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委编办聚焦民生领域部门职责界定这一“小切口”,探索“职通民声”工作法,依法界定职责边界、深入推进源头治理、强化履职监督问责,助力打造倾听民声,关切民生,真心解决困难、热心赢得满意、忠心为党分忧的惠民热线品牌。
编制“一张清单”,精准界定职责边界。以现行法律法规、部门“三定”规定、权责清单为依据,编制《“职通民声”—临沭县民生领域部门联动履职清单》,明确23类152个民生事项的主办单位、协办单位和联动单位,解决了民生领域高频事项“由谁干、干什么、怎么干、怎么配合干”的问题,实现了机构职能与民生诉求的精准对接。建立县直部门职责分工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对职责边界不清、存在管辖争议的高频诉求事项,及时召开联席会议研究会商,逐一厘清职责权限、明确管辖主体。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以来,共召开协商会议8次,解决托育机构、商业场所噪音治理、预付式消费等争议事项21项。
健全“一套机制”,提升工单办理质效。加强与县12345热线办的信息交互,聚焦部门单位解决诉求、照单履职、根源治理情况,开展民生领域部门核心职能运行专项监管。根据部门工单办理情况,深入分析部门单位在履职过程中存在的堵点、卡点、盲点,通过“一对一”监管评估、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推动各级各部门对照职责找准定位,优化内设机构职责任务,完善为民办事流程,以解决个案为切入口带动批案高效解决,从个体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例如,针对“飞线”治理问题,县城管局切实履行市容市貌管理职责,牵头制定《临沭县“飞线”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会同发改、住建、属地镇街、消防等部门单位,协调供电、移动、联通、电信等权属企业开展“飞线”清理专项行动,2个月的时间内完成82个社区治理,治理“飞线”安全隐患2350余处。
强化“一项监管”,促进部门高效履职。健全履职责任追究机制,会同纪委监委、组织人社等部门出台《临沭县民生领域部门单位协作配合监督问责暂行办法》,压实主办单位、协办单位、联办单位在群众诉求办理过程中的责任。对推诿扯皮、敷衍应付、弄虚作假、态度冷横等造成不良影响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由纪检监察、组织人社、机构编制等部门依纪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对因不可抗力、难以预见等因素造成工作失误、拖延的7种情形予以从轻问责或免责,切实摆脱问责顾虑和考核焦虑,松绑减负、轻装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