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以解读斗拱开路 “斗拱爷爷”为古建筑推开网络大门

日期: 来源:金羊网收集编辑:金羊网

王永先演示斗拱模型

在王永先的努力下,地处偏僻的千年古物通过短视频传播焕发勃勃生机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谭洁文

图/受访者提供

“大家好!我是古建斗拱王爷爷,今天我们结合现场学习一下古建筑的屋顶……”视频里,73岁的王永先站在有一千年历史的太原晋祠圣母殿旁,向全国网友讲解这座古建筑的屋顶构造。他穿着熨烫平整的深蓝色中山装,戴着黑框眼镜,头发精神地梳到脑后,语调铿锵有力,不疾不徐。

这可不是一段普通的古建筑教学视频。在抖音平台,王永先录制的《零基础开始学习古建筑》短视频合集,共获得超160万次播放;他的抖音账号“古建筑斗拱学堂”粉丝超过10万,为古建筑这个冷门领域带来了不少流量。

在王永先的努力下,地处偏僻已有几百上千年历史的古建筑通过短视频传播焕发勃勃生机。王永先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得懂古建筑,爱上古建筑。

古建筑中的斗拱结构

以解读斗拱开路

什么是斗拱?斗拱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有的建筑结构,位于立柱和横梁的交接处,从柱顶上“探出”一层层弓形的承重结构,为拱;拱与拱之间垫上方形木块,为斗,合称斗拱。

和现代建筑不同,古建筑主要靠木头构架而成,结构复杂,构件多样,提升了这门学科的学习门槛。宋代《营造法式》是流传最广的古建技术专著,由于它使用了文言文,书中绘制的工程图和名词术语晦涩难懂,外行人读起来并不容易。“当年梁思成先生刚刚拿到这本书时,也说这是一本天书,很难读得懂。”

在王永先看来,要让更多人开始了解冷门的古建筑知识,斗拱结构是一个合适的突破口。“我觉得斗拱是古建筑最常见的结构,从斗拱的学习慢慢循序渐进、逐渐扩大,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就能掌握古建筑的一些营造特点。”就这样,王永先有了“斗拱爷爷”的称号。

为了让网友们更直观地了解斗拱结构,王永先专门制作了一套可拆卸的1/15木制斗拱模型——这套模型按照古建筑真实结构比例和榫卯关系,用古建筑的营造手法制作而成,可以从顶部拆卸到底部,再一件件组装上去。在拆卸过程中,王永先会把每个构件在镜头前360度展示。

“我们了解一座古建筑,最好的方法就是解剖它。这就像了解人体一样,你想知道人体里的骨骼血管,解剖人体就明白了。”

这套斗拱模型看起来小巧,却花了王永先不少心血。他不是专业木匠,只能自己找一些废旧木料刨一刨锯一锯,时常把手磨出泡划出血,花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才做成。从事了多年的古建筑修复工作,王永先对这些伤口毫不在意,“这在工作中都是难免的。”

斗拱模型带来的教学效果奇佳。看了讲解视频的粉丝告诉王永先:“我以前一直都没有弄明白的问题,经过老师讲解,茅塞顿开。”发出这样感慨的人,有些是古建筑爱好者,有些甚至是建筑专业的学生。

年轻时的王永先“爬梁上架”测量古建筑

与古建筑的缘分

王永先能得心应手地绘制斗拱模型,得益于他三十多年的古建筑修复经历。

他与古建筑的缘分从记事时就开始:生长于古建筑之乡山西,小时候走亲戚、去乡下玩,几乎每个村每个乡里都能见到古建筑。“上天和老祖宗对山西好像特别眷顾,这里有超过28000处古建筑的遗存。”王永先自豪地说道。

幼时的王永先分不清这些古建筑哪些是宫殿、戏台和佛寺,只跟着长辈统称它们为“大庙”。小时候去山西朔州游玩,经过始建于唐高宗时期的崇福寺,他只觉得“这个庙挺壮观的”,看到这座寺庙的梁架歪散倾斜,“我当时想,这么大的庙,要是倒塌了有点可惜。”

20世纪70年代初,他加入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建筑史等专著,王永先发现自己身处历史的富矿中。“随便一个‘破破烂烂的小庙’,都可能是八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建筑。值得我们文物工作者花大力气保护它、弘扬它、研究它。”

加入工作之初,王永先参与了山西全省的文物普查。一个乡一个县地跑,地毯式地进行了七八次文物普查,基本摸清了古建筑的家底。普查工作让他意识到古建筑修复工作的紧迫性:古建筑并不是一件单件的文物,而是由几百上千件文物复合组成,这些文物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附着于文物建筑这一载体之上,由歪歪的梁架支撑着。“你如果抢救下来,这方面的历史、文化也就保存下来了。一旦整座建筑毁了,就什么都没了。”

然而,修复一座古建筑并不容易。修缮前,王永先要对古建筑进行测绘:建筑整体的正立面侧立面、梁架的解剖图、每个构件的长宽高和裂缝宽度,都要亲手测量绘成草图,为接下来的修缮工作作准备。由于条件有限,王永先时常靠着一把两三米高的木梯爬上梁架测量;若是遇到四五米高的古建筑,他就靠着“飞檐走壁”的绝技,“像猴子一样爬梁上架”。梁架上的灰厚达一两寸,“经常一头灰一头土的像土地爷一样下来,眼睛鼻子都分不清”。

遇到雨季,抢救古建筑的工作就更为紧迫。1996年夏天,王永先收到了一份从山西晋城发来的抢险报告:受雨水连日冲刷,晋城泽州青莲寺所在的土坡已经开始塌落,塌陷处离寺庙的基地仅有两三米,“眼看着石块往下塌了,发出哗哗的声音”。寺庙里还放有极具历史价值的唐代彩塑。王永先连夜驱车赶到现场,监督工程队把塌毁的地方用泥土回填夯实。在现场待了三四天,看到险情得到遏制,心里才松了一口气。

王永先在古建筑现场

没有围墙的课堂

2000年,王永先从山西文物局退休,闲暇时在大学教授古建筑课程,也主导或参与了一些相关学术著作,出版了《唐五代木构建筑实例》《山西古代彩塑品赏》等书籍。按照读课本、看PPT的传统授课方法讲授《营造法式》时,有许多学生反映记不住构件的结构。“讲了半天,好多对不上号。勉强记住了,但是这个构件的华栱在哪?结构起什么作用?这些都记不住。”

看见短视频和直播在全社会风靡,王永先想到,是不是该改变传统的古建筑教学方法,尝试用短视频的方式授课?借助短视频的传播力,是不是能让更多人了解古建筑这门学科?

在学生和女儿的鼓励下,王永先创建了古建筑空中大课堂。在短视频里,王永先结合古建筑文物现场、自己制作的构件模型和现场绘制解剖透视图,为无法亲临现场的网友科普古建筑知识。这个“空中大课堂”没有界线、没有限制、没有围墙,让更多年轻人和不了解古建筑的人可以接触到古建筑知识。

系列视频的传播效果有点出乎王永先的意料。“一开始我是抱着尝试的态度拍短视频的,几分钟一个视频,鼠标点一点就上传了,想不到一夜之间就有几万人观看。”王永先坦言,这样的传播范围远大于传统的专著和论文。

在拍摄视频之余,王永先还喜欢和粉丝互动,翻阅他们的留言。有的粉丝留言:“王老先生对古建筑工作兢兢业业,70周岁还在工作,敬业精神可嘉。”也有粉丝表示,看了王爷爷的视频后,对古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有家长带着孩子一起看,甚至越来越多人表示,希望大学增加古建筑专业。

王永先对粉丝们的热情既惊喜又欣慰。“这是对我的肯定,同时也是对古建筑文化传播工作的肯定。我能够为提振文化自信、传播祖国伟大的古建筑文化尽一点绵薄之力,感到非常欣慰。”

有本版新闻线索 请扫码加群报料


相关阅读

  • B站终于找回了当年“贪玩”的自己

  • “破圈”重要,重新唤醒站内游戏用户的潜在价值亦重要,游戏营销这座“金矿”,终于到了大规模开采的历史时刻。‍‍‍‍‍‍‍‍‍‍‍‍‍‍‍‍‍‍‍6月1日,B站在盘前发布了202
  • 科普中国“科普短视频创作联合行动”征集启事

  • 为迎接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和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的到来,由“科普中国”平台与中国科普网共同发起的“热爱科学 崇尚科学”科普短视频征集活动日前已正式启动报名。作为
  • 华为VR弹幕分流专利获授权

  • 科技边角料获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的“弹幕播放方法、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专利日前获授权,能对弹幕进行分流,减少弹幕高峰压力,提高视频内容的观看效果。天眼查App显示,该专
  • 阅读量高达1.2亿!竟然是摆拍!当事人被行拘

  • 近日,一条连云港“女子输液被陌生男子拔针扎进水桶”的视频上了热搜6月1日连云港市互联网举报中心发布通报:视频系摆拍当事人被行政拘留▲摆拍视频截图。视频显示,一女子正在输
  • 今天,保山公安喜获2个全国奖项!

  • 这是一场大V云集的警界盛会这是一次跨越千里的学习交流6月1日,由人民公安报社、安徽省公安厅指导, 中国警察网、合肥市公安局主办的第六届警务视频发展研讨会在安徽省合肥市举
  • 短视频的五道菜,探究Z世代的“精神食谱”

  • 近日,由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和上海文学艺术院共同主办的短视频创意、拍摄与创作培训系列讲座之“Z世代精神食谱——年轻人在线视频观看新趋势”,在上海文艺会堂举行。短视频作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河北隆尧:小小蒲公英 播撒致富路

  • 近日,位于河北省隆尧县大张家庄乡大张家庄村的河北捍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员工在蒲公英茶生产线工作。隆尧县大张家庄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采用“党支部+公司+农户”模式发展
  • 警惕!潜伏在农民合作社名义下的非法集资

  • 农民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
  • 苏东坡的清秋梦

  • 苏东坡是中国文人的天花板,多才多艺,诸艺兼善,而且登峰造极,每一项都玩出了高难度。但他一生蹭蹬,仕途坎坷,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级倒霉蛋。有一句俏皮话概括了他的一生不利:苏东坡
  • 田间地头见作风

  • 麦熟一晌,龙口夺粮。尤其是刚刚经历了严重的阴雨天,“抢天夺时应收尽收确保颗粒归仓,齐心协力守护种子安全粮食安全”,“三夏会战”成为我市各级各部门的当务之急头等大事。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