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巡礼 | 凝心聚力,守正创新,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日期: 来源:广东医科大学收集编辑:广东医科大学

编者按

为努力答好“教育强国建设,广东医何为”的时代答卷,全校上下以迎接新一轮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现推出“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巡礼”系列专题,持续分享各学院、教学部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中的举措与成效、特色与优势,共同推动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本期展示的是第一临床医学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成立于1995年,前身是临床医学系,是广东医科大学办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品牌最响的学院,是广东省首批高水平临床医学院重点建设学院。学院建有4所直属附属医院、7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1所非直属临床医学院等临床教学基地,其中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是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临床技能考试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广东省首批高水平医院。

学院秉承“立志立德、求真求精”的校训,坚持“德为先、厚基础、强实践”的专业理念,构建了本、硕、博、博士后及毕业后继续教育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2015年5月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9年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有效期6年。2021年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学科。

开设有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儿科学、护理学和助产学等专业。目前在校生共9570余人,其中本科生7490余人、硕士生2017人、博士生66人。建院以来向社会输送了3万余名高素质医学专门人才,粤西地区医疗骨干70%以上来自本院,更涌现了一批全国劳模等荣誉获得者。




坚持党建引领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第一临床医学院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学院的基础和优势,积极整合优势资源,实施“12345”党建引领行动计划,着力推进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与教育事业深度融合发展,不断完善“三全育人”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获评广东省首批高水平临床医学院重点建设学院,学院团委荣获“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学院获批广东医科大学“三全育人”示范学院建设单位。

学子在“青春忆百年 红色经典传”大学生党史知识竞赛决赛中获得第一名

临床医学专业获评国家一流专业,学院牵头的整合课程改革顺利推进,参加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得三等奖,取得新突破。获评全国巾帼建功标兵1人、广东省教学名师1人、广东医科大学师德标兵2人。

5名师生先后捐献了造血干细胞,2人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29名医学生应征入伍强军报国,每年约200名优秀学子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生总体就业去向落实率达95%以上,升学深造率达40%以上,就业质量实现了专业匹配度高和学生满意度高的“双高”目标。

聚力改革创新

促进内涵式发

学院坚持内涵式发展,坚持以本为本,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一是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虚拟仿真教学、3D高清转播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教学方法改革,促进教与学紧密结合;二是推进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设了“卓越医师班”“特色创新班”小班式教学;三是优化了课程整合建设,建立以“人体器官、系统和疾病”为主线,合理归并、整合基础学科、临床学科、医学人文科学的相关课程,增设跨学科综合性课程,构建充分体现医学人才成长规律的课程体系;四是推行医教协同育人模式改革,充分使用临床教学基地资源,通过实施“六化四统一”的教学质量保障措施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五是从“院-师”“生-师”和“师-师”三个层面加强日常教学督导、学生评教、教研信息沟通交流工作力度,建立了相对完备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学院“双万计划”建设初见成效,现有国家一流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3个、校级一流专业1个。依托临床医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 ESI 排名前 1%的优势学科,带动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儿科学一流专业建设,麻醉学、医学影像学获批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儿科学获批为校级一流专业建设;依托护理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推进助产学一流专业建设。近三年获评省级教学团队1个,获省级教改课题17项、校级教改项目50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6项,主编、参编出版教材7部。

现有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10门,校级一流本科课程25门。建设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录制了14门课程约800多个视频,时长超过12100分钟。重新修订85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引入多个课程资源平台,自主建成并开放选课的在线课程493门,通过自建或引用优质资源的方式创建试题10万余道。建设课程思政、临床小讲课、临床典型病例等微课资源208个。引入优质网络通识课程120门并免费向学生开放。

完善育人体系

涵育学生全面发展

学院以获批“三全育人”示范学院建设单位为契机,着力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和育人体系,积极构建“大思政”育人工作格局。

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出台《第一临床医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统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督促落实“一课双责”,发挥专业教师课程育人主体作用,鼓励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开展课程育人项目研究。共立项资助学院课程思政建设专项项目18项和2个教学团队。经过培育,共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堂3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堂4门。

积极推进实施“人心向学工程”。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风建设活动,如开展“临床技能大赛”“新生急救技能大赛”“人体彩绘大赛”等医学特色活动;结合学院“医路领航”工作室特色品牌,开展考研、四六级考试经验分享会;成立学业领航员团队,进行假期补考辅导,对学习薄弱的学子提供学业帮扶;开展大一大二结对子学业共进计划;开展开学早起、21天英语养成计划活动;开展期末咨询周活动、暑期学业提升计划、优秀校友讲坛、考风考纪教育等,弘扬“学在广东医”的良好校风学风。设立本科生临床导师,带领学生早接触临床,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了解,增强学习体验与学习积极性,助力学生的自我发展和专业素质发展。同时,积极发挥三个书院的作用,联合推出系列向上向善向美活动,共同营造人心向学的良好氛围。近三年共有25名学生获得校长奖学金,52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914名学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毕业生四级英语通过率达到93.7%以上,六级通过率接近70%。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得一等奖7人、二等奖32人、三等奖61人。

扎实开展“双创”教育。结合学院医学专业特色,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充分结合,开展“科研项目经验分享会、学术沙龙、创新创业院级答辩赛、科研助手招聘”科研月活动,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创新创业比赛,着力培育学生临床思维和科研思维。近三年,学院组织超过2000人次的本科生参加各项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有超520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立项或奖励。在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项目申报中,学院获重点项目立项6项、一般项目立项6项。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中,获国家级项目立项9项、省级项目立项28项。在第十三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共有2支队伍获得省赛银奖。在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赛道华南赛区中获二等奖1项。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高教主赛道中,学院林浩雯、梁禧健等14名同学的项目《微学小助——基于云开发的在线学习平台》获得省赛铜奖。共有80多名学生在SCI期刊发表英文论文,其中王涵、田文联合团队撰写的论文《Targeting ferroptosis-based cancer therapy using nanomaterials: strategies and applications》发表在期刊《Theranostics》。

着力打造实践育人品牌。积极开展医学+社会实践系列活动,推进实施“校地共建计划”,打造医学专业实践育人活动品牌,促进医学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深度对接,实现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实践操作、医学人文、思政教育、社会认知、科研伦理的“六融合”,提升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医学生仁爱之心、人民情怀和担当意识,引领医学生全面发展。近三年共有1272名学生组建52支国家级、省级立项志愿服务队前往偏远地区,投身支教、医学科普、环保等志愿服务工作,服务群众59878人次,累计志愿时长 62006小时,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优秀实践团队等国家级奖项24项,“益苗计划”—广东志愿服务组织成长扶持行动暨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持续扶持项目等省级奖项11项。2023年学院142个学生团支部与霞山区内52个村(社区)团支部精准结对,从大一到大三的所有班级4000多名医学生全员参与。同时,遴选出十名优秀学生担任基层团支部兼职副书记,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深度参与社区基层治理,让大学生社区实践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元。

赋能队伍成长

提升育人能力

学院以“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大先生”主题活动为抓手,积极推进团队建设及师德师风建设,着力提升学院辅导员及教师队伍能力和素质。

积极开展“辅导员赋能计划”,努力搭建知名老师面对面、年长老师手把手、年轻老师肩并肩的辅导员成长与发展的平台,多措并举提升辅导员的理论水平、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通过主题教育、专题学习及学习强国平台自觉学习等方式,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组织到徐闻县角尾乡解放海南岛战役渡海作战陈列馆、湛江市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展馆和金牛岛红树林片区等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增强团队精神和党性修养。通过开展线上云学知识培训、线下沙龙等方式,加强专业学习和工作经验交流。选拔了154名青年教师扩充思政工作团队。联合学工部对工作十载及以上的辅导员颁授荣誉奖杯。加强对辅导员工作室的资助和建设,建有省级工作室1个、校级工作室2个、院级1个。鼓励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以赛促学,林枫老师在学校党团课大赛及学校第九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中斩获一等奖。

积极实施“双师队伍”打造提质工程,落实“领导教授进课堂,共为教学领好航”,引导高水平临床医师从事临床和基础教学工作,提高育人意识,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立了临床教师发展中心,实施“启航计划”“导航计划”“领航计划”,实施“分阶段分层次”教师能力培养方案,启动学院一流课程梯队建设,注重课程思政项目培育。开展青年教师融入学生、高年资教师引导学生的师生深度融合,实现教学相长。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将职业道德修养作为教师聘任、晋升和绩效评定主要依据。开展TEAM进阶式训练,推进“基本技能训练、综合能力拓展、示范引领迁移”能力培训,培育优秀临床师资,搭建教师成长服务体。

近三年,学院教师团队和辅导员队伍屡获佳绩,获得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广东高校学生工作案例一等奖等各级各类奖项30余项,获评广东省教学名师1人、学校师德标兵1人,获评学校第二轮“学科攀锋党员先锋岗”创建对象9人、首批“百个标杆基层教学组织”3个,获评校级教学基地优秀带教老师和兼职班主任31人,评选院级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30人。

信源 | 第一临床医学院

编辑 | 张文慧 陈瑶瑶 邹静雯

责编 | 陈瑶瑶 周   圆

复核 | 陈瑶瑶

审发 | 冯锦山

相关阅读

  • 【榜样】李华:做自己热爱的事、追求内心的宁静

  • 【编者按】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深耕思政教育、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他们矢志科技攻关、取得重大创新成果,他们扎根基层一线、托举学生成才梦想,他们创新教学方法、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 第二届西京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师生作品展开幕

  • 翰墨飘香展芳华,情洒笔墨写青春。11月14日,复兴之光——第二届西京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师生作品展开幕。自即日起,展览将持续至11月17日。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张文隆主持作品展开幕
  • 这门课,告诉你“失败”也充满意义

  • “仪器分析”是面向药学专业二年级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2022年,药学院教授李嫣从郁韵秋教授手上捧过接力棒,成为课程主要负责人。团队里,李嫣和姜琳琳、方小泥、曾湖烈、邹艳
  • 我国首台高能非弹性中子散射谱仪在东莞揭牌

  •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高能所”)与中山大学(以下简称“中大”)共建的高能非弹性中子散射谱仪(以下简称“高能非弹谱仪”)在位于东莞松山湖的中国散裂中子源(CS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河南周口:“三川社工”用心呵护农村留守老人

  • 志愿者在西营行政村对老年人进行心理疏导。周口日报全媒体记者 牛思光 文/图为关注和改善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状况,11月14日,河南省周口市三川社工义工服务中心联合周口市家
  • 融媒· 见证丨地铁“大脑”,济南造!

  •   拍摄时间:11月15日  拍摄地点:山东交控科技有限公司  拍摄内容:为地铁运行造“大脑”  11月14日,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发布了一则公告:自11月19日零时起
  • 江南名士|花落春仍在:国学大师俞曲园传奇

  • 原作者:张南风注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苏州平江区人民路的边上,有一条叫做“马医科”的小巷子,略显狭窄,安静平淡,巷子往里有一个小园子。由于整体走势呈现为弧线,因而被命名为“曲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