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这30 条原则很有用,能帮助你认清这个世界

日期: 来源:36氪收集编辑:36氪

编者按:这个世界有很多不对的地方,你大概知道那是不对的。但是却只能停留在表面上。比方说,都说现在的学生很卷,成天被考试禁锢住天性,但你却找不到其根源是什么。如果你知道用一条更高维度的原则去审视的话,这种现象就很容易解释了。本文就收集了30条这样的原则,能够帮助你认清这个世界很多现象的本质。文章来自编译。

有几个人告诉我,我的 40 个有用概念的列表太长,所以我决定将它们减少到 30 个,这将使我能够更有选择性,并以数量换取质量。

这里精心总结了 30 个有启发性的概念。 20 条之前已发布在 Twitter 上,但最后 10 条仅供你参考。一如既往,这些想法不是生活规则,而是思考的食粮。单击每个标题以了解更多信息。

1.古德哈特定律(Goodhart’s Law):

一项指标一旦变成了目标,它将不再是个好指标。

自从学校开始把考试成绩当作目标之后,慢慢地学校不再教孩子们如何过上充实的生活,而主要是教他们如何通过学校的考试(另见:坎贝尔定律)。

2. 霍特林定律(Hotelling's Law):

随着时间的推移,竞争对手之间的产品(汉堡、流行歌曲、政党)往往会变得越来越相似,因为创作者会抄袭更成功的竞争对手去复制对方的成功,并窃取对方的客户/受众。

而自相矛盾的是,这反而增加了与众不同的价值。

3. 黑若斯达特斯名声(Herostratic Fame):

很多人宁愿被人讨厌,也不愿默默无闻。在古希腊,赫斯特拉图斯烧毁阿耳忒弥斯神庙纯粹是为了让别人能记住他。现在,我们有“讨人厌的网红”(nuisance influencers),这些人纯粹是为了自己能红而实施犯罪或骚扰他人。

4.西格尔定律(Segal’s Law):

“戴一块手表的人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戴两块手表的人永远也无法确定现在是几点钟。”

古代社会遵循的都是单一的叙事方式。而现代社会则充斥着各种相互竞争、不一致的叙事。如果缺乏信任的话,更多的数据不会让我们更加了解情况,反而会变得更加困惑。

5.阅读衰退:

我们的文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但大家的阅读量却越来越少,而且还将写作外包给聊天机器人了。这是很危险的,因为语言是思想的基础,如果你的读写能力不行,你的思考也好不到哪里去。

6. 初学者的气泡效应:

你认为你已经知道的东西是不可能学会的。

——埃皮克提图

最无知的人不是那些一无所知的人,而是那些知道了一点东西就产生了自己什么都懂的错觉的人,并因此扼杀掉自己的好奇心,禁锢住自己的思想。

7.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

在工作能够完成的时限内,工作量会一直增加,直到所有可用时间都被填充为止。不管任务大小,一般来说你给任务留出多少时间都会精确地用完,因为留出的时间越多意味着想得越多,拖延越多。

其底层原理叫做诱导需求,可以适用于许多其他资源:软件会扩展直到内存用完(沃斯定律)、患者会不断入住直到医院床位住满(罗默定律)、能源消耗会不断扩张直到耗完供给(杰文悖论)、道路修得再宽也会被车辆塞满(布雷斯悖论)。

8.本福德争议定律(Benford's Law of Controversy):

我们往往会用情感来填补信息的空白。我们害怕所不理解的事物,热爱被我们浪漫化的事物,等等。因此,最能激发人们热情的往往是他们最不理解的事物。

9. 空想性错视(Pareidolia):

你想找什么,就会看到什么。

千古以来,生存对偏执狂(妄想、多疑)是有偏爱的——那些能够从最模糊的轮廓当中辨别出掠食者的人。我们从这些幸存者那里继承了这种过度活跃的模式检测能力,这种能力曾经把我们从狮子口中拯救出来,但现在却诅咒我们即便望向天空也能看到狮子。

10.安全主义:

在美国学校因部分孩子过敏而禁止进食花生之后,更多的孩子因缺乏接触到花生而患上了花生过敏症。我们对孩子的保护措施越来越多,却只会让他们更容易受到伤害。安全措施过当反而是危险的。

11.思考恐惧症(Phronemophobia):

据威尔逊等人(2014)的研究发现,如果人能做的事情只有两个选项,要么思考,要么电击自己一下的话,大家往往会选择电击自己。我们当中有很多人对思考是如此的恐惧,以至于我们宁愿做点伤害自己的事情也不愿什么都不做。

12.序列位置效应:

我们往往能记住开头(首要效应)和结尾(近因效应)的东西而不是中间。所以,如果你做的东西有开头和结尾的话,请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这两个地方。

(奇怪的是,这种偏见也影响了大语言模型,但目前还没有人知道是什么原因。)

13.许可效应:

相信自己是好人可能会让你做出不好的行为。那些自认为有道德的人较少担心随后的不道德行为的后果; 因此,更有可能做出不道德的选择和不道德的行为。不道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以为是的德性。

14.偏好伪装:

指个体在公共场合为了避免社会压力或其他原因,故意表现出与其真实偏好不符的行为或态度。因此,不管形式如何:通过冒犯别人或者威胁要进行审查的形式,对别人的言论进行惩罚到头来换来的就只有欺骗。

15. 极端当典型(Nutpicking):

网络上面的那些政治辩论会拿敌方最古怪的成员作为目标,然后将其作为该群体的典型来呈现,好让对方看起来是个疯子。

文化战争本质上不过是双方都在嘲笑对方的疯子罢了。

16. 道德污染:

我们表现得好像坏名声会传染一样,仅仅是因为接近被贴上不道德标签的事物本身就被认为是不道德的。品牌与那些被认为不道德的人断绝关系,不是因为他们重视道德,而是因为他们担心受到对方的污染。取消(Cancellation)其实是道德隔离。

17.KISS原则:

一切的设计都在逐渐被去繁就简,因为简单就是容易、安全;越少就越没有冒犯或辩解的余地。但这种猖獗的极简主义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的文化正在失去独特性与身份。

18. 宇宙白痴原则: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有时候担心自己是白痴的人,一种是真正的白痴。

换句话说,要想表现得不那么白痴,最好的办法是把自己当作一个白痴。

19. 愤世嫉俗的天才错觉:

大家普遍认为愤世嫉俗的人更聪明,但大量研究表明其实这样的人往往更愚蠢。犬儒主义不是智慧的标志,而是智慧的替代品,是一种无需行动或思考即可保护自己免遭背叛与失望的方法。

20.拳击手的孩子悖论:

每一代人都想让下一代过上更好的生活,但这剥夺了他们的下一代经历磨难的机会,而塑造品格需要经历磨难。我们在不懈地追求更多便利的过程中,是不是注定会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变得更软弱了呢?

21.替代假说:

我们生来就有信仰,所以当我们干掉旧的神时,就会创造新的神来取代他们。新无神论(New Atheism)催生了无神论+(Atheism+),一种致力于“社会正义”的准宗教。在宗教消退留下的精神空虚当中,许多人现在开始崇拜“觉醒”,以及新的原罪(白人)与圣三一(多样性、公平性、包容性)。

22. 歧义厌恶:

大家往往是觉得结果的不确定要比糟糕的结果更难以忍受。 De Berker 等人 (2016) 发现,两组受试者一组被告知自己受到电击的可能性很小,另一组则明确告诉他们会受到电击,结果第一组反而表现得压力更大。

23. 语义化的停止标志:

怎么结束讨论?方式之一是把描述伪装成解释。比方说,“邪恶”这个词被用来解释行为,但其实这只是行为的描述。这不是通过建立理解而是通过扼杀好奇心来解决问题。

24.牙刷问题:

心理学家对待理论的态度就像对待牙刷一样。有自尊心的人没人愿意利用别人。在自尊心以及职业压力的刺激下,理论家过度依赖自己的理论,因此经常会无视最好的模型,甚至更广泛地应用自己的理论,直到那些理论变得面目全非。

25.弗格森效应(Ferguson Effect):

“黑人的命也是命”(BLM)运动对警察的妖魔化导致警察减少了在黑人社区的活动,进而谋杀率飙升,反而造成数千名黑人失去了生命。 BLM 活动人士坚称这种效应是错误的说法,但最近的多项研究,比方说 Cheng & Long (2022) 与 Campbell (2023) 的研究表明确实存在这种效应。

26.新奇事物综合症(Shiny Object Syndrome):

我们之所以会被新鲜事物所吸引,是因为在我们的进化史上,新信息往往是很重要的。但现在不同了,因为 99% 的新信息都是点击诱饵,是为了利用新奇事物对我们的吸引力而大量炮制、匆忙发布的。因此,不要再追逐新鲜事物了,去寻找能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信息吧。

27. 议程设置理论:

大多数时候,新闻当中发生的事情实际上并不重要,只是因为那些事出现在新闻里面了才显得好像很重要。公众的谈论一般都以媒体报道为基础,让人产生了这条新闻最重要的印象,而实际上这只是少数编辑选择出来并被大众不假思索地放大的内容。

28.同情心消退:

“一个人的死亡是一场悲剧,一百万人的死亡只是个统计数字。”

如果有人发起了两项慈善呼吁——一项是基于饥荒的统计数据,另一项则是聚焦在一个饥饿的女孩身上——大家捐给那女孩的往往更多。

我们的大脑没法掌握大的数字,所以我们是通过故事而不是统计数据来了解世界。我们会被剧情打动,却对数据无动于衷。

29. 是——该死效应(Yes-Damn Effect):

你满怀热忱地答应了未来的计划,可真到了那个时候,你往往却后悔。

未来似乎是个不一样的世界,遥远,海量,所以你用计划塞满未来然后就束之高阁,把责任推给未来的自己。

问题是,未来的你跟现在的你可能会很像。所以,如果你今天不想做一件事情的话,就别答应下个月再做。

30.生成效应(Generation Effect):

如果你确实想理解一个主题,不要去看,而是要写出来。对于将点连成线并牢牢记住来说,解释一个东西的行为要比被动地去阅读这个行为帮助作用更大。

这也是我要列出这些清单的一个重要原因!

译者:boxi。


相关阅读

  • 名家读写课 | 父子同为作家的秘诀,就在这套书里

  • “一门三文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句诗指的是苏洵、苏轼、苏澈父子三人,他们都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合称“三苏”,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从古到今,中国文坛
  • 别样年味·回家丨家,幸福的港湾

  • □ 图/文 本报记者 王洋“去年本想着回家过年,可雇主这边有特殊情况,去年就没有回家过年,今年初步定下腊月二十九回家,因为今年我儿子结婚了,头年要回家过年的,总不能家里连个长辈
  • 别样年味·回家丨回家是为了来年干劲更足

  • □ 图/文 本报记者 阮兴时有一种幸福,叫回家过年,有一条路,叫做归途。在北京首开寸草金融街养老院工作的吕梁山护工范美平,站好护理老人的“最后一班岗”后,即将踏上回乡之路。今
  • 龙年新春话信心——看我给你们带了啥?

  • 随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很多人开始踏上回家的旅途。一个个满满登登的行李箱,成为车站里亮丽的风景线。这些行李箱里到底装了些什么?龙年新春话信心,展望新的一年,大家又有哪些
  • 过年了,把自己“扫干净”的人,越过越有福气

  • 一个人最大的魅力,不是表面的光鲜亮丽,而是内外兼修的干净。正如诗人顾城所说:“一个人应该活的是自己并且干净。”观察我们身边那些保持好状态的人,莫不把“干净”作为自己的人
  • 怎么拍出有“年味”的照片?

  • 春节是一年之中最受人们重视的传统节日,不管身在何处,都会在春节与家人团聚,家人们在一起热热闹闹地过年。春节自然也少不了拍照,这几个技巧让你拍出有“年味儿”的照片。01人文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这30 条原则很有用,能帮助你认清这个世界

  • 编者按:这个世界有很多不对的地方,你大概知道那是不对的。但是却只能停留在表面上。比方说,都说现在的学生很卷,成天被考试禁锢住天性,但你却找不到其根源是什么。如果你知道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