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厨余垃圾产生量大,因含高油、高盐、高水,容易腐败,处理难度大。位于经济区北城街道的潍坊星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黑水虻转化餐厨垃圾,解决了餐厨垃圾末端处置难题,单个模块可日处理餐厨垃圾浆料20吨。
马贤杰在演示餐厨垃圾生物转化自动化设备循环系统。
18000000条黑水虻幼虫
“打工”吃垃圾
“黑水虻是一种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生命只有30天-40天,从卵孵化为幼虫后的一周时间,是它处理餐厨垃圾能力最强的时期。”3月3日上午,潍坊星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马贤杰向记者介绍。
推开实验室的门,一股发酵的酸味扑面而来。“黑水虻来到我们实验室时,就是这样一颗颗肉眼难以分辨的虫卵,在此经过7天的孵化,变成幼虫,然后被送往转化模块对餐厨垃圾进行分解。”马贤杰指着自动化循环转化系统生产线上正在进食的黑水虻幼虫说,生产线开足马力后,每天有约18000000条黑水虻幼虫“打工”,一天就能吃掉1.2吨预处理后的湿垃圾残渣。
一个个装有黑水虻幼虫的盒子在自动化回转式流水线上运行,每隔一段时间,投喂口将经过预处理的湿垃圾等有机废弃物投入盒子,成为黑水虻幼虫的美食。
“实验室内装有负压新风系统和恒温恒湿空调系统,转化过程中产生的氨气臭气等被废气处理系统吸出,经干式过滤、紫外线光解、生物菌喷淋塔三道工序后排出,不会污染环境。”马贤杰说。
公司员工在操作激光切割设备。
生物工艺
让餐厨垃圾“变废为宝”
2015年,马贤杰将公司落户北城街道,以环境昆虫转化有机废弃物为突破口,通过不断研究被称为“凤凰虫”的环境昆虫——黑水虻,研究定制黑水虻充分无害化转化有机废弃物的最佳方案,利用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这一新的生物处理技术,既可以实现厨余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目标,又能获得养殖收益,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丰收。如今,他的团队由原来的十几个人发展到现在近200人,2024年预计实现销售额超1.5亿元。
黑水虻生物转化技术以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为重点,是目前最高效实用的餐厨垃圾处理方法。在可控的特定环境条件下,利用食腐昆虫黑水虻采食餐厨垃圾,使餐厨垃圾直接有效减量,并实现生物质形态的完全转化,产生昆虫蛋白及优质昆虫生物肥。在食物充分的情况下,黑水虻幼虫可全天24小时进食,1公斤虫卵孵化的幼虫经7天养殖,不仅可以消灭10吨餐厨垃圾浆料,还可以产生2吨-3吨的黑水虻鲜虫。
公司自主开发的智能化控制系统。
黑水虻转化有机废弃物
自动化装备远销国内外
马贤杰介绍,黑水虻幼虫经7天左右的采食,虫体增重2000多倍,转化垃圾量为自身体重的10000余倍。达到商业应用最佳龄期,经过分离装置可快速分离采收,作为昆虫蛋白原料(昆虫干粉)或深加工开发利用。黑水虻生长过程中自身产生的粪便(虫粪生物肥)呈干燥分散状态,可作为优等有机生物肥料利用,最直接有效实现了资源的再生利用。
“科学研究是没有止境的,我们的团队一直在努力创新,让资源循环起来,让经济发展更绿色。”经过多年的努力,马贤杰和他的研发团队研发出了餐厨垃圾预处理设备、智能化立体温控养殖设备、黑水虻筛分、清洗、蒸煮灭菌、冷冻、烘干和立体化包装仓储等技术和设备,使黑水虻大规模、高效率、稳定的工业化养殖得以实现,在生产效率、空间利用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用工成本大大降低。自动化的温控设施,可以保证黑水虻的转化不受季节和气候影响,全年都可以获得稳定的产能。
公司员工在组装自动化循环转化系统生产线。
“我们研发的黑水虻转化有机废弃物自动化装备,引入了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数据分析,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马贤杰说,他们通过不断提升研发能力,不断在生物转化、自动化控制、生物质能源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已经拥有强大的设计、加工和制造能力,还建立了现代化的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目前,黑水虻转化有机废弃物自动化装备已经远销国内外。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杰/文图
责任编辑:瓶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