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来源:保山新闻网收集编辑:保山新闻网
一座龙窑,承载着龙陵县镇安镇土陶的血脉和兴衰,也承载着土陶技艺人的浓浓乡愁。一个“玩泥巴”的孩子,放弃优厚待遇返乡创业,只为守住土陶的质朴光芒。他叫刘德能,致力于土陶文化的保护,传承已有200多年历史的土陶非遗技艺,不断更新制陶技术,誓要将传统文化赓续。
走进向阳寨土陶之家,刘德能穿梭在一排排陶器之间,瞧瞧陶器,听听声音。从小就在窑边长大的刘德能称自己是一个“玩泥巴”的孩子。
生于1992年的刘德能很早就外出务工,有着一份稳定的收入。但每次回家看到年迈的父亲在制陶,心里都有说不出的滋味。辞职回到家乡后,他决定要把制陶这项非遗技艺传承下去,让后辈们知道,镇安的陶制品有怎样的前世今生。
向阳寨制陶技艺,始传于1860年,土陶艺术源远流长,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域特点与时代特征。制陶技艺在同一先祖的传承下,沿袭至今有200多年的历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说到制陶,很多人脑海里浮现出的可能是电影中浪漫的画面。可专业制陶的工序,要复杂很多。选泥、晒泥、泼泥、踩泥;轮上制坯、拍打、上釉;再经抛光、雕刻,直到陶坯慢慢干透,才可入窑烧制。刘德能父子烧制的陶器多样化、艺术化,造型上保持了当地的特色,高超陶器制作技艺自成一家。有土碗、酒杯、茶罐、药罐、水缸、腌菜罐、砂锅、净水罐、酒罐、炖锅、拔火罐、烟灰缸……近百个品种。
当有人问起刘德能怎么突然想回家制陶时,他是这样说的:“我小的时候,是父亲做这个陶养我长大的,现在父亲年岁渐高,我也想与父亲一起继续做下去,父亲的手艺不能丢,我一定会将这门手艺和父亲对于土陶的情感寄托一直延续下去。”