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瞄准“AI+” 成都如何发力?

日期: 来源:先锋杂志社收集编辑:先锋杂志社

伴随产业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正融入千行百业,成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今年,四川把人工智能列为1号创新工程,传递出什么信号?让“人工智能+”发挥乘数效应,成都如何发力?本刊记者就相关热点问题专访工信部赛迪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赛迪四川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总经理池宪念,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周涛,看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


Q1

今年,四川将人工智能作为1号创新工程。如何认识这一决策部署,因地制宜做好差异化发展?

池宪念:

四川把人工智能作为今年1号创新工程,超常规最大力度精准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并揭牌成立四川省人工智能学院,正是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行动。在此基础上,可从以下五方面着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四川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依托科研优势与教育资源。四川拥有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在计算机科学、通信工程、自动化等相关学科上的雄厚科研力量为人工智能产业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和人才储备。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培育和发展本土人工智能研发团队,同时引入国际领先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推动核心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

二是融合传统产业升级。应充分利用本地区域特色和传统产业基础,将人工智能与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深度融合,实现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升级。例如,在农业领域推进智能农机装备、智慧农业系统的应用,在制造业发展中大力推广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等先进技术。

三是利用产业集群效应。四川应聚焦成都等地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构建起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比如,成都高新区、锦江区等地结合原有的软件和信息服务基础,可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中心和产业基地,形成独具特色的AI产业生态圈。

四是聚焦场景应用创新。依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可有针对性地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试点示范,如在城市治理、公共服务、文化旅游等方面探索特色化的AI解决方案,通过率先应用,积累经验,推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五是抢抓新技术高地。要紧跟国际国内人工智能发展趋势,特别是在人形机器人、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驾驶、低空经济等方面提前布局,结合四川省内实际场景,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应用场景和技术产品。

成都高新区 本刊记者 江铖 摄

周涛:

伴随着大数据的爆发增长、计算能力的飞跃提升以及机器学习尤其是深度学习和大模型技术的重大突破,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医疗诊断、金融服务、教育娱乐、工业制造等诸多领域,迅猛而深刻地改变着各行各业。人工智能也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把握住这一发展机遇,对于推动产业升级转型,保持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因此,加快人工智能发展不仅是一种科技追求,更是关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的战略选择。国务院在2017年印发了我国第一个人工智能规划——《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把人工智能作为我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力争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四川把人工智能列为今年的1号创新工程,是紧跟国家科技创新步伐,贯彻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部署。根据《四川省“十四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到2025年,四川将建成5个左右人工智能特色产业集聚区,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2个以上,培育30家左右人工智能创新标杆企业,形成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5000亿元以上。

相信通过精准投放资源,鼓励创新型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能够提升四川的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和经济社会效益,实现科技引领下的全面创新发展。


Q2

对成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有什么建议?

池宪念:

一是强化创新引领能力。成都可将增强原创能力作为着力点,推动人工智能算法、算力、数据三大要素融合,形成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优势。同时,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为重点,加快计算机视觉、人脸识别、无人智能、深度学习等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二是完善产业发展生态。要有效整合创新合作和产业化资源,培育融资多元化、人才多样化、治理敏捷化的产业土壤,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示范地。同时,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高效公共算力服务。

三是推动企业发展壮大。要坚持企业主体地位,推动大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打造以人工智能链主企业为核心、优势企业为支撑的企业集群。同时,推进链主企业项目引育,积极争取其硬件制造、软件研发、开源大模型、生态创新中心、场景应用等在成都落地。

四是促进产业协同发展。要推进成都人工智能载体建设,推动形成由点及面、以强带弱、协同共进的全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格局。此外,推进跨区域协同合作交流,促进人工智能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互补、数字要素与设施开放共享。

五是加快场景引领发展。要发挥好人工智能溢出带动性强的“头雁”效应,组织开展人工智能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在实体经济、民生服务、公园城市、智慧蓉城中的深度应用。通过应用带动集成,牵引科技成果转化、重大产品创新和示范应用。

四川天府新区 本刊记者 江铖 摄

周涛:

我认为当前人工智能产业最大的机会在大模型——这里所说的大模型是广义的,既包括大语言模型,也包括其他生成式人工智能。成都现在在大模型相关产业方面与北京和深圳相比还存在差距。结合成都自身在产业、人才、技术和场景的资源禀赋,有四方面建议。

一是引进和培育一批大模型应用开发者。建议制定简单明了、实操性强的专项产业政策,引进和培育一批大模型应用开发企业。这些政策包括但不限于在股权投资和债权融资方面给予倾斜、提供充分的算力资源及有竞争力的算力补贴等。

二是培养领军型行业大模型解决方案提供商。建议积极寻找大模型能够发挥巨大价值的场景,例如,医疗健康、教育培训、政务服务、文化旅游等,以类似“揭榜挂帅”的模式,政府提供场景、数据和少量资金,遴选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开发行业大模型解决方案,在成都做出示范后开展全国甚至全球服务,相应的收入、税收和知识产权需留在本地。

三是建设大规模智算中心和数据基础服务公共技术平台。建议以集约、绿色的方式建设大规模智算中心,覆盖大规模预训练、一般性训练、高并发推理等需求,支持国产化信创训练和信创推理,通过不同力度的算力补贴招引和培育大模型企业。建议建设数据基础服务公共平台,通过工具和能力的输出,整合本市和西南地区从事数据标注、元数据治理、数据质量控制等业务的企业,为大模型训练和“东数西算”背景下高速增长的数据基础服务需求做好准备。

四是加快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核心人才培养。建议以大模型为主题,支持一批针对关键科学问题和核心技术问题的科研攻关项目,设立和支持一批针对产业共性技术的揭榜挂帅项目。借鉴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新型研发机构中成功运营的经验,支持有能力、有意愿的在蓉高校科研团队,设立不同规模的实体化运营大模型实验室。鼓励在蓉高校针对大模型产业人才开设系统课程或开展职前、职中培训。




记者 陈婷婷 辛爱峰

编辑 傅可 罗梦丹

校对 李丹

封面 阎琪

审核 白茹

监制 朱仑

总监制 朱仑

相关阅读

  • 《岷峨诗稿》150期丨管遗瑞:连章步韵,因难见巧

  • 连章步韵 因难见巧周啸天先生《题江深草阁图步杜少陵韵五首》(见载本期)是一组连章体七律,咏杜甫与成都。关于联章体诗,程千帆先生说:“组诗,现在称之,古代称联章诗……组诗的重要
  • 先成家,还是先立业?济南有答案

  •   古语有云“成家立业”。成家和立业是人生中的两件大事,但许多人对于它们的先后顺序感到困惑,到底是“先成家”,还是“先立业”?一直以来众说不一。  主张“先成家”的,认为
  • 余剑锋出访西班牙 推动核工业全产业链合作

  • 当地时间5月7日-10日,中核集团董事长余剑锋率团赴西班牙,与西班牙核公司(ENUSA)、西屋电气公司(Westinghouse)等合作伙伴就深化全产业链优势,深化务实合作深入交换了意见。在与西班
  • 首届低空经济论坛在蓉举办

  • 近日,由CFA成都协会、电子科大科技园(天府园)以及兴业银行成都分行联合主办、成都金融业联合会与四川省投资基金业协会协办的“产业金融创能汇——低空经济论坛”在成都召开。
  • 鹦鹉洲:老码头衔“金”归来

  • 从汉阳钟家村出发,沿鹦鹉大道往汉阳滨江方向,沿线密布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汉口银行等支行,中国人保武汉金融中心、南华期货武汉分公司等金融机构也聚集在这
  • 成都开通直飞华沙定期全货机航线

  • 成都始发的全货机航线网络再添欧洲新航点,为跨境电商等货物出口提供高效的国际通道新选择。记者昨日获悉,川航物流于近日开通了成都至波兰华沙的定期全货机航线。这是川航在成
  • 跃居全国前十!

  • 记者从自治区能源局获悉,今年一季度,内蒙古光伏新增装机385万千瓦、占全国新增装机总量的7.6%,居全国第四位;光伏发电量88亿千瓦时,占全国光伏发电量的5.4%,居全国第四位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瞄准“AI+” 成都如何发力?

  • 伴随产业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正融入千行百业,成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今年,四川把人工智能列为1号创新工程,传递出什么信号?让“人工智能+”发挥乘数效应,成都如何发力?本
  • 潍水剑 | 别让“霸凌式”教育“毁”人不倦

  • 别让“霸凌式”教育“毁”人不倦□潍坊融媒评论员 宋玉璐据极目新闻报道,近段时间,社交媒体账号“赵菊英家庭教育”“家访中国”“赵菊英聊教育”发布的几段视频引发网友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