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朱虹 曹雯芹:东方画魂八大山人(五)

日期: 来源:信息日报收集编辑:信息日报

《八大山人画传》 朱虹 曹雯芹著

黑白之间墨溢香,方寸世界显人生。苦乐,悲喜,是非,爱恨,善恶,生死,全都在这黑白之间。

时隔十余年之后,八大山人(朱耷)再一次拿起了画笔。

这支小小的画笔,承载他多少美好的回忆!他记得,父亲曾慈祥地握住他的小手,教他点染、顿挫、转折、勾皱,当他画出亭亭玉立的荷花,古意盎然的山水时,父亲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八大山人画荷册》之一 朱耷

他还记得,父亲会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拿出家中珍藏数代的名人字画,和他一起欣赏。董其昌、林良、吕纪、沈周、文徵明、唐寅、徐渭,虽然斯人已逝,可是他们的作品,却依然散发着他们的气息,传递着他们的温度,挺立着他们的精神。他们的笔法、墨法、技法和布局,更是让年轻的朱耷如痴如醉。

如果说,小时候的绘画是缘自于家族的熏陶和自己的兴趣。而现在,他需要画笔,他需要在这黑白之间,尽情地发挥、创意、体验、尝试,他需要将感情的海水倾泻在白色的画纸上,他需要将生命倾诉给画中的世界,他要在画中觅得知音,他要在纸上求得安宁。

最深层的热情激发出来了!地底的岩浆喷发出来了!艺术的生命再次燃起了熊熊大火!

《荷渚睡凫图》 吕纪

《传綮写生册》(1659)创作于清顺治十六年,是朱耷存世最早的作品,共十五幅作品,其中绘画十二幅,书法三幅。创作时,他三十四岁。

《传綮写生册》里的绘画作品,既有“文人画”常用的题材,如梅、菊、荷、古松、玲珑石、水仙、石榴,也有极具生活情趣的题材,如西瓜、芋头、白菜。绘画的布局和用墨,则完全是“文人画”的风格,线条飘逸、透明澄澈、富有才情。他画的《西瓜》《芋》《石榴》《水仙》《草虫》等自然景象十分精谨细致,稳健真实。他的楷书模仿的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欧阳通父子,行草则模仿的是明朝大家董其昌。

《传綮写生册》之西瓜 朱耷

随画的还有他的治印,朱耷先后用了“雪衲”“个字”“释传綮印”“刃庵”“钝汉”“綮之印”“枯佛巢”“净土人”“灯社”这样一些含义丰富的印章。

《传綮写生册》是一个重要的线索,循着它,我们可以去和那时的朱耷相遇。“文人画”是朱耷心头的最爱,尽管已入佛门并成为住持,但是幼年时种下的种子已然长成参天大树。“文人画”画风清高、清雅、清澈,是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宝,他试图在绘画当中展现这样的风格。他的眼光从来不局限于当下,他向顶尖的大师学习,他的目光转向明朝的沈周、周之晚、陈淳、徐渭,学习他们对于事物的精微观察,学习他们的绝妙技法。“文人画”的精髓在于其个体精神的高度表达,那是一种追求、一种理想、一种情操在纸面上的高度凝练和概括。立意和技法究竟该如何统一?精神和风格该如何传递?年轻的朱耷还在苦苦探索着。这时,他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但是,学佛修禅的经历,使得他绘画的剪裁和布局更加平淡宁静。既向古人学习,又不拘泥于古人的创作道路正初露峥嵘。

《传綮写生册》之石榴 朱耷

朱耷喜欢董其昌,他一生都没有停止过对董其昌的研究。董其昌是“文人画”的集大成者,书法绘画都受到禅宗的影响,淡泊宁静、潇洒自如、清淡悠远。董其昌的山水画,师法于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他的书法,师法颜真卿,仿东晋王羲之、王献之。他借用了佛家禅宗将文人画分为“南北宗”,董其昌一生推崇南宗文人画。

《传綮写生册》之蔬菜 朱耷

一流的眼力、一流的笔力、一流的耐力,非同反响的经历,所有的这一切,汇聚在朱耷身上,神奇的化学反应随着时间的陈酿而产生巨大的能量。每一部存世的作品,都是朱耷艺术道路上的光荣标记。

清顺治十八年(1661),顺治皇帝颁发了一道诏书,凡十六岁以上的男丁,都要纳税、当差。权力的触角进一步向寺庙道观延伸,规定所有的和尚道士都要登记,一一验明正身,包括本籍、俗名、年龄、所在寺观,由政府审核后统一发放合法的度牒,亦即身份的证明。如果没有度牒,就要驱赶到农村安插落户,附入丁册当差、纳税。

朱耷一直隐瞒着自己王室的身份。他知道,身份一旦暴露,他必有杀身之祸。在这样的政治形势下,他不得不放下住持的身份,悄悄离开生活了八年之久的灯社,一路投奔到师傅弘敏的耕香院。师傅知道他的身世,必会护他周全。

于是,灯社大名鼎鼎的住持传綮和尚,就这样消失在人间。

弘敏大师将朱耷安置在耕香院的后院,一个十分隐蔽的小房子里,就连一般的佛事,都不让朱耷参加。风头正紧,师傅怜惜这个才华横溢却又身世飘零的弟子,只希望全世界都能够遗忘他。

现实试图困住朱耷。然而,来自于现实的挑战越大,人的回应就越有力。这种有力被朱耷充分体现在了书法与绘画上。人间的生存环境是多么逼仄,唯有画纸里才会酣畅淋漓地活着。

在早期作品《藤月图》中,我们似乎可以读到朱耷当时的心境。

这是一个大大的特写。一轮硕大的明月沉沉坠落,一根枯硬错节的藤萝盘旋在上空。枯藤落月,再无他物。光明渐渐退下,黑暗统治世界,藤萝了无生机,只有它曲折生长的枝节还在。画面充满了悲凉之感、阴森之气,那是朱耷在悼念一个王朝的死去,一个王族的灭亡。

如何用寥寥几笔,表达出人丰富的精神世界?老子不是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吗?至美的乐音和形象到了最高境界,则是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反倒给人以无音、无形的感觉。

老子还说:“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大道至简,不仅是一种哲学的完美境界,更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那么画作呢,可不可以这样去体现?简,不仅是一种审美,更是一种能力!儒家与佛家思想在朱耷心中相互激荡变化,朱耷想在艺术上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藤月图》 朱耷

儒家是他的根魂,佛家则是他的庇护。从儒家的思想中,他悟到了天人合一和大道至简,而从佛家的思想中,他学会了静心和放下。

1666年,朱耷画有《墨花图》,这是他在耕香院为“橘老长兄”所作。画完之后,他又信手题了两句话:蕉阴有茗浮新梦,山静何人读异书

朱耷还曾经描绘过自己静坐参禅的情景:“窗明几静,焚香掩卷,每当会心处,欣然独笑。客来相与,脱去形迹,烹苦茗,赏章文,久之,霞光零乱,月在高梧,而客在前溪矣。遂呼童闭户,收蒲团静坐片时,更觉幽然神远。

茶香袅袅、檀香阵阵、书香沁人、墨香悠远,同时为文人、僧人、画家,这是朱耷最为珍视的一种生命状态,他的许多灵感,就来源于这样的孤独与安静。

在孤独中,朱耷自己面对自己。艺术家必须直面孤独。最终,朱耷会明白,孤独是生命送给他的礼物。

来源:翻开江西这本书

相关阅读

  • 怪才涂:人是环境体验的产物

  • 大半年了,副业合伙人,还在分享中。小钟分享了他的经验,为什么我让他分享呢?他比较稳,几乎每天有单。等他分享之后,我才知道原因,原来他以前在网络公司,做推广主管的工作,每天坐在电脑
  • 忆故|真人汪国真

  • 整理书柜,又看到那本蓝色的《汪国真抒情诗选》,我的心不由得一颤,如烟的往事在我记忆的荧光屏前闪现:大学时代,我认识了汪国真。他是一个以现代诗蜚声文坛的青年,住在北京西单大木
  • 老子《道德经》与向阳《善良密码》解读

  • 被称为“万经之首”的《道德经》(以下简称《道》)81章中,有40多处关于“善”的论述,有人甚至称之为是一部“善经”。把这部哲学逻辑思维的紫罗兰和形象思维的向阳花合起品味,有一
  • 家访,激发了学生向上的动力

  •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最完美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学校不仅仅是教孩子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育人的地方,教师在教书之外,也有责任关心学生的身心成长。每个班级总会
  • 张颂文的散文,登上高中语文试卷

  • 近日,网友爆料演员张颂文的散文《在心里点灯的人》作为现代文阅读题的材料出现在贵州省一模试卷上不少网友看完这篇文章后表示:“文采真的很不错!”还有网友@张颂文:“张老师过
  • 走“人生”的长途:鲁迅的窘困与坚毅

  • 在鲁迅先生短暂的一生中,有四十多年与屈辱、磨难、困厄打交道,但他不颓唐、不畏惧,多坚毅、多韧性,以其深邃独到的思想和冷峻犀利的文笔,终成二十世纪中国思想界、文学界一座令人
  • 岳阳“90后”小伙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

  • 近日,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6个小时的漫长等待,一袋308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顺利地从细胞分离机中取出,马伟夫成为了岳阳市第447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朱虹 曹雯芹:东方画魂八大山人(五)

  • 《八大山人画传》 朱虹 曹雯芹著黑白之间墨溢香,方寸世界显人生。苦乐,悲喜,是非,爱恨,善恶,生死,全都在这黑白之间。时隔十余年之后,八大山人(朱耷)再一次拿起了画笔。这支小小的画笔
  • 校企共育 课堂搬到项目现场

  • 零距离接触风力发电工作场景、现场聆听企业技术人员授课……日前,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2022级中车风电订单班26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赴企业项目现场开展实地参观学习。在中车
  • 江淮大戏院本周或启动前厅修缮

  •   古典建筑风格的江淮大戏院,在现代建筑映衬下尤为显目  本报讯 去年10月,本报报道了江淮大戏院完成十多年来首次外立面装修。4月9日,记者前往了解到,该院近日正着手推进内
  • 企业代表走进“秦创原”

  • 4月7日,临潼区新市街道组织辖区19家企业代表走进“秦创原”西部云谷参观学习。企业代表们首先来到西安迪科数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清控科创西部创新加速中心,详细了解了企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