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是一种传承于冥冥心灵深处,承载着厚重文化底蕴的“味道”。正所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武威民勤,年尾最后一顿饭叫“装仓”。“装仓”必须吃肉,这是对一年辛勤工作的祝贺和犒劳,也是对来年继往开来的祝福和希冀。一锅香气四溢的民勤“装仓”羊肉拉开了过年的序幕,也是春节的重头戏。
2022年底,民勤县东湖镇下月村的100多户村民搬进了期盼已久的新房子,在新房子里过第一个年,是件大事,大家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宰年羊是头等大事。
村民们贴对联、挂灯笼 周旦 摄
因为长期在外工作的儿子回家过年了,家里93岁高龄的母亲依然身体康健,下月村五社的徐创红、张淑兰夫妇忙的不亦乐乎,他们宰了一只羯羊,精心挑选了羊身上最好的月牙骨肉,做为除夕的“装仓”羊肉。
煮“装仓”羊肉 周旦 摄
“杀了个羯羊,准备过年装仓,自家养的羊,肉特别鲜嫩,月牙骨这块是最好的肉,我们装仓时,每个人都要吃一份,吃了就意味着团圆。”徐创红说。
“对于我们常年在外奔波的人来说,每当节假日的时候就是想家的时候,尤其想念妈妈做的味道,回家过年是我们最高兴的时候。在我们这,除夕夜要装仓,装仓其实就是吃年夜饭、团圆饭,我们装仓就要吃羊肉,爸爸精挑细选的最好的肉,经妈妈的精心烹饪,我觉得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味道。”徐创红儿子徐乐说。
徐乐和母亲一起包饺子 周旦 摄
“婆婆今年93岁了,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不能吃太硬的,我就剁了羊肉馅的饺子,多放了些肉,让老人多吃点,吃舒服,开开心心过大年。”张淑兰边包饺子边说。
和父亲一起贴对联、挂灯笼、贴福字,帮母亲拌凉菜、包饺子,徐乐也没闲着,能和家人团聚,一起“装仓”,这或许就是在外游子最幸福的事。
过年,就是一家人一个都不能少,那浓浓的亲情也就是那最浓厚的年味,就像一坛陈年老酒,无论时光怎样流逝,始终在心底里散发着醇浓的幽香,让人对过年有了一种怀旧,一种追忆。
除夕夜“装仓” 周旦 摄
年是中华文化的浓缩,年是中国人抹不去的心结,中国年俗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风情。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春节绝对是一年当中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忙忙碌碌了一年,除夕夜能和家人一起“装仓”,话收获、祈平安,这就是幸福。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过年不仅仅是一顿饭,一挂鞭炮的形式。离家越远,越是想念家的温暖。在外努力工作也是为了有一个更好的家。虽然准备“装仓”是又累又辛苦,但都是值得的,因为家人们能欢聚一堂,共享一年来的收获,这就是“装仓”最大的意义。
记者:王希丽 周旦 杨燕
编辑:裴艳春
责任编辑:陈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