表达的范例,内部是“灼热的国度”,但外部却保持了合适的“阴凉”:“今夜/我的梦又爬上了月亮的藤蔓/贴紧了你明月般的心房/如鱼翔水,充盈着生命的能量”——


这清澈明朗的梦乡……

花香隐约  我的玫瑰正开得嫣红

在你必经的路上


这样的“欲望书写“确不太像是“女性主义”的观念产物,它只是来自健康与自在的本能。女性主义也许带上了太多偏执化、对立性的情绪,带上了对另一个世界的有色眼镜。但在冰虹的诗中,你不会看到一丝对另一个世界的哀怨或忿怒,反抗或逃避,看不到小女人的幽怨,或者臆想症的偏执,有的只是伊甸园式的天光与酮体,“史前”的天真和爱欲。甚至在“母性”和“女人”之间,她也保持了美妙的多面与平衡——同样不是出于自觉,而是靠了本能。这不能不令人吃惊。


拉杂下来,已说了不少,照常理或许还要说点“问题”,但我又感到迟疑,因为按照某些所谓“专业性”的眼光来要求冰虹,是一种戕害,果真那样,可能反而要陷天然于流俗了。

                                                      

于北京清河居



(张清华:长江学者,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十大新锐批评家榜首。

冰虹,当代著名诗人。)

冰虹简介: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文化促进会会员、济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导师、曲阜师范大学琅嬛诗社名誉社长、教育部评审专家、香港文学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省社科项目多项。所写论文、诗歌、小说、散文散见于《人民文学》、《人民日报》、《文艺报》、《中国作家》、《名作欣赏》、《星星》、《诗选刊》等多种报刊。著有专著《消费时代的山东文学研究》,诗集《花雨》、《手握一束光芒》、《海的牧歌》、《夏水九叠》,文集《时间的芭蕾》、《小狐狸的星辰及其它》,小说集《冰虹小说经典》,等。作品多次转载并获奖。作品多年入选《中国新诗排行榜》、《中国新文学大系.诗歌卷》。作品入选首部中俄双语《中国当代诗选——献给俄罗斯语言年》、青海湖国际诗歌节诗人作品选、《中国诗选》、《当代实力诗人15家》、《当代诗选》等多种选本,作品入选清华大学教材。诗歌作品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新年新诗会”、中国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和华语诗歌春晚播出。

多次应邀参加极具影响力的大型国际诗歌活动,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是第五届刘勰文艺奖文学评论奖得主、第十九届世界诗人大会铜奖得主、第四届中国长诗奖得主、第六届中国诗歌春晚最佳新锐诗人奖得主、第八届华语诗歌春晚“十佳华语诗人”奖得主、第二届文学高地十佳诗歌奖得主、世界华语诗歌大奖新锐诗人奖得主,获乔羽文艺奖文学创作奖等,入围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被文化部授予“对外文化友好使者",被媒体誉为“诗坛美神”。


相关阅读

  • 冰虹诗文,纯真 空灵 和谐

  • 冰虹诗文,纯真 空灵 和谐——冰虹文集《时间的芭蕾》读后 李存葆 当友人将额题《时间的芭蕾》寄我并嘱写评时, 面对这本厚达近四百页的诗文集, 我颇为踌躇
  • 且到冰虹的虹园,倾听这曲梵阿铃

  • 且到冰虹的虹园,倾听这曲梵阿铃 李掖平我们为什么需要诗歌?我们向诗歌要求什么?诗歌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这是经常盘桓于我脑际的问题。无关文学理论,一样地摆在所
  • 提灯护生命 白衣理健康

  • 在阳光明媚、鲜花盛开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第113个国际护士节。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我们的护士一如既往地默默工作在护理岗位上,用一袭白衣、一片冰心、一抹微笑、带来安心!上饶
  • 长理版课本封面

  • 底蕴深厚的长春理工大学有着许多独特的景观当这些景观闯进课本封面将擦出别样的花火来一起欣赏独属长理的课本封面吧~01语文文字的哲理,诗经的风雅爱国的情怀,顽强的精神一切
  • 《后山开花》:分享灵魂的疼痛与芬芳

  • ■ 钟倩 时隔八年,女诗人余秀华又出新的诗集了。《后山开花》一如既往地贯穿她对生命的不吝赞美,“对文字的钟情经久不衰”,同时也是对外界关注的一种回应,无论接住质疑,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冰虹诗歌,在冰与火之间

  • 冰虹诗歌,在冰与火之间——评冰虹的诗 张清华在这灼热的国度里语言必须有阴凉——耶胡达·阿米查依:《情歌》1.我是带冰的火焰是雪天中翱翔的火鸟当群星拢起灼热我正随灵光穿
  • 驻南非使馆提醒中国公民和机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 近日,有中国公民向驻南非使馆反映称,有不法分子冒充使领馆工作人员,谎称接电人涉案,需支付所谓“保释金”,诱导其汇款转账,以实施诈骗。驻南非使馆提醒在南中国公民和机构,驻外使领
  • 老舍的《茶馆》:3个人性真相,越早知道越好

  • 当曹禺读到老舍先生的《茶馆》第一幕的时候,就兴奋得像个小孩儿,不但拍案叫绝,而且大声疾呼:“这是经典!经典!”他还说:“我的心怦怦然,几乎要跳出来。我处在一种狂喜之中,这正是我一
  • 冰虹诗文,纯真 空灵 和谐

  • 冰虹诗文,纯真 空灵 和谐——冰虹文集《时间的芭蕾》读后 李存葆 当友人将额题《时间的芭蕾》寄我并嘱写评时, 面对这本厚达近四百页的诗文集, 我颇为踌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